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內蒙古中醫(yī)藥1993,12(4):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烏梅5枚,檳榔15g,苦楝皮15g,木香10g,枳殼10g,使君子12g,芒硝(沖)10g。 |
加減 | 痛甚者重用白芍、甘草;惡心嘔吐者加半夏、竹茹;偏寒者加桂枝、干姜;偏熱者加黃連、黃柏。 |
功效 | |
主治 | 膽道蛔蟲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本組治療膽道蛔蟲病58例中,以學齡兒童多見(6-12歲),約占50%,其次青壯年占40%,中老年約占10%,嬰幼兒少見,性別無差異。結果;痊愈48例,占總患者的82.75%(服藥后腹痛消失,大便排出蛔蟲10條以上);顯效8例,占13.78%(服藥后腹痛明顯減輕,大便排出蛔蟲5條以上);有效2例;占3.4%(服藥后腹痛次數減少、大便偶見蛔蟲排出)。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