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chi zi mu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梧桐科植物翅子樹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翅子樹 大喬木。樹皮光滑,幼枝密被茸毛。葉互生;葉柄粗壯,具條紋;托葉條裂,早落;小苞片條裂或掌狀深裂;葉片革質(zhì),近圓形或長圓形,全緣、淺裂或有粗齒,長24-34cm,寬14-29cm,先端截形或近圓形,并有淺裂或突尖,基部心形,上面被稀疏毛或幾無毛,下面密被淡黃色或帶灰色的星狀茸毛;基生脈7-12條,葉脈在葉背凸出;▎紊咨,芳香;萼片5,條狀長圓形,長9cm,寬7mm,外面密被黃褐色茸毛,內(nèi)面被白色長柔毛;花瓣5,條狀長圓形,略成楔形,寬7mm,比萼稍短,無毛;退化雄蕊棒狀,有毛;雄蕊15,每3個集合成群與退化雄蕊互生;子房長圓形,具5個棱角,5室。蒴果木質(zhì),長圓狀圓筒形,具柄,有5個不明顯的凹陷面或淺溝,長10-15cm,寬5-5.5cm,初被淡紅褐色茸毛,后無毛,先端鈍,基部漸狹,每室有種子多顆。種子斜卵形,壓扁狀,具翅,翅大而薄,褐色,光滑。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南部,福建、臺灣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00-1780m的山坡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葉,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葉片近圓形或長圓形。長24-34cm,寬14-29cm。頂端截形或近圓形,并有淺裂或突尖,全緣,淺裂或有粗齒,基部心形,葉面被稀疏的毛或幾無毛,葉背密被淡黃色或帶灰色的星狀茸毛,基生脈7-12條,葉脈在葉背凸出,革質(zhì)。葉柄粗壯,有條紋。氣微,味微苦。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樹皮含酸性多糖(acidic polysaccharide),胱氨酸(cyst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酪氨酸(tyro-sine)及亮氨酸(leucine)。葉含山柰酚-3-O-半乳糖甙即三葉豆甙(kaempferol-3-galactoside, trifolin),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luteol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及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甙(luteolin-7-O-β-D-glucuron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止血
|
功效分類 |
散瘀止血藥
|
主治 |
跌打腫痛;創(chuàng)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
|
科屬分類 |
梧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