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執(zhí)業(yè)獸醫(yī) > 養(yǎng)豬 > 養(yǎng)豬問答 > 正文:豬圓環(huán)病毒與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的診治豬病發(fā)病階段診斷治療預防
    

豬病發(fā)病階段:豬圓環(huán)病毒與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的診治

豬圓環(huán)病毒與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的診治
-----
1 病例介紹 發(fā)病豬場共存欄106頭育肥豬,其中32頭為新進后備育肥豬,平均體重40kg左右。自入欄15d后,32頭豬陸續(xù)開始發(fā)病,用磺胺藥和青、鏈霉素治療不能控制病情。就診時,已死亡6頭;其余20余頭消瘦、食欲不振,皮膚蒼白,多數腹瀉,但個別豬拉干糞,部分豬高度呼吸困難。臨床檢查,病豬腹部、臀部以及后軀兩側皮膚上出現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的黑色斑塊狀丘疹,丘疹向中央凹陷,已形成痂皮;個別豬的鼻端、四肢、下腹部和背部出現紫紅色瘀斑。病豬耳朵發(fā)紫,多數體溫在40 ℃左右;眼結膜蒼白,用手觸摸,消瘦豬頜下淋巴結和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尤其是腹股溝淋巴結。病豬前腔靜脈采血,可見血液稀薄似水。 2 剖檢病變 共剖檢病死豬4頭,呈現多器官廣泛性病理損傷,病變程度差異較大。主要病變有:皮下肌肉蒼白;全身淋巴結,特別是腹股溝、頜下、肺門淋巴結顯著腫大,可達正常的2~3倍,切面嚴重出血,呈大理石狀病變;腸系膜淋巴結呈索狀腫脹。心包積液,心冠脂肪出血,心外膜和心內膜有大量出血點;肺臟高度水腫,間質增寬,個別豬肺尖葉和心葉實變,胸腔內有較多胸水。肝臟輕微腫大,膽囊充盈,膽汁濃稠;脾臟嚴重萎縮,腎臟嚴重腫脹、蒼白,在其被膜下有大量出血點和白色壞死點,腎盂出血;膀胱黏膜呈彌漫性出血。胃黏膜形成大片潰瘍且胃門淋巴結腫大,小腸呈彌漫性出血,腸黏膜大部分已脫落,腸壁菲薄。 3 實驗室檢查 3.1 血涂片鏡檢 病豬前腔靜脈采血,經生理鹽水稀釋后制成均勻的血涂片,其中一張進行瑞氏染色。不染色的血涂片在顯微鏡下可見紅細胞著色為桔黃色,多數紅細胞邊緣呈鋸齒或星芒狀凹凸不整,紅細胞表面和邊緣有3~6個黑色顆粒;瑞氏染色的涂片可見紅細胞著色為淡紫紅色,邊緣不整齊。數量不等的淡天藍色顆粒附著在紅細胞表面。 3.2細菌培養(yǎng) 無菌條件下,用接種環(huán)分別鉤取胸水、心包液、肝臟、脾臟、肺臟進行營養(yǎng)瓊脂和血瓊脂培養(yǎng);24 h后觀察,僅肺臟的血培養(yǎng)基上有個別菌落生長,其它培養(yǎng)基幾乎無肉眼可見的菌落。用接種環(huán)在菌落上鉤取后,進行革蘭氏染色,發(fā)現兩極著色的革蘭氏陰性球桿菌。根據菌落形態(tài),初步確認為巴氏桿菌。 3.3顯微病變 取肺臟、淋巴結、肝臟、脾臟等組織制備病理切片鏡檢。主要病變有:淋巴結、脾臟內淋巴細胞明顯減少,單核吞噬細胞浸潤,并形成合胞性多核巨細胞的高度浸潤而顯著擴大;腹股溝淋巴結內出現多灶性凝固性壞死,壞死細胞內出現嗜酸性核內包涵體。肺臟呈現多灶性壞死性間質性肺炎,肺泡中含有中性白細胞、嗜酸性細胞;肝臟門靜脈周圍有輕度至中度的炎癥及肝細胞壞死。腎臟有不同程度的多灶性間質性腎炎,主要在皮質部發(fā)生淋巴細胞、組織細胞的浸潤;心肌呈現不同程度的心肌炎,在小腸的固有層形成合胞體。 根據臨床癥狀、剖檢病變以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圓環(huán)病毒與附紅細胞體混合感染。巴氏桿菌為呼吸道常在菌,屬于條件性致病菌,當機體抵抗力降低,特別是呼吸道損傷時,該細菌乘機大量繁殖。在肺臟能分離到巴氏桿菌并非由于外源性感染,而是內源性感染所致。也就是說,巴氏桿菌并非發(fā)病致死的主要因素。 4 防治 4.1 對圓環(huán)病毒病目前尚無疫苗和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抗生素療法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控制繼發(fā)感染。而強力霉素、貝尼爾、咪唑苯脲等藥物對附紅細胞體病療效確實。因此,對于該豬場來說,應首先隔離、淘汰發(fā)病豬,勤消毒,對其它未發(fā)病豬加強管理、提高機體抵抗力;對已經發(fā)病、癥狀較輕的,立即注射免疫增強劑,如黃芪多糖配合強力霉素連續(xù)注射5~7 d,有一定的療效。 4.2 PCV主要在豬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復制,可在支氣管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淋巴細胞中增殖。病毒隨糞便和鼻液排出體外,主要經過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懷孕母豬感染后,可經胎盤傳染給仔豬。飼養(yǎng)管理不良、環(huán)境條件差、氣候突變、豬群密度大、不同日齡的仔豬混養(yǎng)和多家豬場引種均可誘發(fā)本病。因此圓環(huán)病毒關鍵在于預防,如加強飼養(yǎng)管理、降低飼養(yǎng)密度,實行全進全出,最好自繁自養(yǎng);減少應激因素、加強營養(yǎng),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實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細菌、支原體及其它病毒侵入豬群,對發(fā)現早的疑似感染豬進行詳細檢查、隔離、淘汰;避免從疫區(qū)引種,加強消毒。 4.3 有條件的大型豬場,可以制備自家疫苗進行預防注射。采取PCV病豬含毒量較多的臟器,如淋巴結、肺臟、脾臟等組織,搗碎研磨后,添加佐劑和免疫功能增強劑,制成組織滅活苗,給全場豬免疫。發(fā)病豬場通常在注射后10~15 d新發(fā)病例減少,疫情能夠逐漸控制。該方法配合免疫功能增強劑和防止繼發(fā)感染的藥物療效更強。如用本場典型病豬臟器組織制苗,抗原濃度高,針對性強,免疫效果較好。也可采用被動免疫,選擇本場健康的淘汰母豬,用發(fā)病仔豬含毒臟器攻毒后,使體內產生抗PCV抗體,然后動脈放血,分離血清,加青、鏈霉素后分別給斷奶仔豬和病豬肌注或腹腔注射。但應注意,一定要用自場的健康淘汰母豬的分離血清,一般不用它場的血清,以防止引入其它病原;同時防止采血、分離血清和分裝時的污染,以及注意血清儲存方法、保存時間等問題。 4.4 附紅細胞體是一種立克次氏體,主要附著在紅細胞上繁殖并導致紅細胞被壞。它可以通過多種傳播途徑感染。附紅細胞體多數情況下不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但飼養(yǎng)管理不當或應激因素使豬群免疫力下降時,該病原體大量繁殖,破壞紅細胞,導致嚴重血液凝固障礙,引起出血、溶血;同時使紅細胞膜抗原發(fā)生改變,被自身免疫系統(tǒng)視為異物,導致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和免疫抑制。但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完全控制該病發(fā)生。主要通過確實有效的方法切斷傳播途徑,如定期殺滅蚊蠅等動物、避免注射針頭及閹割手術器械被污染。加強管理,防止豬群爭斗、亂咬等;在飼料中定期添加強力霉素等藥物加以預防。
-----

實驗室診斷
-----

實驗室診斷
-----

學習了
畜牧導航: 養(yǎng)豬資訊   豬價格行情   養(yǎng)豬技術   豬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豬問答   養(yǎng)豬視頻
 豬品種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 實名網站 360認證 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