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土厚樸
|
漢語拼音 |
chai hou p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木蘭科植物四川木蓮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可達15m。小枝粗壯,初有淡黃色長毛,后幾無毛,僅節(jié)上留有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2.5cm,被白色長毛;托葉痕長約9mm;葉革質(zhì);葉片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4-20cm,寬3.5-5cm,先端漸尖或短尾尖,三分之一以下漸窄至基部成楔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淡褐色短硬毛,沿中脈被淡黃色長毛,側(cè)脈13-16對,網(wǎng)脈稀疏,干后兩面均凸起;▎紊ü4,長1.2-1.5cm;ū9,排成三輪,外輪倒卵形,長4-5.5cm,寬約3cm,淺綠而帶紫色,被稀疏長柔毛,內(nèi)兩輪與外輪近等大,均為厚肉質(zhì);雄蕊長1.2-2cm,藥隔先端伸出成三角形短尖;雌蕊群卵狀橢圓形,長2-2.5cm,基部心皮狹橢圓形,長8-10mm,被淡黃色絨毛。聚合果緊密,卵形,蓇葖果木質(zhì),宿存;ㄆ5-6月,果期8-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南部及中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300-2000m的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剝?nèi)淦,晾干或炕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樹皮呈卷筒狀,厚3-5mm。外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栓皮不脫落,內(nèi)表面黃棕色至紫褐色,有明顯縱直紋理。質(zhì)硬脆,易折斷,折斷面外側(cè)顆粒性,較厚,內(nèi)側(cè)纖維性。氣弱,味微苦。顯微鑒別 樹皮橫切面:木栓細胞10余列,栓內(nèi)層由石細胞組成斷續(xù)環(huán)帶。皮層較厚,散有石細胞群,于皮層內(nèi)側(cè)有的有石細胞環(huán)帶;有纖維伴生;油細胞散在。韌皮部寬廣,外側(cè)石細胞群較多;纖維束眾多,與韌皮部薄壁組織及篩管群交互排列成層;油細胞散在,以射線處為多。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皮中含厚樸酚(magnolol),和厚樸酚(honokiol),木蘭箭毒堿(magnocurarine),柳葉木蘭堿(salicifoli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本品總酚含量遠低于厚樸,但木蘭箭毒堿含量高于厚樸7~8倍, 據(jù)已有資料報道,木蘭箭毒堿具有降壓、肌肉松弛和神經(jīng)節(jié)阻斷作用。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辛;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理氣和胃;溫中止嘔
|
功效分類 |
理氣和胃藥;溫中止嘔藥
|
主治 |
脘腹脹滿疼痛;宿食不消;嘔吐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2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ortex Manglietiae Szechuan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
|
科屬分類 |
木蘭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