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山羊梅、大魚眼草 |
漢語拼音 | you tou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圓舌粘冠草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圓舌粘冠草 多年生草本,通常粗壯,高達(dá)1m。根莖短而橫走。莖直立,全株無毛,分枝斜升;~及莖下部的葉較大,間或淺裂或深裂,兩側(cè)裂片1-2對,極少3對,葉柄長達(dá)10cm;中部莖葉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10cm,寬2.5-4.5cm,邊緣有大鋸齒或圓鋸齒,下部沿葉柄下延成具翅的葉柄,柄基擴(kuò)大貼莖;上部莖葉漸小,漸無柄,基部擴(kuò)大貼莖或耳狀抱莖;全部葉上面無毛,下面沿脈有極稀疏的短柔毛。頭狀花序球形或半球形,徑1-1.5cm,單生莖頂或枝端,多數(shù)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或傘房狀圓錐花序;總苞片2-3層,幾等長,外面被微柔毛;外圍舌狀雌花多層;舌片圓形,長寬相當(dāng),先端圓形或微凹;中央有少數(shù)兩性管狀花,檐部寬鐘狀,先端4齒裂。瘦果壓扁,無喙,邊緣脈關(guān)加厚,先端有粘質(zhì)分泌物;無冠毛;ㄆ4-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50-3400m的山坡山谷林緣、林下,灌叢中,或近水潮濕地或荒地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晾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辛;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秀疹;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秀疹藥;止痛藥 |
主治 | 痢疾;腸炎;中耳炎;麻疹透發(fā)不暢;牙痛;關(guān)節(jié)腫痛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yriaceis nepalensis Less.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