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別涯樓
|
年份 | baec nyaaix luoh
|
別名 | 扯絲皮、絲棉皮
|
來源 | 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樹皮。
|
形態(tài)特征 | 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白色,折斷有白色細絲;枝有片狀髓心。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6~18厘米,寬3~7.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近圓形,邊有鋸齒。花天花被,單性,雌雄異株,先葉開放;雄花疏散,具苞片,集成頭狀花序,生于短梗上;雌花單生于每一苞腋內(nèi),子房裸露。翅果狹橢圓形而扁,頂端微凹;ㄆ4~5月,果期9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山林中或栽培。長江中游及南部各省份有栽培。
|
采集加工 | 于清明至夏至間剝皮,刮去粗皮,曬干備用。
|
性味 | 味甘、辛,性溫。
|
功效 |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
|
傳統(tǒng)應(yīng)用 | |
用法用量 | 9~15克,水煎或浸酒服。
|
方例 | 1.外傷出血 別涯樓(杜仲)、穿骨風(fēng)(大葉紫珠)葉,按1:2研細末,外撒敷。
|
化學(xué)成分 | 樹皮含多種木脂素及其甙類成分:右旋丁香樹脂酚[1],右旋丁香樹脂酚葡萄糖甙[2],丁香丙三醇-β-丁香樹脂酚醚4",4"'-雙葡萄糖甙[3],右旋松脂酚,右旋表松脂酚[1],右旋松脂酚葡萄糖甙,右旋松脂酚雙葡萄糖甙[4],右旋1-羥基松脂酚[1]。右旋1-羥基松脂酚-4'-葡萄糖甙,右旋1-羥基松脂酚-4"-葡萄糖甙[5],右旋1-羥基松脂酚-4',4"-雙葡萄糖甙[2],二氫去紅二松柏醇,蘇式二羥基去氫二松柏醇,赤式二羥基去氫二松柏醇[1],咖啡酸,綠原酸,綠原酸甲酯[1],香草酸[6],以及包括苯丙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谷氨酸、脫氨酸、組氨酸在內(nèi)的17種游離氨基酸和鍺、硒等15種微量元素[7]。另含杜仲烯醇[8],山柰酚,酒石酸,半乳糖醇[2],正三十烷醇,正二十九烷[6]。樹皮還含杜仲膠,其結(jié)構(gòu)與馬來乳膠即固塔波橡膠相同,為反式異戊二烯聚合物,屬硬橡磁針類,含量約22.5%[9]。
|
藥理 | 1.降血壓作用 杜仲煎劑給麻醉犬靜脈注射,煎劑或醇提取液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均可引起快速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煎劑優(yōu)于醇提取物,炒杜仲優(yōu)于生杜仲[1,2]。動物原來血壓水平較高時,給藥后降壓程度也較大[3]。短期內(nèi)重復(fù)給藥產(chǎn)生快速耐受現(xiàn)象[3]。灌胃給藥降壓作用較差,腎型高血壓犬灌服杜仲煎劑4星期后,其收縮壓只降低4%~10%[4]。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杜仲水煎劑醇提取液能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遲發(fā)型超敏反應(yīng),對抗大劑量氫化可的松所致的T細胞降低,使荷瘤(肉瘤S180)小鼠外周血中T細胞百分比上升,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增強,杜仲皮、葉、枝、再生皮的作用相似[5]。杜仲皮、葉、枝、再生皮水煎劑醇提取液對小鼠血中炭未廓清率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均有增強作用,并可對抗氫化可的松所致細胞吞噬功能的抑制[6]。上述各種制劑對正常及被環(huán)磷酰胺抑制的小鼠清溶血素形成以及天花粉所致小鼠速發(fā)型超敏反應(yīng)均無影響[7]。以上結(jié)果表明,杜仲可以調(diào)節(jié)細胞免疫功能使之平衡,而對體液免疫的影響不大。 3.利尿作用 生杜仲、炒杜仲煎劑或醇提取取靜脈注射對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即使在降壓作用已發(fā)生急速耐受現(xiàn)象的犬仍表現(xiàn)有利尿作用[3]。大鼠灌服杜仲煎劑或醇提取液也有利尿作用[2]。 4.毒性 小鼠灌服生杜仲或鹽杜仲煎劑120g/kg,觀察7d,無死亡[8]。小鼠腹腔注射杜仲煎劑LD50為17.30g±0.52g/kg。大鼠灌服杜仲水煎劑或醇提取液3.5g/kg,每日1次,連續(xù)21d,未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包括體重、血常規(guī)、肝功能和肝腎切片鏡檢)[1]。大鼠每日腹腔注射35%杜仲煎劑1ml/只,共31d,豚鼠腹腔注射上述煎劑2ml/只,共31d;兔每日灌服上述煎劑10ml/只,共28d;犬每日腹腔注射上述煎劑10ml/只,共42d。用藥完畢后處死動物,心、肝、脾、腎均未發(fā)現(xiàn)異常。犬若灌胃100%煎劑,每日20g/kg,共14d,除有安靜表現(xiàn)外無異常,但有1只犬發(fā)生貪睡,運動遲鈍,嘔血死亡[4]。 |
化學(xué)成分參考文獻 | [1]De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7,35(5):1785. [2]De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5,33(9):3651. [3]De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7,35(5):1803. [4]De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3,31(9):2993. [5]Deyama T,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2):523. [6]李東等:《植物學(xué)報》,1986,28(5):528。 [7]臧友維:《中草藥》,1989,20(4):186。 [8]Horii Z,et al.Tetra Lett,1978,(50):5015. [9]南京藥學(xué)院《中草藥學(xué)》編寫組:《中草藥學(xué)》(中冊)第1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6:392。 |
藥理參考文獻 | [1]范維衡等:《藥學(xué)通報》,1979 14(9):404。
[2]許文福等:《福建中醫(yī)藥》,1959,4(4):168。
[3]王筠默:《新中醫(yī)藥》,1956,7(1):37。
[4]金國章等:《生理學(xué)報》,1956,20(4):247。
[5]徐詩倫等:《中草藥》,1985,16(9):399。
[6]徐詩倫等:《中草藥》,1983,14(8):363。
[7]徐詩倫等:《中藥通報》,1986,11(3):182。
[8]徐詩倫等:《中草藥》,1986,17(5):204。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xu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