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i shi |
英文名 | Fruit of Alpine Yarrow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實(shí)。 |
動植物形態(tài) | 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具短根狀莖。莖直立,有棱條,上部有分枝。葉互生;無柄;葉片長線狀披針形,長6-10cm,寬7-15mm,櫛齒狀羽狀深裂或淺裂,裂片線形,排裂稀疏,半抱莖,兩面生長柔毛,下面毛密生,有腺點(diǎn)或幾無腺點(diǎn),下部葉花期?菸,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多數(shù),花徑5-6mm,集生成傘房狀;總苞鐘狀,總苞片卵形,3層,覆瓦狀排列,綠色,草質(zhì),有中肋,邊緣膜質(zhì),疏生長柔毛;邊緣舌狀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長圓形,先端3淺裂;中心管狀花,兩性,白色,花藥黃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寬倒披針形,有淡色邊肋;ㄆ7-9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果實(shí)熟時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酸;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益氣;明目 |
功效分類 | 補(bǔ)益藥 |
主治 | 氣虛體弱;視物昏花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本經(jīng)》: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 |
考證 |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ructus Achille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chillea alpina L.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