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新中醫(yī)1986,(9):27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10g,陳皮10g,黃芪24g,黨參15g,白術(shù)12g,白芍12g,茯苓12g,枳實12g,炒葛根12g,淮山藥30g,炙甘草6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胃下垂。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胃下垂40例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在21歲以上。教師2人,農(nóng)民19人,工人17人,干部2人。結(jié)果:治愈(胃的位置復(fù)常,癥狀消失)11例,好轉(zhuǎn)(胃大部分上升,基本下垂不超過2cm,大部平髂嵴)27例,無效2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