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愚有緣至民間中醫(yī)論壇,悟以往私心自用所習“中醫(yī)”,乃瞎子摸象,相牽入冥途之事爾。
漸以經(jīng)方驗于臨床,明古人所謂“效如桴鼓”,誠非欺我。今發(fā)部分醫(yī)案呈于諸君,亦望有如我愚鈍之學者,知此捷徑,深入經(jīng)典,享為醫(yī)之樂,不至臨證束手而嘆也。
編者【按】:應樓主要求,將字體變大,所以編輯了一下,其他內容無作任何變動,以下同例。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22 編輯 m.52667788.cn]
-----------案一
女,61歲,
過敏性哮喘。
2008-5-21初診:
接觸油漆后呼吸困難,氣促
氣喘1月余。嚴重時影響夜間入眠。膝痛多年,陣發(fā)性潮熱,二便調。
查:脈沉緩,舌淡潤,苔薄淡黃。
診:喘證(少陰火樞無力,太陽不開)
方:
麻黃6
附子16
細辛3 5劑
另加自制
小青龍膠囊,如夜間呼吸困難時則加服。
2008-5-26二診:
諸癥消失,唯膝部稍有隱痛,并無大礙,停診。
按:患者接觸過敏原后出現(xiàn)氣喘,此癥已反復發(fā)生數(shù)年,以往每注射抗生素、
茶堿,此次發(fā)作后亦然。然治療月余不愈,反增潮熱;颊咄ㄟ^呼吸接觸過敏源后,體內真陽失藏,奮起抗力,冀通過氣道排異出體外,然元陽根本不足,與邪相持于氣道,故喘而氣迫,現(xiàn)以麻附辛湯益元陽,樞少陰,開太陽,故得良效。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16 編輯 m.52667788.cn/shouyi/]
-----------案二
男,36歲,懸壅垂下垂
2008-5-15初診:
咽部阻塞月余,嚴重時有窒息感,夜間常從夢中驚醒。自覺咽部
水腫不適,月前于本地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懸壅垂下垂,西醫(yī)認為患者過胖是主要原因(近200斤),無治療手段,F(xiàn)夜間不敢入睡,恐窒息。
查:脈沉緩,重按無力,舌淡紅潤,苔薄白。
診:懸壅垂下垂(火樞無力,中氣下陷)
方:麻黃6g附子16g細辛3g
黃芪18g
黨參15g
白術15g
當歸12g
升麻10g
陳皮6g炙
甘草6g
柴胡10g
木蝴蝶6g 5劑
2008-5-20二診:
咽部阻塞感、窒息感、水腫感均消失,F(xiàn)胸悶、晨起咯灰黑色痰(正在戒煙)
查:脈沉緩,應指較前有力,舌淡紅,苔薄白。
方: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5g
茯苓15g當歸12g升麻10g柴胡10g陳皮9g
炙甘草5g生
半夏12g生
姜15g
大棗5枚 7劑
按:肥胖者,坤象也。往往土郁水寒,外現(xiàn)假實,按脈即虛。亦有脈大有力者,然亦實中藏虛,多為少陰陽根失藏,氣散于外,太陰失開,濁陰內阻故。麻附辛湯,樞少陰,開太陽,引陰出陽。補中益氣,升清降濁,二者相合,則天地交泰,升降如常矣。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24 編輯 www.med126.com]
-----------案三
女,31歲,咳喘
2008-6-10初診:
咳嗽、氣促反復發(fā)作月余。初畏寒,咳嗽,在本醫(yī)院經(jīng)抗炎治療1周,咳反增劇,X片示“支氣管炎伴肺感染”。遂住院治療,又經(jīng)抗炎止咳半月,咳稍輕而復增氣促氣喘,F(xiàn)咳嗽仍重,咯吐白痰,納尚可,二便調。正值經(jīng)期。
查:脈細緩,舌淡暗,苔白膩。
診:咳嗽(太陰不開)
方:麻黃9
桂枝12
白芍9炙甘草9
干姜9
五味子9細辛6生半夏12茯苓12陳皮9 5劑
2008-6-14二診:
氣喘氣促消失 ,咳嗽明顯減輕,二便調,經(jīng)未凈。
查:脈緩,舌淡潤。
診:太陰開機得暢,升降仍未復職
方:黨參10白術12茯苓15炙甘草5半夏9陳皮9
杏仁9
矮地茶15 5劑
隨訪痊愈。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25 編輯 m.52667788.cn/job/]
-----------案四
女,8歲,咳嗽
2008-6-17初診:
小兒咳嗽反復發(fā)作半年余,屢治無效,F(xiàn)咳嗽少痰,食欲一般,大便日2次,質可,夜尿1次。
查:脈細,舌淡紅,苔薄白。
診:咳嗽(太陰不開)
方:麻黃4g桂枝7g白芍5g炙甘草5g干姜5g五味子5g細辛2g生半夏6g 7劑
2008-6-24二診:
服小青龍7劑,咳嗽大減,夜尿消失。
查:舌脈同上
診:太陰開機得利,以調中治本鞏固
方:黨參10g白術10g
云苓10g炙甘草5g生半夏6陳皮6杏仁9
補骨脂3
杜仲6
冬花6
遠志3
炮姜5細辛1.5五味子5 5劑
隨訪痊愈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26 編輯 m.52667788.cn/kuaiji/]
-----------案五
女,40歲,咳喘
2008-6-28初診:
咳嗽氣促反復發(fā)作多年,經(jīng)常
感冒,遇寒則咳嗽氣促,又經(jīng)常上火,牙痛,鼻竅破皮潰亂。前日受涼后出現(xiàn)流涕,咳嗽氣促,
自汗。
查:脈浮,尺稍弱,舌淡紅,苔薄。
診:咳喘(太陽開機不利)
方:桂枝12白芍10炙甘草6
生姜9大棗10
厚樸10杏仁10
2008-7-3二診:
服藥兩劑,自覺療效不顯,要求輸液。為其解釋輸液不僅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加重,不聽勸阻,至附近診所輸液3天,咳愈重,呈陣發(fā)性攣咳,氣喘氣促加劇,動則氣難接續(xù),前日月經(jīng)至,量少色黯,近3日又增牙痛,鼻孔上火沖破皮,服用“
牛黃解毒丸”后,月經(jīng)停而不行,F(xiàn)神疲乏力,畏風肢冷,重新求中藥治療。
查:脈弦細,尺沉弱,舌淡潤色暗。
診:太陰里氣本虛,復受外感。本應以小青龍加附子開太陰太陽,由里向外開之,初以桂枝加厚杏調營衛(wèi),降逆氣,未考慮其太陰陽虛之體質,病重藥輕,故效不顯。注射抗生素后,中焦寒凝愈重,生化無源則月經(jīng)停,格陽于上則齒痛鼻潰。
方:附子21炮姜10炙甘草6
肉桂6川
牛膝12
紫石英16當歸12
川芎8
砂仁15
黃柏9杏仁12五味9細辛3 5劑
2008-7-8二診:
精神明顯好轉,氣喘氣促消失,咳嗽大減,月經(jīng)復至,量多色紅, 鼻孔潰破處已愈合,現(xiàn)右上牙齦隱痛,稍有
嗜睡。
查:脈沉,無力,舌淡潤,微現(xiàn)齒痕。
診:陽氣得潛,則太少厥三陰俱化暢。
方:附子21炮姜15炙甘草6肉桂6
骨碎補15紫石英30懷牛膝15砂仁15黃柏10 7劑
服上方后痊愈,至今未再感冒。
按:
小青龍湯,以甘草干姜湯開太陰,
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麻黃開太陽,半夏細辛五味蠲除水飲,乃治咳神劑。然昔不曉六經(jīng)樞合開之理,每圊于寒性咳喘方才使用,致此神劑功用埋沒。后凡見太陽開機不利,太陰不開,痰濕水飲諸般咳嗽,無論其咳痰稀薄或是干咳無痰,無論其舌潤苔滑還是舌紅苔干,只要病機相應,均以小青龍加減,多收佳效。同道諸君臨床亦可試之。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33 編輯 www.med126.com]
-----------補:上案本有四診,補記之.
2008-7-26四診:
服上方后諸癥消失,現(xiàn)唯下肢稍無力。
查:左尺沉弱,舌淡潤。
診:浮陽已潛,宜培根本。
方:
熟地24
山藥15
山萸肉15茯苓12
澤瀉9
丹皮9肉桂6附子6
仙靈脾15
菟絲子15補骨脂15
枸杞15 7付
隨訪痊愈,現(xiàn)已半年未感冒咳喘。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35 編輯 m.52667788.cn/hushi/]
-----------案六
女,47歲,
過敏性鼻炎,無汗證
2008-5-12初診:
全身無汗20余年,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反復發(fā)作亦近20年,平時畏寒,冬日肘膝以下冰涼,大便周余方行,始結后溏。夜尿1次,經(jīng)期小腹時墜脹。
查:脈沉細緩,舌淡紅,苔淡黃膩。
診:1過敏性鼻炎2無汗證3習慣性
便秘(少陰火樞無力,太陰太陽失開)
方:麻黃9g附子31g細辛6g桂枝30g生姜30g仙靈脾30g 5劑
2008-5-18二診:
服上方后頭部微微有汗,鼻塞鼻癢、打噴嚏、流清涕諸癥大減,患者大喜。前日進酒店吹空調后癥狀反復,F(xiàn)稍畏寒,關節(jié)有發(fā)涼感,大便四五日一行,續(xù)治。
查:脈細,舌淡紅
診:營衛(wèi)趨協(xié),三陰里氣仍不足。
方:麻黃9g附子31g細辛6g桂枝30g生姜30g白芍12g炙甘草10g大棗5枚 7劑
2008-5-24三診:
服藥后現(xiàn)已全身微有汗出,鼻塞流涕諸癥基本消失,畏寒關節(jié)發(fā)涼減輕。自增述有
慢性咽炎史,常覺咽部有異物感,咯白痰,大便仍數(shù)日一行。
查:脈沉已起,舌淡(營衛(wèi)已諧,太陰不開)
方:半夏12g桂枝12g茯苓15g白術15g炙甘草6g木蝴蝶6g附子31g生姜15g大棗5枚 7劑
2008-6-3四診:
現(xiàn)全身汗出通暢,流涕鼻塞,咽部生痰諸癥未作。近日出現(xiàn)下肢水腫,上肢手指發(fā)脹,晨起握拳困難,尿頻尿短,夜尿3-4次,白日嗜睡,關節(jié)仍有畏風。追問病史知其母在懷孕時曾服打胎藥物(不詳),但未
流產(chǎn)。產(chǎn)下后身體尚健,但經(jīng)常頭暈、
心悸,情緒激動則易
暈厥,曾心電圖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
查:脈緩,雙尺弱,舌淡紅,苔薄白。
診:衛(wèi)氣本于少陰元海,患者下元根本不足,開其玄府,尚只得其標末,故雖暢于太陽衛(wèi)表,氣化反失于少陰之里,太陽少陰,一氣升降爾。
治:益少陰元陽,助太陽腑氣化暢。
方:附子21白術15茯苓15白芍12生姜15桂枝10澤瀉20
豬苓12 5付
2008-6-17五診:
服上方后尿暢,水腫肢脹諸癥均消。自以為愈,不遵醫(yī)囑繼續(xù)服藥。昨日同學聚會,吹空調后又感冒,頭項強痛,肢節(jié)煩痛,無汗,口渴,自服“APC+重感靈+
安乃近”,仍無汗出,頭身痛稍減,今日水瀉1次,現(xiàn)頭項拘急疼痛、
脅痛、四肢骨節(jié)疼痛、
腰痛。
查:脈沉緩,舌淡。
診:太少合病
方:
葛根30麻黃9桂枝12白芍9炙甘草6生姜9大棗4柴胡12細辛6 4付
自覺精神食欲睡眠均正常,停藥。
2008-6-26六診:
服上方后諸癥于第二日消失,現(xiàn)汗暢,納馨。近5日來又出現(xiàn)右上腹疼痛,咽部隱痛,吞咽不利,大便2日1次,稍溏。
查:脈弦,重按無力,舌淡潤苔薄白。
診:
方1:柴胡24桂枝9干姜9
黃芩6炙甘草6
花粉12
牡蠣18半夏9茯苓9厚樸9
蘇葉9 5付
方2:五靈
止痛散服上方后癥狀消失而停診。
后記:其人少陰陽氣虛損嚴重,囑其注重養(yǎng)生,多治療些日子以培根本,惜未遵醫(yī)囑,果然三個月后,因情志不遂而心悸頻發(fā)。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36 編輯 m.52667788.cn/zhuyuan/]
-----------女,43歲,
高血壓2008-6-11初診:
體查出高血壓已10余年,開始并未服藥。去年突發(fā)右上腹部疼痛、
昏迷,急送入本地中醫(yī)院檢查未血壓210/120mmHg,診為“
高血壓腦病、膽結石”經(jīng)住院緩解后,一直以“苯磺酸
氨氯地平+
美托洛爾+
卡托普利”聯(lián)合用藥,但血壓仍持續(xù)在180-240/100-120左右,無明顯頭暈
頭痛。上月與人爭吵后出現(xiàn)嗜睡,畏風,汗出不暢,右側身肢麻木,食納可,大便正常,無夜尿。經(jīng)帶正常。
查:脈沉,重按無力,舌淡潤苔薄白。
診:1高血壓(少陰病,陰不出陽)2厥陰經(jīng)病
方1:麻黃6附子16細辛6 5劑
方2:針曲池、血海、太沖、太溪、陽陵泉
2008-6-17二診:
經(jīng)針灸、中藥調治后,血壓下降迅速,現(xiàn)幾次查血壓穩(wěn)定在130-140/80-90mmHg,現(xiàn)嗜睡、畏寒、汗不暢、右側肢體麻木減輕,續(xù)治。
查:脈緩,舌淡潤苔薄白。
診:高血壓
方:炙甘草30干姜15附子21 5劑
因經(jīng)濟條件不允,未復診。后多次復查血壓,均穩(wěn)定在140-160/90-100左右。
[
本帖最后由 世安 于 2009/1/2 22:37 編輯 www.med126.com]
-----------
案八 足痛,足繭女,73歲,足痛,足繭 2008-5-20初診:足部生繭6年,足背疼痛反復發(fā)作1年,現(xiàn)足部疼痛,足大趾麻木,步履困難。動則自汗,二便調。查:左尺脈沉無力,舌淡暗,苔薄白。診:足痛,足繭(少陰陽虛,寒瘀阻于經(jīng)脈)方1: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5生姜15大棗5附子16骨碎補15紅花6桃仁8當歸15白術15靈仙15 7劑方2:紅花地骨消瘀膏 外敷足底繭部 2008-5-27二診:足底,足背疼痛均大為減輕,自汗如故。查:左尺仍沉弱,舌淡轉紅,苔薄白。效不更方,繼以上方續(xù)服,仍加敷紅骨消瘀膏。 7劑 半月后與患者相逢于另一患者家中,云服藥后疼痛完全消失,早已到親友家小住去了。 按: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為傷寒論起手第一方,其協(xié)調營衛(wèi)之功實根于中焦太陰氣化樞旋,故經(jīng)云:"營出中焦,衛(wèi)出下焦".加附子則可益少陰火樞,助太陰開機,太陰開機一暢,則清升濁降,營衛(wèi)周遍,五津并行,氣血和調.痹者,雖云風寒濕三氣雜合,然本于太陰.執(zhí)此方可云得治痹大法. 紅花、地骨皮治足繭一法,緣于<<驗方新編>>.二味研細末,凡士林調敷患部,有良效.后自己加入生草烏一味,取效更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