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區(qū)的農(nóng)村中則占第二位,僅次于胃癌。
一、病理診斷
1.肝組織學檢查證實為原發(fā)性肝癌者。
2.肝外組織的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肝細胞癌。
二、臨床診斷
1.如無其他肝癌證據(jù),AFP對流法陽性或放免法AF>400ng/ml,持續(xù)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及轉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學檢查有明確肝內(nèi)實質(zhì)性占位病變,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轉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
、貯FP>20ng/ml。②典型的原發(fā)性肝癌影像學表現(xiàn)。②無黃疸而AKP或r-GT明顯增高。④遠處有明確的轉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細胞。⑤明確的乙型肝炎標志物陽性的肝硬化。
三、定性診斷
原發(fā)性肝癌的定性診斷需綜合分析病人的癥狀、體征及各種輔助檢查資料。
1.癥狀、體征同前。
2.輔助檢查。
①甲胎蛋白(AFP)實驗:對流電泳法陽性或放免法測定>400mg/ml;持續(xù)四周,并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
②其他標志檢查:堿性磷酸酶(A1(P)約有20%的肝癌病人增高。r-谷丙氨酰轉肽酶(r-GT)70%肝癌病人升高。5—核甘酸二脂酶同功酶V(5-NPDase-v),約有80%的病人此酶出現(xiàn)轉移性肝癌病人陽性率更高。α-抗胰蛋白酶(α-AT)約90%的肝癌病人增高。鐵蛋白酶,905肝癌病人含量增高。癌胚抗原(CEA)肝癌病人中70%增高。異常凝血酶原>300mg/ml。
、鄹喂δ芗耙倚透窝卓乖贵w系統(tǒng)檢查,肝功能異常及乙肝標志物陽性提示有原發(fā)性肝癌的肝病基礎。
、芨鞣N影像檢查,提示肝內(nèi)占位性病變。⑤腹腔鏡和肝穿刺檢查:腹腔鏡可直接顯示肝表面情況;肝穿刺活檢。
⑧其他檢查:淋巴結活檢、腹水找癌細胞等。
四、定位診斷
1.B超檢查,獲得肝臟及鄰近臟器切面影圖,可發(fā)現(xiàn)2—3cm以下的微小肝癌。
2.放射性核素肝臟顯像,病變的大小在2c2n以上才能呈現(xiàn)陽性結果。
3.CT及MRI:有利于肝癌的診斷。當肝癌直徑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實質(zhì)CT難以顯示。肝癌呈彌漫性,CT不易發(fā)現(xiàn);區(qū)別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肝癌有困難。經(jīng)造影增強肝影后可顯示直徑在1~2cm的病灶。MRI具有叮的優(yōu)點,能更清楚的顯示肝癌的轉移性病灶,可作不同方位的層面掃描。
4.選擇性肝動脈造影及數(shù)字減影造影,選擇性肝動脈造影(DSA),是一種靈敏的檢查方法,可顯示直徑在lcm以內(nèi)的肝癌。
1.適于癌腫局限一葉,未侵及肝門、膈肌、腹膜及鄰近器官,無黃疸、腹水,遠處無轉移,全身情況良好者。
2.肝切除術。多行非規(guī)則性肝切除術。為減少失血及盡可能保護肝細胞,可應用間歇性肝門阻斷15~20分鐘或用各種類型止血帶、器械阻斷病損處肝臟血運。用低溫(4℃)、類固醇藥物或維生素E可適當延長肝缺血時間。
3.中晚期肝癌經(jīng)手術探查后不能切除者,可行①肝固有動脈或肝右(左)動脈結扎。②肝動脈插管灌注化療藥物。③肝動脈栓塞術,栓塞物可選用明膠海綿、氧化纖維素,肌肉,硅酮橡膠球,聚乙稀醇海綿,導。2-氰丙稀酯,腦膜組織等,也可按Seldinger操作法作超選擇性插管將栓塞劑加造影和抗癌藥物推入進行栓塞,近年來證明應用碘化油栓塞有良效。④肝動脈伴臍靜脈插管滴注化療藥物。注意在有嚴重肝硬化時滴注速度宜慢,防止門脈高壓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⑤抗甲胎蛋白單克隆體載化療藥物導向治療。⑥激光氣化或-196℃液氮冷凍治療。⑦肝臟移植,術后應用環(huán)孢素A可減少受體的排異反應,提高存活率,較長期生存的患者多數(shù)死于癌腫復發(fā)。
4.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經(jīng)非手術治療不能控制時,可行肝動脈結扎術或紗布填塞術。對全身情況較好,病變局限,亦可行急診肝葉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