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湖北中醫(yī)雜志1987,(6):13 |
劑型 | 沖劑 |
藥物組成 | 銀花7份,連翹7份,前胡7份,荊芥7份,防風(fēng)7份,僵蠶6份,鉤藤6份,山楂6份,蟬蛻5份,薄荷5份,甘草2份。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感冒發(fā)熱。 |
制備方法 | 加工成沖劑。每包10g,含浸膏2g。 |
用法用量 | 半歲以?xún)?nèi)每次服1/2包,1-2歲1包,3-4歲1.5包,5-6歲2包,日3次。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感冒發(fā)熱33例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半歲以?xún)?nèi)5例,1-6歲28例;體溫38℃以?xún)?nèi)者11例,38.6-39℃者17例,39℃以上者5例;病程1-5日。結(jié)果33例中,服藥1-2日體溫降至正常,癥狀基本消失者為痊愈,共22例;服藥3日,體溫降至37.5℃以下,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者為顯效,共8例;無(wú)效3例 。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yàn)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