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Ji you
|
維藥名 | 托伙 也合
|
別名 | 射合木德 代加吉,皮也依 木如合《明凈詞典》。
|
考證 | 《拜地依藥書》載:“雞油,是家雞的脂肪;雞是眾所周知的家禽。本品為無色或黃色的澄清液體,具特殊的香氣,味甜。置室溫以下溫度即凝固。”根據(jù)上述維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xiàn)代維吾爾醫(yī)所用雞油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油脂。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參見“雞內(nèi)金”條。附:家雞 Gallus gallu domesticus Brisson
家禽。嘴短而堅,略呈圓錐狀,上嘴稍彎曲。鼻孔裂狀,被有鱗狀瓣。眼有瞬膜。頭上有肉冠,喉部兩側(cè)有肉垂,通常呈褐紅色;肉冠以雄者為高大,雌者低。蝗獯挂嘁孕壅邽榇。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較美,有長而鮮麗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壯,跗、跖及趾均被有鱗板;趾4,前3趾,后1趾,后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趾部后方有距。
家雞因飼養(yǎng)雜交的關(guān)系,故品種繁多;形體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為植物的種子、果實及昆蟲等。雄雞善啼。
全國各地和全世界各地均產(chǎn)。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殺雞后,刮下脂肪,于日光下暴曬,收集滴出的油為曬制油。將油放入鍋中煉制后,去渣即得煉制油。
駱駝飼養(yǎng)或野生于我國西北各地。
附注:黃牛Bos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草原兔Lepus to-lai Pallas、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us(Gmelin)、馬、羊等多種動物的初乳,亦同等入藥。殺死新生動物后從胃中收集其乳狀液體。
|
藥材鑒別 | 本品為無色或黃色的澄清液體,具特殊的香氣,味甜。置室溫以下溫度即凝固。
本品易溶于乙醚、氯仿,在水中幾乎不溶。曬制雞油:酸值:2.03~2.2;皂化值:200.2~206.5;碘值:75.4~76.8;折光率:在20℃為1.4706~1.471 63;相對密度:在20℃時為0.917~0.918。煉制雞油:酸值0.705~0.720 3;皂化值:194.2~194.8;碘值:87~87.4;折光率:在20℃時為1.470 8~1.4715;相對密度:在30℃時為0.912 9~0.915 9。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干熱,味微咸。
《注醫(yī)典》:“干熱!币患墲駸幔兜。
《拜地依藥書》:“熱性鴨油低一些。”
|
功效 | 生于生熱,增強性欲,爽心悅志,補心除癲,補胃止瀉,止血止帶。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或外用:適量,本品多作外用?扇霚珓④浉、油劑、敷劑、陰道栓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外用過量、過久,可使已痊愈骨折部位重新脫節(jié),有骨折病史的患者慎用。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羊油代。
|
附方 | 1.治舌苔干裂 取適量雞油,煎湯內(nèi)服。
2. 治子宮疼痛 取適量雞油,制成陰道栓塞入陰道。
3.治麻風病,神經(jīng)病 先將一只雞用紅花子飼養(yǎng)12d,殺后取脂肪,涂于全身,反復使用一段時間。(1~3方出自《拜地依藥書》)
|
制劑 | 熱維改尼 代加吉 油劑 雞適量。殺雞后,刮下脂肪,于日光下暴曬,收集滴出的油或脂肪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煉制后,去渣即取油。功能生濕生熱,潤膚軟堅,祛風止癢,殺蟲除癬,熱膚生輝,消炎生肌,爽神解郁等。主治干寒性或黑膽質(zhì)性疾病,如膚燥皸裂、硬皮病、脫皮膚癢、頭癬、腳癬、燒傷燙傷和白癜風及抑郁癥等。外用可根據(jù)病情適量應用。(《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維吾爾醫(yī)學》方劑部分)
|
參考文獻 | |
維藥名出處 | 《拜地依藥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