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tǒng)論文發(fā)表: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藥敏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整理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確診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186例患者臨床相關資料,其中男73例,女113例,平均年齡(40.35±20.86)歲,臨床診斷結果主要為尿道炎和膀胱炎,其次為腎盂腎炎。
1.2尿液標本采集
由患者提供清晨第1次尿的中段尿液,標本收集前需要進行外陰清潔論.文.客.服.QQ,81995535,收集的標本應即刻送檢。
1.3方法
檢驗技術人員應及時處理收集到的標本,采用無菌塑料吸頭吸取約10μL的患者尿液標本并分別在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進行接種,同時使用無菌接種環(huán)在酒精燈滅菌效果范圍內進行平板劃線,等待平板表面干燥后放入37℃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然后取出觀察培養(yǎng)后菌落分布情況。每毫升的細菌數等于生長菌落數乘以100,符合以下標本則具有診斷意義:革蘭陰性菌菌落數大于105CFU/mL、革蘭陽性菌菌落數大于104CFU/mL。
1.4藥敏試驗和細菌鑒定
采用生物梅里埃中國有限公司提供的法國梅里埃VITEKATB微生物鑒定及藥敏分析系統(tǒng)進行細菌鑒定和耐藥率分析。
1.5質控
質控菌株分別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1.6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統(tǒng)計使用Excel2007進行分析。
2結果
2.1細菌菌群分布情況分析
186例患者尿液標本細菌培養(yǎng)后發(fā)現(xiàn)有175例為革蘭染色陰性論.文.客.服.QQ,81995535,占94.09%,主要為大腸埃希菌;11例革蘭染色陽性菌,占5.91%,主要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分離菌群分布前5名的依次為大腸埃希菌138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變形桿菌10株,不動桿菌9株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7株,分離率分別為74.19%、8.60%、6.45%、4.84%和3.76%。
2.2186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藥敏試驗結果統(tǒng)計。
3討論
泌尿系統(tǒng)感染是指由細菌直接侵襲尿路而引起的非特異性感染,我國泌尿系統(tǒng)感染占院內感染的20.8%~31.7%,泌尿系統(tǒng)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它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多見于女性,約20.0%的婦女一生中都會得一次泌尿系統(tǒng)感染,50歲以后的男性由于前列腺疾病發(fā)病率增加,泌尿系統(tǒng)感染發(fā)病率與女性接近[5-6]。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可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如感染性休克和敗血癥等,少數患者會反復發(fā)作或遷延不愈,最終導致腎衰竭[7-8]。泌尿系統(tǒng)感染是僅次于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全球每年大約1.5億人罹患該病,所消耗的醫(yī)療費用約為60億美元,美國每年超過700萬人就診(多為膀胱炎)論.文.客.服.QQ,81995535,超過100萬人住院(多為腎盂腎炎),每年用于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費用高達10億美元[9]。細菌、衣原體、病毒、支原體等都是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感染疾病的病原菌種類,其中絕大多數為革蘭陰性腸道桿菌(大腸桿菌為主,約70.0%),其次為腐生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以及革蘭陽性球菌,占比例較小。
細菌菌群分布情況分析顯示,186例患者尿液標本細菌培養(yǎng)后發(fā)現(xiàn)有175例為革蘭染色陰性,占94.09%,主要為大腸埃希菌;11例革蘭染色陽性菌,占5.91%,主要為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分離菌群分布前5名的依次為大腸埃希菌138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變形桿菌10株,不動桿菌9株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7例,分離率分別為74.19%、8.60%、6.45%、4.84%和3.76%,說明大腸埃希菌是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最常見的致病菌,與相關報道一致[12]。藥敏試驗結果可見,大腸埃希菌對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分別為15.22%、5.07%和2.17%;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藥率分別為18.75%、12.50%和6.25%,其他耐藥率均偏高。因此臨床可以選擇首選阿米卡星和(或)加酶抑制劑的青霉素類抗菌藥物對由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進行診治,但是要根據患者其他檢測結果綜合考慮到阿米卡星藥物具有不良反應。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僅為2.17%,所以臨床可以選擇使用該類藥物對頑固性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進行治療,但是應該注意的是要盡量控制該類藥物的濫用,防止耐藥菌株的產生。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對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70.29%和68.75%。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由于其廣譜抗菌且抗菌作用強的特點而備受臨床醫(yī)生的歡迎,應用范圍較廣,但近年來我國菌群對于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率正在急速升漲,70%以上的喹諾酮類藥物已經能被大腸埃希菌抵抗。另外,大腸埃希菌對復方磺胺甲噁唑、頭孢噻肟、哌拉西林、頭孢唑啉的耐藥率分別為34.78%、41.30%、47.83%、49.28%,與余木錦[13]的研究較為接近。第3代頭孢類抗菌藥物的穩(wěn)定性明顯高于前兩代產品論.文.客.服.QQ,81995535,而目前臨床對于復雜性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也最常使用第3代產品。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部分腸桿菌中會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發(fā)生概率正在迅速增高。調查表明我國超過39.3%的大腸埃希菌能夠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41.5%的肺炎克雷伯菌也能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株,而超廣譜β內酰胺酶是一種傳播速度非?斓奈镔|,由質粒介導,細菌若含有該類物質,將對青霉素類、頭孢類和氨曲南等產生耐藥率,即便是含有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青霉素也會產生一定耐藥率[14]。這些都需要引起臨床高度重視,在使用抗菌藥物類抗菌藥物時應根據患者的藥敏結果,合理選擇抗菌藥物,避免耐藥菌株的產生,加快患者康復的進程。
綜上所述,革蘭染色陰性桿菌是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主要的致病菌,臨床機構要定期進行泌尿系統(tǒng)感染細菌菌群的分布特點和耐藥率進行監(jiān)測并及時共享于臨床醫(yī)生,臨床醫(yī)生應該根據患者藥敏情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避免臨床經驗性濫用抗菌藥物而引起菌群失調、耐藥菌株的產生。
醫(yī)學全在線-論文頻道(m.52667788.cn/lunwen/)第一時間整理發(fā)布全國各地衛(wèi)生高級職稱評審公告、評審結果、論文評審條件等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