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線葉地榆、海參、地海參 |
漢語拼音 | chong lian |
英文名 | Root of Dwarf Burnet |
藥材基原 | 為薔薇科植物矮地榆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矮地榆,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表面棕褐色。莖高8-35cm,纖細(xì),無毛。基生葉羽狀復(fù)葉,有小葉3-5對;葉柄光滑;小葉片有短柄,稀幾無柄;托葉褐色,膜質(zhì),外面無毛;小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0.4-1.5cm,寬與長近相等,先端圓鈍,稀近截形,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有圓鈍鋸齒,兩面均無毛;莖生葉具小葉1-3,與基生葉相似,唯向上小葉對數(shù)逐漸減少,托葉草質(zhì),全緣或有齒;▎涡裕菩弁;花序頭狀,近球形;直徑3-7mm,周圍為雄花,中央為雌花;苞片細(xì)小,卵形,邊緣有稀疏睫毛;萼片4,白色,長倒卵形,外面無毛;雄蕊7-8,花絲絲狀,比萼片長約1倍;花柱絲狀,比萼片長1/2-1倍,柱頭呈乳頭狀擴(kuò)大。果有4棱,成熟時(shí)萼片脫落;ā⒐6-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溝、河邊、沼澤或潮濕的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冬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溫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補(bǔ)血調(diào)經(jīng) |
功效分類 | 補(bǔ)血藥;調(diào)經(jīng)藥 |
主治 | 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不孕癥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云南中草藥》:補(bǔ)血調(diào)經(jīng)。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不孕癥。 2.《云南中草藥選》:治痛經(jīng)。 |
考證 | 出自《云南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anguisorba filiformis (Hook. F.) Hand.- Mazz.[Poterium filiforme Hook.f.] |
科屬分類 | 薔薇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