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zhi gen pi |
英文名 | Root-bark of Trifoliate-orange |
藥材基原 | 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L.)Raf.的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枸橘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無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長1-5cm,刺基部扁平。葉互生,三出復葉;葉柄長1-3cm,寬2-5mm;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先端微凹或圓,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鋸齒;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時在主 脈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點。花白色,具短柄,單生或成對生于二年生枝條葉腋,常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長5-6mm;花瓣5,倒卵狀匙形,長1.5-3cm,寬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長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數(shù)枚胚珠,花柱粗短,柱頭頭狀。柑果球形,直徑2-5cm,熟時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于枝上。種子多數(shù);ㄆ4-5月,果期7-10月。 |
資源分布 | 陜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栽培于路旁、庭園作綠籬。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挖根,洗凈,剝取根皮,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皮呈細卷筒狀或不規(guī)則片狀,長短寬窄不一,厚0.3-1.2mm。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較粗糙,具稀疏斜向縱皺紋;內表面淡黃棕色,具細小縱溝紋。質硬脆,易折斷,斷面淡棕黃色,內層易成片狀剝離。氣微香,葉微苦。 顯微鑒別 根皮橫切面木栓層細胞10余列,偶見落皮層。皮層寬廣,外側具大型橢圓形分泌腔,長78-220μm,寬33-90μm,石細胞群散在;石細胞長橢圓形或類圓形,長35-140μm,寬15-60μm,壁厚,孔溝明顯,木化;薄壁細胞含草酸鈣 方晶,直徑達35μm。韌皮部纖維常切向2-4列成束,排成斷續(xù)的3-5個環(huán)帶,以內側較齊整,壁厚,木化或微木化,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射線寬1-2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單粒卵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4μm。 |
中藥化學成分 | 根含香豆精枸櫞內酯(poncitrin),印度問溫桲素(marmesin),去甲齒葉黃皮素(nordentatin),5-羥基去甲降真香堿(5-hydroxynoracronycine),花椒內酯(xanthyletin),黃皮香豆精(clausarin),枸桔福林(ponfolin),邪蒿素(sesline),黃柏內酯(obaculactone),枸桔雙香豆精(khelmarin)A、B及β-谷甾醇和γ-谷甾醇(β,γ-sitosterol)。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平 |
歸經(jīng) | 胃;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斂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和胃藥;止痛藥 |
主治 | 痔瘡;便血;齒痛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4.5-9g;或研末。外用:適量,浸酒含漱。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藥性論》:根浸酒,煎含,治齒痛。 2.《本草拾遺》:主痔。 3.《本草圖經(jīng)》:治大便下血。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oncirus tuifoliata (L.)Raf.[Citrus trifoliata L.] |
科屬分類 | 蕓香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