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Ye dao dou
|
傣藥名 | 拖法
|
別名 | |
中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野刀豆的種子和根。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野刀豆 Cana valia virosa(Roxb.) Wight etArn.
纏繞草質(zhì)藤本,長達(dá)數(shù)米。三出復(fù)葉互生,葉柄長8~15cm,小葉柄長約1cm;小葉片寬卵形,長8~20cm,寬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兩面無毛,側(cè)生小葉偏斜?偁罨ㄐ蛞干,花疏,生于花序軸隆起的節(jié)上;蝶形花淡紅或淡紫色;萼二唇形,上唇大,2裂,下唇3齒,卵形;旗瓣近圓形,大于其他瓣;雄蕊10,2體;子房有疏長硬毛。莢果極長,窄長方形,略彎曲,長15~30cm,先端有鉤狀短喙,邊緣有明顯凸出的隆脊;種子腎形,紅色或褐色,長可達(dá)3.5cm,種臍和種子幾等長;ㄆ谙募尽
生于海拔200m左右的低山溝谷林緣、灌木叢中。分布于云南南部。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集,曬干備用,鮮品隨用隨采。
|
藥材鑒別 | |
化學(xué)成分 | 種子含多種植物凝聚素(lectin)[1,2]。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甜,性平。入四塔。
|
功效 | 調(diào)補四塔,清火解毒,殺蟲止癢。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種子50g;煎湯,根50~100g。外用:根適量,磨汁外擦;或全草、種子適量,煎湯洗。
|
注意事項 | 生豆有小毒,直煮熟后服。
|
附方 | 1.治“多溫多約帕雅來,冒米想”,“冒開亞毫”,“暖冒拉”野刀豆50g,與肉煮食。(西雙版納州傣醫(yī)院傣醫(yī)康郎香驗方)
2.治“兵洞飛暖龍”,“兵洞烘洞飛暖”,“麻想蘭”野刀豆全草適量,煎湯外洗,根磨水外擦;蛞暗抖垢50g,煎服;種子適量,煎水外洗。(景洪市傣醫(yī)波的應(yīng)驗方)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Fujimura S,et a1.Phytochemistry,1993,33(5):985
[2]Terada S,et a1.C A,1994,120:187194c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