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毛丁香羅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羅勒
|
漢語拼音 |
mao ye ding xiang luo le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唇形科植物毛葉丁香羅勒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毛葉丁香羅勒,直立灌木,高0.5-1m。全株芳香。多分枝,莖、枝四棱形,被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1-3.5cm,扁平,密被柔毛狀絨毛;葉片卵圓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1.5-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圓齒,兩面密被柔毛狀絨毛及腺點。輪傘花序具6朵化,密集組成頂生和腋生總狀花序,長5-15cm,常呈圓錐狀,密被柔毛;及腺點,無柄;花萼鐘形,長約4mm,外面被柔毛及腺點,花萼鐘形,長約2mm,多炒下傾,花時長達(dá)4mm,萼齒5,上唇3齒,中齒卵圓形,先端銳尖,邊緣下延,略反卷,側(cè)齒小,具刺尖,下唇2齒極小,先端刺芒狀;花冠白黃或白色,長約4.5mm,稍長于花萼,唇片外面被微柔毛及腺點,上唇寬大,4裂,下唇長圓形,稍長于上唇,全緣;雄蕊4,近等長,后對雄蕊花絲基部具齒著附屬物,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頭2裂;花盤4齒狀,前方1齒稍超過子房。小堅果近球形,褐色,多皺紋,有具腺的凹穴;ㄆ10月,果期11月。
|
資源分布 |
在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扎把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莖呈方柱形,長短不等,直徑2-4mm,表面有縱溝紋,有長柔毛;質(zhì)堅硬,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央髓部白色。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狀短圓形或長圓形,長5-11cm,兩面密被柔毛狀絨毛;葉柄長1-3.5cm,有柔毛狀絨毛。輪傘花序宇航局集頂生呈圓錐花序,密被柔毛狀絨毛;苞片卵狀菱形或披針形;花已凋謝;宿萼鐘狀,外被柔毛,內(nèi)面喉部有柔毛。小堅果近球形。氣芳香,味辛,有清涼感。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從全草揮發(fā)油中已分得多種成分:3-已烯-1-醇(3-haxen-1-ol),側(cè)柏烯(myrcene),α-蒎烯(α-pinene),香檜烯(sabinene),月桂烯(myrcene),β-羅勒烯(β-ocimene),α-羅勒烯(α-ocim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松油烯-4-醇(terpinen-4-ol),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β-蓽澄茄油烯(β-caryophyllene),α-律草烯(α-humulene),β-蓽澄茄油烯(β-cubebene),蓽澄茄烯(cadinene)和δ-蓽 澄茄醇(δ-cadinol),對-聚傘花素(p-cym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玷巴烯(copaene),γ-衣蘭油烯(γ-muurolene),別香橙烯(alloaromadendrene),α-衣蘭油烯(α-muurolene)和柏木醇。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疏風(fēng)發(fā)表;化濕和中;散瘀止痛
|
功效分類 |
疏風(fēng)發(fā)表藥;化濕和中藥;散瘀止痛藥
|
主治 |
外感風(fēng)寒;頭痛;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泄瀉風(fēng)濕痹痛;濕疹瘙癢;跌打瘀腫;蛇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涂;或煎湯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Ocimi Suav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Ocimum gratissimum L.var.suave(Willd)Hook.f.[O.suave Willd.]
|
科屬分類 |
唇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