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阿芒
|
漢語拼音 | SHUANGFENGTUO
|
拉丁名 | Camelus bactianus Linnaeus.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hù)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駝科動物雙峰駝的乳汁、肉、毛、骨。
|
動植物形態(tài) |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青海、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及華北、西北等省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野駝棲于荒漠中的灌叢地帶,肉峰矮小,毛短,四肢較長,掌狹;隨季節(jié)性遷移。現(xiàn)大多為飼養(yǎng)。雙峰駝耐粗食,多以鹽堿性的沙生灌木、半灌木為食。嗅覺靈敏,能辨察聞知遙遠(yuǎn)處的水源、水草綠洲,有極強(qiáng)的耐渴耐饑性,有“沙漠之舟”美稱。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擠取乳汁鮮用或發(fā)酵后入藥;取肉鮮用或晾干;將骨曬干,研細(xì),或燒成炭,研末入藥。
|
藥用部位 | 以乳汁、肉、毛、骨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1.肉:含氨基酸,銅等,其氨基酸含量為:精氨酸15.85~30.89mg%,谷氨酸9.2~27.95mg%,蘇氨酸7.5~23.6mg%,丙氦酸34.5~69.2mg%,脯氨酸2.05~6.55mg%,酪氨酸0.6~21.53mg%,色氨酸0~24.6mg%,蛋氨酸0~13.11mg%,纈氨酸5.2~18.2mg%,亮氨酸1.5~28.88mg%。另含有肌苷-5'-磷酸(inosine-5- monophosphate)。 2.血:含β-脂蛋白(β-lipoprotein)、清蛋白(albumin)、α-、β-、γ-球蛋白(α-,β-,γ-globulin)、血纖維蛋白肽β(fibrinopeptide β)、血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血管緊張肽原酶(renin)、單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膽甾醇、皮質(zhì)甾醇(cortisol)、醛甾酮(aldostero-ne)、精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維生素A、C及胡蘿卜素、膽紅素(bilirubin)等。 3.脂肪:含飽和脂肪酸甘油脂(二棕櫚酸一硬脂酸,一棕櫚酸二硬脂酸甘油脂)20.9%,一不飽和二飽和脂肪酸甘油脂(十六烷烯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二棕櫚酸甘油酯)61.6%、二不飽和一飽和脂肪酸甘油酯(十六烷烯酸油酸棕櫚酸、二油酸一棕櫚酸,二油酸一硬脂酸甘油酯)17.5%,尚含亞麻酸(linolen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等。峰脂肪m.p.為50℃,折射率1.456g,皂化價193.5,并含微量的磷脂。 4.乳:含固形物9.59%~12.39%、無脂固形物約7%、蛋白質(zhì)2.98%~3.95%、脂肪2.6%~5.38%、乳糖3.26%~4.88%、灰分0.65%~0.95%、清蛋白0.12%、酪蛋白(casein)3.11%及球蛋白。灰分中含氧化鈉8.19%、氧化鈣28.82%、氧化鉀21.13%、氧化鐵0.02%,氧化鎂1.62%、五氧化二磷17.80%、二氧化硫0.30%。另尚含乳清酸(orotic acid)。 5.毛:含角蛋白。其中含高量硫。氨基酸的30%是半胱氨酸,其次是絲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等氨基酸殘基。尚含銅、釩等。毛脂肪含2.2%三萜烯醇。 6.其他:肝含脂性提取物31mg/g,其中含甘油三酯26%(脂肪酸的50%為棕櫚酸)、磷脂54%、膽甾醇20%及銅、鐵。心含細(xì)胞色素C、肌酸等。腦含精氨酸、胱氨酸、鳥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組氨酸、絲氨酸、色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垂體含催產(chǎn)素(oxytocin)、催乳激素(luteotropic hormone)、后葉加壓素(vasopressin)。胎盤含生長激素、催產(chǎn)素、后葉加壓素、胰島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甲狀腺素、促甲狀腺素等。胰含C-肽(C-peptide)、核糖核酸酶。睪丸含堿性磷酸酯酶、△(5)-3β-羥甾脫氫酶、17β-羥甾脫氫酶、乳酸脫氫酶、睪(甾)酮(testostero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方一:服食豬肉炭、公雞頭、駝羔肉、犏牛乳酸酪和酪漿。
方二:駱駝毛。
|
藥性 | 駝乳:味咸,性溫、微糙、輕。
駝肉:味甘,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駝乳:治培根引起之腹脹、蟲病、水腫、肛門疾病。
駝肉:治精神病。
駝毛:燒灰外涂治瘍瘡膿水浸淫。
駝骨:治尿閉。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3~6g。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方一:服食豬肉炭、公雞頭、駝羔肉、犏牛乳酸酪和酪漿,對隔膜中箭者有益。 方二:駱駝毛燒煙熏鼻,或燒灰入鼻,可止鼻血。(民間用方)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據(jù)《晶珠本草》記述:產(chǎn)后即死亡的駝羔肉,有生肌之效。駝骨可治小便不通。駝乳微糙而溫,大咸而輕,可治龍病、培根引起的腹脹,并能治蟲病、水腫及肛門疾患!恫蒯t(yī)藥選編》記有:麝香、硫黃共研,濕駝糞拌和,撒于帳房四周,蛇不敢近。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