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Mu mian hua ban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巴德瑪格斯爾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花瓣。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木棉 Gossampinus malabarica(DC.) Merr.
落葉喬木,高可達25m。干和技有短而大的圓錐形的刺;枝平伸。掌狀復葉,葉柄長8~12cm;小葉5~7枚,具柄,薄革質(zhì),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長10~20cm,寬5~7cm,先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禿凈;ù,紅色,直約12cm或過之,葉前開放,聚生于枝的近頂端;萼厚革質(zhì),長3.5~4.5cm,外面秀凈,內(nèi)被絲毛,分裂為闊而鉤的裂片;花瓣5,肉質(zhì),矩圓形,長8~10cm;兩面多少被星狀柔毛,但內(nèi)面稍稀疏;雄蕊管短,多列,最內(nèi)5枚于頂端分叉,每一分叉有花藥1枚,中間1枚較短,最外的多數(shù),合生為5束;子房5室,胚珠多數(shù),柱頭5裂。蒴果大,矩圓形,木質(zhì),長10~15cm,寬4.5~5cm,果瓣內(nèi)有棉毛;種子多數(shù),倒卵形;ㄆ3月,果期5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為熱帶季雨林的代表樹種,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長迅速,萌蘗性強,深根性,抗風力強。在上層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
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種子發(fā)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2cm,平均氣溫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齊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進行,用長80~100cm、橫徑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10~15cm深,經(jīng)常保持床上濕潤;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蘗處,連一段母根帶須根截斷分栽。
|
采收加工 | 3月采收盛開的花朵,取花瓣曬干或烘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甘、澀,性涼。效鈍。
|
功效 | 清熱。
|
主治 | 主治肝熱,肺熱,心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藥理
(1)Chin H F Lince,et a1.Am J Chin Med,1992,20(34):257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