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野三七葉 |
漢語拼音 | zhui jie ren shin ye |
英文名 | Panax japonicus C.A.Mey. |
藥材基原 | 為五加科植物竹節(jié)參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根莖橫臥,呈竹鞭狀,肉質(zhì)肥厚,白色,結(jié)節(jié)間具凹陷莖痕,葉為掌狀復(fù)葉,3-5枚輪生于莖頂;葉柄長8-11cm;小葉通常5,葉片膜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5-18cm,寬2-6.5cm,先端漸尖,稀長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細(xì)鋸齒或重鋸齒,上面葉脈無毛或疏生剛毛,下面無毛或疏生密毛。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花50-80朵或更多,總花梗長12-20cm,無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綠色,小花梗長約10mm;花萼綠色,先端5齒,齒三角狀卵形;花瓣5,長卵形,覆瓦狀排列;雄蕊5,花絲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連合,上部分離,果時外彎。核果狀漿果,球形,成熟時紅色,直徑5-7mm。種子2-5,白色,三角狀長卵形,長約4.5mm;ㄆ5-6月,果期7-9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甘;性微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暑;生津利咽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暑藥;生津利咽藥 |
主治 | 暑熱傷津;口干舌燥;心煩神倦;咽痛音。惶摶鹧劳;脫發(fā)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12g;或開水泡。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nax japonicus C.A.Mey |
科屬分類 | 五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