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容易遇到的幾個陷阱(二)
核心提示
不論什么行業(yè)、什么工作,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路徑大致都是一樣的:從最開始的新鮮、不適應,到后來的熟悉、提升,再到平臺期的倦怠、退縮和煎熬,只有經過長期積累,才會迎來接下來的又一次提升。那些念叨著“不過如此”的聰明人,往往是在快步沖上平臺期之后,先于其他人迎來了職業(yè)倦怠,而過于強悍的自信心使他們更容易向外歸因——他們更習慣說“這工作如何如何”,而不是反思一下“我到底是怎么了”。
很多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正是我們自己。反倒是那些對每件事都懷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緩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終目標。
職場上,沒有人不喜歡聰明的人。
理由顯而易見:腦子好醫(yī).學全.在.線m.52667788.cn,上手快,只需大致囑咐幾句動作要領,交代的工作就能基本完成,幾乎不會出現大的偏差。
和同樣站在起跑線上的其他競爭者相比,反應快的人無疑更容易在最開始階段占據先機。但職業(yè)生涯拼的不是起跑速度——它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開始時的有利位置固然重要,但笑到最后的,卻很可能另有他人。
聰明不是成功的必備品質
那天朋友突然拋過來一個問題:一個頭腦聰明但不怎么努力的人,一個反應稍慢但足夠用功的人,二選一,你更傾向與誰合作?
這是她面臨的現實選擇。
聰明的那個,交回來的活兒水平不差,但你清楚地知道,他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他不。在他的價值體系中,這樣的常規(guī)工作輕松拿到80分足矣醫(yī)學.全在線m.52667788.cn,為了那20分的提升空間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得不償失。作為合作者,你知道他身上還有巨大的潛力,至于這潛力什么時候釋放、究竟能不能釋放,卻毫無把握。
用功的那個,對他的現狀你并不滿意。一個簡單的調研,別人研究3家,他恨不得找來10家挖數據。你眼看著他做無效勞動,卻拉也拉不回來。這人有時候木訥得恨不得讓人踹上兩腳,但那股刻苦勁兒卻讓你不忍心放棄。在他身上,你能看得到未來,雖然不那么完美,但清晰可見。
如果是剛工作的那幾年,我肯定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聰明伶俐,一點即通,作為合作者,至少他能提供一種平均水準之上的安全感。但年齡漸長,也陸續(xù)見過一些職場人士的下落,于是越來越覺得,聰明從來都不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反而是那些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職場上走得更遠。
同學曾經帶過一個女實習生,和其他年輕人比起來,她的腦子真的算不上靈活。但她特別用功,起早貪黑,每次在公司見到她,都是盯在電腦前,不是在整理文案,就是準備外圍材料,或者實在閑了,就翻翻以往做過的成功案例。她干活并不快醫(yī)學.全在線m.52667788.cn,很多時候還特別執(zhí)拗,只要是她認準的事情,誰說都沒用。同學講起這個“極品實習生”的時候,語氣里充滿了無奈。但幾年過去了,那天忽然又聊起了這個當年的傻丫頭,我發(fā)現她現在過得并不差,職業(yè)發(fā)展的每一步走得穩(wěn)健而堅定,在一條可以預見的路徑上不斷向前。而那些曾經在實習生界叱咤風云的少男少女,反倒在一次接一次的跳槽中,不知去向了。
頭腦聰明的人往往容易落入這樣一個陷阱,他們在做事時習慣性地不斷優(yōu)化解決方案——如何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花更少的時間、更少的精力達到同樣的效果。這當然無可非議,但你要知道,那些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絕少會被用在提升工作質量上。
因為擅于總結方法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聰明的人在起跑階段很容易獲得領先,如潮的好評也會進一步強化他們這種自我認知: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完成得八九不離十。換句話說,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在許多事情上得到80分,但很少拿到哪怕是一個100分。
對他們來說,在一件事情上從80分提升到100分的過程,遠不如換個地方再拿個80分來得劃算。
更多求職經驗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