慢性消化性潰瘍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病。目前,治療這種病的藥物很多,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其中麗珠得樂沖劑的療效較為滿意。國內(nèi)大量臨床實踐資料表明,得樂沖劑可以有效地殺滅與胃炎密切相關的幽門螺桿菌(Hp),促使胃粘膜再生,成功地治愈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它不僅可以使?jié)冇,而且愈合的潰瘍和炎癥部位的組織和微絨毛恢復尤如正常的一樣。因此,麗珠得樂沖劑是臨床治療慢性消化性潰瘍的首選藥物。但是我們臨床使用得樂沖劑治療慢性消化性潰瘍時,往往有一些患者在服用得樂1周內(nèi)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副反應,于是這些患者便懷疑得樂的功效,輕率地中斷治療,錯過治療愈疾病的機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自1989年開始采用麗珠得樂沖劑配合醫(yī)辨證用藥的方法,治療胃酸缺乏型慢性消化性潰瘍病78例,取得一些效果,F(xiàn)將1989年~1991年2月治療的78例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78例均為經(jīng)市級醫(yī)院纖維胃鏡或X線鋇餐透視確診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的門診患者。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最小者22歲,最大者65歲;平均年齡43.5歲。病程均在3a~20a以上,5a以上者占72.5%,胃潰瘍37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33例,復合潰瘍8例。合并慢性淺表情胃炎33例,合并慢性萎縮性胃炎45例。78例患者接受治療前均曾經(jīng)使用得樂沖劑治療,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副反應。經(jīng)化驗進行胃液分析,確定胃酸不同程偏低或缺乏。
1.2 方法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辨證治,將西醫(yī)的診斷、病理融入中醫(yī)的辨證之中,運用專病、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方法,選用麗珠得樂沖劑口服為主,結合中醫(yī)辨證,臨床根據(jù)癥狀分為中虛氣滯,肝胃不和,陰虛胃燥,瘀阻胃絡四型,分別選用中藥配合治療,按療程用藥,每一療程7周分3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每天早餐后半小時服中藥1次,中午飯前服得樂沖劑1包,晚飯后半小時又服中藥一次,晚上22:00時空腹再服得樂沖劑1包,連用2周。中藥與得樂沖劑交替服用,次序不能交換。此階段用藥主要以中藥為主,能過中醫(yī)辨證用藥,減輕或緩解臨床癥狀,促使胃酸分泌,糾正患者服用得樂沖劑的副反應,堅定患者服用得樂的信心。第2階段,每天上午06:30、中午11:30、下午17:30、晚上21:30空腹各服得樂沖劑1包;早、晚飯后半小時各服中藥1次,連用2周。經(jīng)第1階段用藥后,患者已能接受得樂沖劑的正常治療量,故此附段用藥主要以得樂為主,配合中藥調(diào)整脾胃功能,使患者臨床癥狀消除,潰瘍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復。第3階段:每天早、晚飯前半小時及晚上臨睡前空腹各服得樂沖劑1包,連用3周。經(jīng)過2個階段的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潰瘍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復,此階段單獨使用得樂沖劑以鞏固治療效果。
中醫(yī)辨證施治、僦刑摎鉁停褐髯C:胃脘痞脹,隱痛,嘈雜,空腹為甚,得食則緩,食少伸倦,大便易溏,舌質偏淡,脈細。治宜補脾益胃,佐以理氣止痛。方用香砂六君子湯,藥用炙黨參、炙北芪、生白術、炒山藥、茯苓、炙草、廣木香、春砂仁等。②肝胃不和型主證胃脘脹滿,痛連兩脅,痛無定處,嘈雜,得食尤甚,噯氣頻多,常因郁怒加重,口干苦,時有頭暈,舌苔薄白,脈象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氣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藥用柴胡、蘇梗、白芍、炒枳殼、制香附、佛手片、川連、炙甘草。③陰虛胃燥型主證胃脘燒灼不適,隱隱作痛,唇燥口渴,食欲減退,喜食綿軟,胃中嘈雜無酸,時作干嘔,大便燥結,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治宜養(yǎng)陰潤燥,和胃止痛。方用沙參麥片湯合益胃湯加減。藥用北沙參、麥冬、白芨、甘草、石斛、烏梅、佛手花、百合、玉竹。④瘀阻胃絡型主證久病累發(fā),胃脘刺痛,痛有定處而拒胺,飲下呃逆,食后或入夜痛增,或有積塊,或大便色黑,舌質紫,脈澀。治宜活血化瘀,通終止痛。方用失散合手拈散加減。藥用:薄黃、靈脂、元胡、香附、沒藥、當歸、桃仁、蘇木。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1個療程后,凡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胃鏡或X線、鋇餐透視檢查,潰瘍消失,胃粘膜基本正常痊愈;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胃鏡或X線、鋇餐透視檢查病潰瘍明顯縮。ㄝ^原來縮小達1/2以上)者為顯效;癥狀及體征改變不大,胃鏡或X鋇餐、透視檢查潰瘍無改變者為無效。
2.2 治療結果
表1 各證型的治療效果
證型 |
n |
痊愈 |
顯效 |
有效 |
無效 |
中虛氣滯 |
26 |
14 |
8 |
2 |
2 |
肝胃不和 |
20 |
15 |
2 |
3 |
0 |
陰虛胃燥 |
24 |
20 |
4 |
0 |
0 |
瘀陰胃絡 |
8 |
2 |
4 |
1 |
1 |
合 計 |
78 |
51 |
18 |
6 |
3 |
本組78例經(jīng)治療獲基本痊愈51例(占65.4%),顯效18例占(23.0%),有效6例(占7.7%),無效3例(占3.9%),有效率為(96.1%)。表1提示,基本痊愈率以陰虛胃燥型最高,而中虛氣滯及瘀阻胃絡型較低。但因各型病例較少,統(tǒng)計學處理各型間療效無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本組78例患者的臨床觀察表明,采用麗珠得樂沖劑配合中醫(yī)辨證用藥,治療胃酸缺乏型慢性消化潰瘍的療效顯著。一般用藥1個療程即見效,有效率達96.1%,基本痊愈率達65.4%,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臨床課題。胃酸缺乏型消化性潰瘍一般病程較長,多則達10年,起病緩慢,日漸加重,且合并癥及兼為復雜。國內(nèi)外學者雖然從不同角度各自強調(diào)諸如神經(jīng)、體液、胃腸內(nèi)部、幽門螺桿菌等因素,但如何與發(fā)病有關的各種見解統(tǒng)一連貫起來,提出根治本病的方法,目前尚有一定困難。但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治療應該使患者體內(nèi)致潰瘍因素與保護機能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恢復平衡。過去我們對這類患者采用中醫(yī)辨證治療,雖然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但遠期療效不甚理想,特別是對潰瘍的修復去收效甚微。后來得樂沖劑問世后,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其對潰瘍的修復效果甚著,但卻存在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改善臨床癥狀及一些患者服用后會產(chǎn)生惡心嘔吐等副反應的缺陷。因此我們自1986年開始采用中西結合的方法,將西醫(yī)診斷、病理融入中醫(yī)的辨證之中,運用專病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方法,對本組病例的治療,一方面采用得樂沖劑殺滅幽門螺桿菌,成功地治愈胃炎,促使胃膜再生,有效地修復潰瘍?yōu)橹饕幬。一方面采用中醫(yī)中藥辨證分證分型治以改善臨床癥狀。脾胃虛弱者則補中健脾和胃止痛為先;肝胃不和者則疏肝解郁,理氣和胃為優(yōu);胃陰不足者以養(yǎng)陰生津益胃為宜;氣滯血瘀則理氣化瘀為治。兩方面相互配合,補偏救弊,調(diào)節(jié)身體局部(胃腸粘膜)和整體(神經(jīng)、體液)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恢復脾胃功能,使致潰瘍因素與保護機能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恢復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麗珠得樂沖劑的主要成份是膠態(tài)次枸櫞酸鉍,是一種水溶性的膠體大分子化合物,這種膠體大分子化合物進入胃后,在酸的影響下,水溶性膠態(tài)鉍變成不溶性的白色沉淀,并與潰瘍面或炎癥部位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一層保護膜,隔絕胃酸和胃蛋白酶對潰瘍和炎癥部位的侵蝕,為愈合創(chuàng)造有利的內(nèi)環(huán)境,得樂還能殺滅幽門螺桿菌,促進粘膜的分泌和粘膜的再生,因此臨床上得樂是治愈慢性消化道潰瘍病的理想藥物。對于胃酸分泌基本正常的人來說得樂并不吸收,所以沒有什么毒作用。藥理實驗證明,得樂進入胃內(nèi)后,必須在足量胃酸的影響下才能完成從“水溶性膠態(tài)鉍變成不溶性白色沉淀”這個藥理轉化過程。假如患者胃酸分泌缺乏進入胃內(nèi)的水溶性膠態(tài)鉍將有一部分不能思索化成不溶性的白色沉淀,引起幽門痙攣,從而產(chǎn)生惡心嘔吐等副反應。所以慢性消化道潰瘍合并胃酸缺乏癥的患者往往在服用得樂沖劑的1周內(nèi)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本組所選擇的78例患者,都是治療前服用得樂沖劑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副反應的。治療時對選用得樂沖劑為首選藥物普遍產(chǎn)生抵觸情緒,能否及時控制服用得樂所產(chǎn)生的副反應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本組治療無效3例患者就是因為未能在2周內(nèi)控制反應而改用他法治療。因此我們在療程的初期特別注重促進胃酸分泌,以減輕服用得樂沖劑所產(chǎn)生的副反用。對78例患者第一階段的治療,我們一方面在中醫(yī)辨證論治、分型用藥的基礎上適當選擇配伍諸如烏梅、白芍、木瓜、山楂等酸性藥物以促進胃酸分泌,一方面安排夜間及早中晚飯前空腹時胃酸分泌較為旺盛的時間服用得樂沖劑。臨床實踐證明只要中醫(yī)辨證正確,按規(guī)定時間用藥,患者服用得樂沖劑產(chǎn)生惡心嘔吐等副反應的現(xiàn)象在1周~2周內(nèi)完全可控制。
雖然得樂沖劑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特效藥,由于病理或藥理方面的因素,仍有諸如胃酸缺乏型一類患者未完全適應得樂的治療。通過對本組病例的治療觀察,我們體會到將西醫(yī)診斷、病理融入中醫(yī)的辨證中,運用專病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用藥方法治療胃酸缺乏型慢性消化性潰瘍,對改善全身癥狀、恢復脾胃功能、促進潰瘍愈合療效確切,為使用得樂沖劑治療慢性消化潰瘍提供一種新的用藥途徑。
陳中玉
廣東省海康縣瑞星堂醫(yī)務所(5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