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餓螞蝗、黃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螞蝗、過路黃、山毛豆花、烏山黃檀草、滿鼎糊草、長波狀葉山螞蝗
|
漢語拼音 |
nian ren hua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Sinuate Tickclover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波葉山螞蝗的莖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波葉山螞蝗 灌木,高達(dá)2m,枝具淡黃色短柔毛。三出復(fù)葉,頂生小葉卵狀菱形,長4-10cm,寬3-7cm,先端急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波狀,兩面有白色柔毛,側(cè)生小葉較;葉柄有毛;托葉長橢圓形,長約6mm,寬約1mm,被淡黃色柔毛;腋生總狀花序,花序軸和花梗有柔毛;花萼闊鐘狀,萼齒三角形,有短柔毛;花冠紫色,旗瓣無爪,與翼瓣、龍骨瓣近等長,雄蕊10,二體,(9)﹢10;子房線形,有短柔毛。莢果串珠狀,稍彎,密生開展褐色短柔毛,有5-10莢節(jié),莢節(jié)長寬約3mm;ㄆ7-9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臺(tái)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400-2100m的山地草坡或林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莖枝圓柱形,直徑約3mm,表面被褐色短柔毛?梢3出復(fù)葉中間小葉較大,長達(dá)9.5cm,寬達(dá)4.5cm,卵狀橢圓形,頂部漸尖,基部楔形,葉緣自中部以上呈波狀,側(cè)生小葉較小,幾全緣。兩面均被柔毛,以下表面較多,氣微。有時(shí)可見花序或莢果,莢果長約2.8cm,寬約2.5mm,表面被帶鉤的褐色小毛,腹背縫線縊縮,有6-9節(jié)。氣微,具豆腥氣。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cè)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澀;平;無毒
|
歸經(jīng) |
肝經(jīng)
|
功效 |
清熱瀉火,活血祛瘀,斂瘡
|
功效分類 |
收澀藥
|
主治 |
風(fēng)熱目赤,胞衣不下,血瘀經(jīng)閉,燒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胞衣不下: 野豆子、黃實(shí)葉、煅蓮房。水煎服。②治月瘕癆: 野豆子加紅糖燉雞服。③治風(fēng)熱火眼: 野豆子、木黃連、寒水石、菊花、決明子、冬桑葉、夜明砂。水煎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藥志》)④治內(nèi)傷出血: 山螞蝗果五至十個(gè),水煎服。(《云南中草藥》)⑤治燒傷: 山螞蝗全株研未撒布患處。(《云南中草藥》)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云南中草藥》:止血,消炎。
|
考證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Desmodii Sequacis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Desmodium sequax Wall.[D.sinuatum(Miq.) Bl.ex Baker]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