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經穴秘密
    

針灸拔罐:經穴秘密

前言昔日孔圣人周游列國,遇二孩童爭辨日之遠近,童甲說:人所視物者近者大遠者小,早晚日大,日中日小,故早晚之時日離人近。童乙說:人之受熱,近者熱而遠者涼,因是早晚涼日中熱,故日中之時離人近?资ト寺牶蟛荒軓痛稹_@是二千多年前的故事,盡管我們現在的人能夠正確回答童子的問題,但這問題在當時卻無法回答,這是由于人們不清楚日大日小的產生機制,故有此惑。今日的經絡爭辨,與二千多年前的童子辨日何其相象,說句毫不客氣的大話,現在對經絡嘰嘰喳喳的人都象二童一樣,既有知又無知。自即日起,本人將陸續(xù)將經穴的深層意義向各位展示,相信諸君讀完人體361個經穴的全部解析之后,經絡的實質是什么,各位自有自己的結論。諸位在閱讀本經穴解析時,如有不明之處敬請詳讀本人在本欄目早些時所發(fā)的中醫(yī)原理之一、之二貼子。
-----------一、手太陰肺經 少氣多血 手太陰肺經少氣多血,經脈氣血以氣向液轉化為主。1 中府  手足太陰之會,肺募。[別名] 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注:本書中的所有穴名,包括別名皆直接引自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發(fā)行的《腧穴臨證指要》一書。)[穴義] 收募三焦腑中的氣態(tài)物輸供手太陰肺經。[名解]1)中府。中,與外相對,內部也。府,臟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自臟腑。本穴為肺經首穴,氣血物質來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個臟器,故名中府。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輸送之意。府,臟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源于胸腹內部。 3)肺募。肺經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募集并傳輸肺經。(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經經脈的起始點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處?這是因為,其一,肺所主的物質為人體中比重最小的氣態(tài)物,氣態(tài)物在人體系統(tǒng)中通過運動后它總是向人體系統(tǒng)重力場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從不同的系統(tǒng)角度考察,人體中有多個不同系統(tǒng)層次的重力場對人體中的氣態(tài)物起著制約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場,有整體的脊骨重力場,而除人體系統(tǒng)自身的重力場之外還有地球重力場。在以二腎為重力場坐標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場中,離腎最遠的胸上外部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為人體整體重力場坐標中心的脊骨重力場中,離脊骨最遠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從地球重力場來看,人體無論是平趟還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處于三焦腑系統(tǒng)的高位之處。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體系統(tǒng)及地球系統(tǒng)兩個重力場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氣態(tài)物在中府穴處聚集并向肺經傳輸,中府穴也就成為了肺經募穴。)4)手足太陰之會。中府穴為手足太陰之會,非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手太陰和足太陰二經物質交會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同時具有此二經氣血物質的特性,以“手足太陰”名之是為了和其它的交會穴統(tǒng)一說法。(中府穴的氣血物質來源于三焦腑中各個臟器的氣化之氣,它不光包括肺的氣化之氣,也包括心的氣化之氣、脾的氣化之氣和腎的氣化之氣。由于肺的氣化之氣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處所聚集的肺之氣最多。由于脾臟的燥熱之故,脾臟氣化的氣態(tài)物中比重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處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中府穴中的氣血物質分布是肺氣最多,脾氣其次,其它臟器的氣化之氣很少,腎的氣化之氣最少,它主要體現了肺與脾二臟的氣血特性,故稱手足太陰之會。)  [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氣態(tài)物,以肺氣和脾氣為主,分布為少氣多血,即是氣壓低、溫度高。[運行規(guī)律] 體內的溫熱水濕氣態(tài)物由三焦腑系統(tǒng)躍遷到體表系統(tǒng)的皮部層次。[功能作用] 以水濕氣態(tài)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統(tǒng)向體表系統(tǒng)輸送高溫能量、體液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通過向外輸送物質能量的形式來調節(jié)改變三焦腑系統(tǒng)和體表系統(tǒng)的溫、壓狀況。[治法] 肺虛肺寒肺濕則多灸或久留針補之;肺實肺熱肺燥則急瀉之或用水針,莫灸。2 云門  [穴義] 肺經氣血由此傳輸四極。[名解] 云,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將穴內的微觀物質放大到宏觀狀態(tài)并以類象的方式來形容本穴氣血的特征。門,出入的門戶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經脈與外部物質交換的一個重要門戶。云門名意指肺經氣血以云狀氣態(tài)物的形式傳輸經穴之外。本穴物質為中府穴傳來的水濕氣態(tài)物,因其從體內的高溫區(qū)外出體表的低溫區(qū),外出至體表后它仍高于體表的環(huán)境溫度,因此它會繼續(xù)向云門穴上行。行至云門穴后,此水濕氣態(tài)物縮合并化為云狀氣態(tài)物且以云狀氣態(tài)物的形式向經穴外傳輸,故名云門。  [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中的云狀氣態(tài)物,比中府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位置為肺經氣血中的最高點,熱能的吸收和擴散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運行規(guī)律] 氣血物質的運行分為二個部分,一部分以云狀氣態(tài)物的形式向肺經以外的皮部傳播,一部分以冷縮后的雨狀云系循肺經路線傳向天府穴。[功能作用] 傳輸肺經的氣血物質;調節(jié)輸入肺經及輸入肺經以外部分的物質比例。說明如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偏低、濕度偏大時(此即氣虛的狀態(tài)),由于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亦不飽滿,因此云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云狀氣態(tài)物就不及,回歸肺經的雨狀云系氣態(tài)物就偏多。反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偏高、濕度偏小時(此即氣實的狀態(tài)),由于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飽滿有余,因此云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云狀氣態(tài)物就偏多,回歸肺經的雨狀云系氣態(tài)物就不及。[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3 天府  [穴義] 輸供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于天。[名解] 天,天部也。府,府宅、門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為肺經陽氣上輸天部之門府。本穴物質由云門穴傳輸而來,和天府穴處的溫度場相比,云門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仍處于高位,在天府穴處氣血物質的變化仍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所散之熱以陽熱之氣的形式上輸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強調穴內氣血物質的這一變化,故名天府。[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中的氣態(tài)物,其存在形式為雨狀云系,比云門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的天部空間層次也比云門穴的要低。[運行規(guī)律] 氣血運行分為二個方面,一是云門穴傳來的雨狀云系氣態(tài)物進一步散熱縮合冷降,化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狀云系并向俠白穴傳輸,二是隨著穴內物質的熱散,一部分氣化的陽熱之氣上升于頭面的天部。[功能作用] 承傳肺經的氣血物質,通過熱散的方式傳遞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天之天部。[治法] 寒則補而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4 俠白[穴義] 肺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名解] 俠,挾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氣血物質在經過本穴的變化轉變后所表現出的特征。俠白名意指肺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天府穴傳來的雨狀云系,由于氣血物質不斷地遠離人體的胸腹高溫區(qū),因此水濕云氣在本穴處的變化乃是一個散熱冷降縮合的過程。由于不斷地散熱冷降縮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氣血物質以雨降的形式從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從皮層降到了肌肉層。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挾擠則下,天部烏云化雨而落由此變得清白之意。[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雨狀云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經水。[運行規(guī)律] 天部的雨狀云系散熱縮合后以雨降的形式歸降地部并循肺經流行。[功能作用] 清降肺濁,潤脾除燥。[治法] 寒則先點刺出血后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藏象] 人體肺經中的氣血物運行是從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東運動的冷濕氣流,冷濕氣流的水濕濃度超過了它的臨界飽和值,云團就會化作雨水從天而降,雨降之后天空會變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轉換。俠白穴即是人體內的降雨點,正常情況下,肺經天部的冷濕云氣由俠白穴從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證肺氣的清和脾部的潤,體現肺氣的宣降特征。但是,俠白穴之雨氣是否歸降于地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俠白穴處的溫度場、壓力場高低,局部區(qū)域的溫度場、壓力場偏高可使氣化成為穴位的主導運動而雨氣不降,二是天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本身水濕濃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后未達到雨降的云氣水濕濃度臨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與地部陰性水濕分配的不均勻! 5 尺澤   肺經合穴,屬水。  [別名] 鬼受,鬼堂。[穴義] 肺經濁降的陰液在此匯聚而成小澤。  [名解]1)尺澤。尺,小也。澤,池也。尺澤名意指俠白穴濁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澤。何以俠白穴降地之雨在地部只形成小澤而非大澤?這是因為人體的不同經脈分屬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區(qū)域。肺應秋,屬西方,為經過長夏之后的時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經脈所屬區(qū)域的干燥),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澤。2)鬼受、鬼堂。鬼者,與神相對,神為天,鬼為地,此指穴內的氣血物質是肌肉層所主的地部經水。受,為收受、接受,指本穴為氣血物質的收受之所。堂,為廳堂,指本穴為氣血物質的聚散之處。鬼堂、鬼受之名皆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經水。3)肺經合穴。指肺經流行的地部經水在此匯合。本穴物質為俠白穴雨降后的地部經水,俠白穴所居為高位,尺澤穴所處為低位、為肉之陷處,上部下流的經水皆在此穴處匯合,故本穴為肺經合穴。4)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的氣血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其意有二,一是本穴的氣血物質本身就是地部的經水,二是指本穴氣血為肺經經水之源,起著對整個肺經經脈的潤下作用,故本穴屬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量少,性溫熱(即是血液)。[運行規(guī)律] 氣血物質的運行分二個方面,一是匯合本穴的經水循肺經下行孔最穴,二是穴內的經水不斷氣化并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匯聚肺經陰液并循肺經的地部渠道運行!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補之(灸勝補),熱則涼藥水針或瀉針出氣。  [藏象] 尺澤穴氣血所處的位置為肌肉層的地部,所接受的氣血物質為俠白穴雨降后流行于地部的經水,其對應的四時為秋季,而秋季的特征為燥,其所降之雨水與春季相比亦少,所以俠白穴所降之雨匯聚于尺澤穴只能形成小澤。尺澤穴處小澤之水對于秋季的脾土和肺氣的燥與寒有很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雨降太過脾土受之,脾土受水之累致使脾寒;泥沙隨水而下則造成人之絞腸沙痛,泥沙沖于江河渠道則腎水不清腎水為脾土所害以致人腰腹痛;雨降不足則累及脾陰不足,脾土的陽氣氣化主事,脾之燥又轉變成肺之燥,故而脈浮細數、發(fā)熱怕冷、大便干小便少等。
-----------6 孔最   郄穴。  [穴義] 肺經的地部經水由此滲入脾土。[名解]1)孔最?,孔隙也。最,多也。本穴為肺經之穴,肺之時序應秋,其性燥,肺經所過之處其土(肌肉)亦燥(肺經之地為西方之地),尺澤穴流來的地部經水大部分滲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運地部的經水時如過篩一般,故名孔最。2)肺經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質為地部經水,而承運本穴經水的地部脾土性干燥,經水流經本穴時大部分漏失脾土之中,脾土如有眾多空隙一般,故為肺經郄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性溫熱。[運行規(guī)律] 經水一部分循肺經向列缺穴流行的同時又不斷地滲入脾土之中,另一部分則在吸收脾土之熱后氣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將肺經冷降的水液分潤脾土。[治法] 寒則灸之或深刺補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   7 列缺   絡穴,手太陰手陽明任脈之會! [別名] 童玄,腕勞。  [穴義] 肺經經水在此潰缺破散,溢流四方! [名解]1)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經經水在此破缺潰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質為孔最穴下行而來的地部經水,因其位處橈骨莖突上方,下行的經水被突出的橈骨(巨石)所擋,經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2)童玄。童,少兒也,與老人相對,少為陰,老為陽,此處代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水液。玄,帶赤的黑色也,即暗紅色。赤為火之色,為熱,意指穴內氣血特點有溫熱之性,黑為腎之色,表示穴內氣血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穴內氣血為溫性水液,即是受熱后變成的紅色液體——血。3)腕勞。腕,手腕也。勞,勞作也。腕勞名意指本穴分配血液給手,手受血而能握也,而能勞也,故名腕勞。4)手太陰、手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的地部經水由于其潰缺破散向外分流,向外側流向了陽明經,向內(里)流向了任脈,向下流向了本經,故其為手太陰、手陽明、任脈之會。5)肺經絡穴。本穴的地部經水由于其潰缺破散并向手陽明、任脈分流,它有聯(lián)絡其它經脈氣血物質的作用,故其為肺經絡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即血),性溫熱。[運行規(guī)律] 本穴的氣血走向有三支。第一支經水流向任脈,第二支經水流向大腸經,第三支經水循肺經主干道而下行于經渠穴(當肺經經水量大并超過上述渠道的分流作用時,肺經經水則循脾部溢流)。[功能作用] 將肺經經水分流于任脈、大腸經。  [治法] 任脈不通則向內直刺多提插捻轉,表里不通則橫向外刺,本經受阻則循經而通。寒則補之,熱則瀉之,皆無灸,灸亦無功! [藏象] 列缺穴有如人體上源的水利樞紐,左右肺經、大腸經、任脈則如肺經經水輸供的不同對象,經水分配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各經所管轄區(qū)域的陰陽虛實,從而導致不同部位的各種病變。  [注] 四總穴歌曰“頭項尋列缺”,其意二。一是頭病多因風,取列缺穴可通肺氣,金可制木。二是列缺穴經水為上源之水,水善調寒熱,而頭為人之上部,瀉皮層之液則頭部陽氣生,故列缺穴列為四總穴中調治頭項的要穴。8 經渠   經穴,屬金! [穴義] 肺經經水流經的渠道。[名解]1)經渠。經,經過、路徑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為肺經經水流經的渠道。本穴位置因處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潰缺之水在此處又回流肺經,故名經渠。2)肺經經穴。經,動而不居也。因肺經的經水由本穴經過,動而不居,故為經穴。3)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列缺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為血、性溫熱,在本穴流行時的變化是蒸發(fā)散熱,為生氣之穴,故其屬金。[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和天部之氣,地部經水性溫熱,天部之氣性涼濕。[運行規(guī)律] 本穴的地部經水一方面循肺經流向太淵穴,一方面又不斷氣化上行天部。[功能作用] 以氣化水濕的形式將肺經氣血的熱能傳輸天部。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9 太淵   俞穴,原穴,屬土,脈會! [別名] 太泉,鬼心。[穴義] 肺經經水在此散而化為涼性水濕。[名解]1)太淵。太,大也,極也。淵,深澗也,言穴之形態(tài)也。太淵之名乃從類象的角度描述穴位微觀下的形態(tài)特征,指肺經水液在此散化為涼性水濕。因本穴位處手內橫紋凹陷處,經水的流行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如經水從山之頂部流入淵之底部,故名太淵。2)太泉。太,大也。泉,水流、源泉也。本穴位處手內橫紋凹陷處,經水的流行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且如瀑布飛落而下,為山上落下之大泉,故名太泉。3)鬼心。鬼,與神相對,神處為天,鬼處為地,鬼在此代表地部。心,內部也,中心也。鬼心之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流向地之地部。4)肺經俞穴。俞,輸也。指本穴為肺經經脈涼性氣態(tài)物的主要輸送穴位。本穴的氣血為地部的經水,流行方式是從高位流向低位,如瀑布飛落而下,經水落下之時向空中散發(fā)大量涼性水濕之氣,為肺經涼性氣態(tài)物的主要輸送之處,故為俞穴。5) 肺經原穴。原,6) 源也。本穴為肺經涼性氣態(tài)物的輸送之源,7) 故為肺經原穴。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土者,生金之物,因本穴為肺經天部之氣的主要輸供之處,表現出土的生金之性,故其屬土。7)本穴為脈會。脈,脈搏也,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本穴形如深淵,上接天部,下通地部,天、人、地三部之氣皆會于此,故為脈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性水濕之氣。[運行規(guī)律] 本穴氣血的運行是由地之天部流落地之地部,在由高位流向低位時,經水大部分化為水濕氣態(tài)物逸散于天部層次。[功能作用] 散化肺經地部水濕,向天部輸送肺氣。  [治法] 寒則灸補,熱則瀉針出氣! [藏象] 太淵穴之形態(tài)有如山澗深淵,太淵穴之氣血則有如山澗流趟的溪水,溪水的寒熱溫涼及流至的溪水多少,其變化導致了穴位局部環(huán)境場的改變,這種改變它是通過深淵中散發(fā)的水氣而實現的。局部環(huán)境場的改變進一步又影響到更大的環(huán)境場,此即是太淵穴的內在作用機制! 10 魚際   滎穴,屬火! [穴義] 肺經經水吸熱氣化上達于天! [名解]1)魚際。魚,水中之物也,陰中之陽也。際,際會、會聚也。魚際者,水中之陽聚集也。本穴氣血為太淵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由于肺經經水經過列缺穴的分流,太淵穴的失散,因此傳至本穴的地部經水已較稀少。而本穴所處為西方之地,地性干燥,故其經水吸收脾土之熱后大量蒸發(fā)上達于天。魚際之名即是意指穴內氣血由陰向陽的這種主要變化,故名魚際。2)肺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指本穴的經水經列缺穴的分流、太淵穴的散失后流經本穴的地部經水極為細小也。3)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因本穴氣血為地部經水,量極少,受脾土之熱而較多蒸發(fā)上達于天,表現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屬火。[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的少量經水及經水氣化的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本穴經水一方面循肺經流向少商穴,一方面氣化上行天部。[功能作用] 氣化肺經水濕,散發(fā)脾土之熱! [治法] 寒則補而留之,熱則瀉氣搖孔出針,或涼藥水針! [藏象] 魚際穴內的物質運行有如不太多的寒冷水流流至熱燥的地面,因熱燥的地面作用于寒冷的水液而使水液快速的氣化,氣化后的熱燥水氣則上炎于天并作用于天部,從而導致天部環(huán)境的改變。此亦即是魚際穴作為熒穴有主治疾病顯見于面的特異性原因! 11 少商   井穴,屬木! [別名] 鬼信。  [穴義] 肺經體表經脈的地部經水由本穴經內部通道回歸肺臟。[名解]1)少商。少,與大相對,小也,陰也,指穴內氣血物質虛少且屬陰。商,古指漏刻,計時之器,滴水漏下之計時漏刻也。少商名意指本穴的氣血流注方式為漏滴而下。本穴物質為魚際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經過上部諸穴的分流散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經水更為稀少,流注方式就如漏刻滴下。少商穴在拇指之端,其滴下的位置是從地之上部漏落到地之下部,即由體表經脈流向體內經脈。2)鬼信。鬼,與神相對,指地部或陰類之物。信,信用。鬼信名意指本穴流注的地部經水遵守其規(guī)律而運行。因本穴為地之天部與地之地部的連通之所,肺經體表經水的運行為漏滴般滴向肺經體內經脈,有如計時之器的漏刻般遵守其運行規(guī)律,故名鬼信。3)肺經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流注是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并從孔穴通道而流,故為肺經井穴。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氣血物質的流注方式是經水從地之天部流向地之地部,而溫熱水濕之氣則從地之地部向天部蒸發(fā),此向外蒸發(fā)的溫熱水濕之氣因其水濕含量較大只能上行于天之下部,只表現出木的生發(fā)特性,并不表現出火的炎上特性,故其屬木。 [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之氣,經水量極少,經氣量較多。[運行規(guī)律] 經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經氣則由地之地部外出天部。[功能作用] 將肺經體表經水導入體內,排泄體內肺經之氣。[刺灸] 點刺出血。[藏象] 由膜質包裹密閉的肺臟有如一個鍋爐,心室提供的熱源則如爐堂內的火,肺臟內的陰液則如鍋爐內的水,肺臟內的氣則如鍋爐內的高溫氣體,中府穴則如鍋爐的放氣閥,肺經體表經脈亦如與放氣閥相通的輸氣管道,而少商穴及其與肺臟相通的內部經脈則如鍋爐下部的回水管口,同時,少商穴還是輸氣管道和放水管道的交會點。經過上述比喻,我們就不難理解了肺經的內外經脈、氣血物質、少商穴和其它穴位了。少商穴作為井穴,它能夠主治心下滿,它的作用機理有如鍋爐的放水塞放水一般,是通過肺經的體內經脈的泄水而實現的。[注] 井穴皆可治“心下滿”,心下滿所描述的對象是心,而少商穴能調節(jié)心的狀態(tài)是通過肺之母臟來實現的。“心下滿”是指心的狀態(tài)為滿實之狀。實又有陰之實與陽之實之分,陰為液、陽為氣,氣為無形之物,無滿之狀,即使是在密閉的容器內也只有鼓脹和凹陷之別,心的滿是陰液的滿。心與肺相連,僅以膜質相隔,心與肺都可看作是在胸腔限制空間內的軟質皮囊,心內的陰液不可能被肺內的氣體壓縮成滿實之狀,只有肺內的陰液才能使心內的陰液擠壓成滿實之狀。而少商穴通過井穴與肺經相通的體內經脈放泄了肺內的陰性水液,減少了肺內水液與心內水液的空間爭奪,心的膜質皮囊得以舒張,心內陰液的水位得以下降,心之皮囊內的滿之狀即得以消除。

二,手陽明大腸經今天將手陽明大腸經經穴解釋粘貼于下,有興趣者可看看。有關中醫(yī)方面的問題,能引起爭論的方面實在是太多,爭論的東西不是無理,而是有理,因為各人都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觀察的,觀察的角度不幾時出的結果也不同罷了。中醫(yī)界就是這樣,不能妄自稱大,我犯了這方面的嚴重錯誤,亦會損德,太不值得了。我來提議一下,以后我在網上公布我的學習心得,大家有什么疑問盡量提出來,我盡自己所能回答。我們用爭論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尋求中醫(yī)理論及中醫(yī)各個論述、各個概念的正解上,這樣是不是對學術會更有用些?比如下面的這些解釋,如果你了覺得它符合中醫(yī)本意,這樣我們再進入下一個主題,如果你覺得此解不當,我們再來討論,大家說,好嗎/我說過,以后我會將中醫(yī)經典論著的內容逐章逐章的談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二、手陽明大腸經   多氣多血  手陽明大腸經多氣多血,氣血的變化為高溫之氣向低溫之液的轉化。  1 商陽  井穴,屬金! [別名] 絕陽,而明! [穴義] 大腸經經氣由體內外出體表。[名解]1)商陽。商,漏刻也,古之計時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觀形態(tài)如漏刻滴孔。陽,陽氣也。商陽名意指大腸經經氣由本穴外出體表。人體經脈由氣血物質的運行構成內外無端的循環(huán),它分為體表部分和體內部分,體表部分運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層,也即是地之上部,體內部分運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內部。商陽穴它即是大腸經體內經脈氣血向體表經脈運行的出口。由于人體系統(tǒng)的重力場特征,人體內部的溫壓場高于外部的溫壓場,因此大腸經體內經脈所產生的高溫高壓氣態(tài)物就會由本穴的漏刻滴孔向外噴射。商陽之名正是對本穴氣血物質這一運動特征的概括描述,故名商陽。2)絕陽。絕,斷絕也。陽,陽氣也。絕陽名意亦可釋為陰絕而陽,或曰純陽。如商陽之解,本穴的氣血物質由大腸經體內經脈的陰水所化,出體表經脈后化為純陽之氣,穴內無陰性之水,是絕陰化陽的過程,故名絕陽。3)而明。而,語氣助詞,作轉折用。明,與暗相對,指可見。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可見之物。在中醫(yī)學中,物質可劃分為二大類,一類為陰,一類為陽,陰又為有形之水,陽又為無形之氣。有形之水可見,無形之氣不可見。穴名冠以而明,它正是對穴內的氣態(tài)物質處于特殊的可見狀態(tài)的描述。由于本穴物質由大腸經體內經脈的陰水氣化并噴射而出,成為了可見之狀,因而明白可見,故名而明。4)大腸經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氣化之氣從地部孔隙而出,故為井穴。5)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內部外出的高溫高壓氣態(tài)物,水濕濃度大,出體表經脈后其變化為散熱冷疑,表現出西方之氣的秋涼特性,故本穴屬金。[氣血特點] 氣血物質為純陽之氣,性涼。[運行規(guī)律] 陽氣由大腸經的體內經脈外出體表經脈并循經傳于二間穴。[功能作用] 氣化大腸經體內水液,向大腸經體表經脈輸送高溫水濕氣體。[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血必淡、色必暗),熱則搖孔出氣,無見其血。[藏象] 本穴的微觀形態(tài)有如高溫鍋爐的放氣閥,氣血物質則如放氣閥外噴的高溫水蒸氣,內部經脈中的經水則如鍋爐管道中的高溫之液。  2 二間  滎穴,屬水。[別名] 間谷,聞谷,周谷。[穴義] 大腸經氣血在天部不太高的層次冷凝化水。[名解]1)二間。二,概數,在此表示較小之意。間,間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質所處為空隙之處。二間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不太高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氣,在本穴所處為不太高的天部層次,二間之名即是對本穴氣血物質所在的空間層次范圍的說明,故名二間。2)間谷、聞谷、周谷。間,間隔、空隙也。聞,聽也,指距離短近。周,范圍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之處。間谷、聞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較小的間隙處。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高溫水氣,此高溫之氣因是由商陽穴的噴咀噴出,行至二間穴后擴散的范圍不大,如處于狹小的區(qū)域,故名間谷、聞谷、周谷。3)大腸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行至本穴后,因散熱而有部分水氣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細小的經水,故為滎穴。4)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在本穴變化主要是散熱冷降的變化,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征,故其屬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大部分為天部之氣,同時地部亦有極少經水,天部之氣及地部經水性皆溫熱。[運行規(guī)律] 天部之氣向三間穴上行,地部經水向商陽穴下行。[功能作用] 大腸經經氣在此分清降濁。  [治法] 寒則補之或灸、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3 三間  俞穴,屬木! [別名] 少谷,小谷。[穴義] 大腸經氣血在稍高的天部層次形成風氣。[名解]1)三間。三,概數,與二相比稍大。間,間隔、間隙。三間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所處為比二間穴稍高的空間層次。本穴物質為二間穴傳來的天部清氣,其性溫熱,上行至三間穴后所處的天部位置較二間穴為高,故名三間。2)少谷、小谷。少與老相對、小與大相對,皆言小之意。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少谷、小谷名意皆指本穴物質所處的空間范圍較小。3)大腸經俞穴。俞,輸也。大腸經氣血由于有二間穴的散熱冷降,在本穴處基本上無氣血物質的升降變化,本穴只是起到了大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作用,故為俞穴。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中的氣血物質由于基本上無升降變化,而在二間穴不斷提供氣血物質的情況下,穴內的氣血物質只是循大腸經向上部的合谷穴橫向移傳,表現出風木的橫向運動特征,故其屬木。[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橫行的風氣,性溫熱。[運行規(guī)律] 穴內物質以橫行的風氣形式循大腸經傳向合谷穴。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4 合谷  原穴! [別名] 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穴義] 大腸經經氣在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名解]1)合谷。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于此并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云氣,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云氣場,故名合谷。2)虎口;,八卦中的寅木也,風也?,出入之所也;⒖诿庵秆▋鹊臍庋镔|運動形式為風木的橫向運動。3)容谷。容,容納、包容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間穴傳來的氣血物質在本穴被包容、聚集。4)合骨。合,匯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質為三間穴的水濕之氣匯合而成,所處為天部,其狀為云,富含水濕,故名合骨。5)含口。含,包含、容納也。口,脾胃之屬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脾土的長養(yǎng)特性。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由本穴外傳時也是以風木的形式橫向外傳,但由于其水濕云氣有溫熱之性,因而還有部分水濕之氣氣化上行于天,表現出脾土的長養(yǎng)特性,故名含口。6)大腸經原穴。本穴物質由三間穴的水濕云氣而匯聚,性溫、量大、所處范圍廣,可擔當起充補大腸經整條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原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層次大范圍內的水濕云氣。[運行規(guī)律] 穴內的天部水濕云氣一方面橫行向陽溪穴傳輸,另一方面不斷氣化向更高的天部層次擴散。[功能作用] 推動天部層次的氣血運動,向天部層次輸送水濕云氣! [治法] 虛寒則補而灸之,實熱則瀉之,熱癥涼藥水針良! 5 陽溪   經穴,屬火。  [別名] 中魁! [穴義] 大腸經氣血在此吸熱蒸升上行天部。  [名解]1)陽溪。陽,熱也、氣也,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溪,路徑也。陽溪名意指大腸經經氣在此吸熱后蒸升上行天部。本穴物質為合谷穴傳來的水濕風氣,至此后吸熱蒸升并上行于天部,故名陽溪。2)中魁。中,與旁相對,正也,指本穴氣血運行的路線是大腸之正經。魁,首也,與尾相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陽熱之氣,首為陽,尾為陰也。中魁名意指本穴向大腸本經輸送陽熱之氣。3)大腸經經穴。經,動而不居也。大腸經經氣由本穴經過,故為大腸經經穴。4)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合谷穴傳輸至此的水濕云氣,水濕云氣吸熱后上炎于天部,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征,故本穴屬火。[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熱之氣。[運行規(guī)律] 穴內經氣由天之中下部上炎至天之天部。[功能作用] 吸收天部之熱并向天部提供水濕。[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而后溫灸,熱則瀉針出氣,!6 偏歷  絡穴! [穴義] 大腸經經氣由本穴別走肺經。[名解]1)偏歷。偏,與正相對,偏離之意。歷,經歷。偏歷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偏離大腸正經而行。本穴物質為陽溪穴傳來的炎上之氣,行至本穴后因進一步受熱膨脹并向外擴散,而由于肺經所處的西方之地天部之氣不足,所以本穴的膨脹擴散之氣偏行肺經,故名偏歷。2)大腸經絡穴。因本穴有天部之氣偏走肺經,有聯(lián)絡大腸經與肺經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絡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熱之氣。[運行規(guī)律] 陽熱之氣運行分二個方面,一是偏走肺經,二是循大腸經上行。[功能作用] 向肺經輸送大腸經的陽熱之氣,改善肺氣之虛。[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7 溫溜    郄穴! [別名] 逆注,蛇頭,池頭,地頭,通注! [穴義] 大腸經的陽熱經氣在此聚集并緩慢蒸散! [名解]1)溫溜。溫,溫熱也,是對穴內氣血物質性狀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也。溫溜名意指偏歷穴傳來的天部之氣在本穴悄悄地散失。本穴物質由偏歷穴傳來,為吸熱后上升于天之天部的陽熱之氣。氣血行至本穴后,因其所處為天之天部,外部環(huán)境對其的升溫作用少,氣態(tài)物質仍保留原來的余熱而緩緩地散熱蒸發(fā),散失的情形如悄悄地溜走一般,故名溫溜。2)逆注。逆,反也。注,灌注也。逆注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上行。注是對有形之物的形容,其運動方向向下。逆注即是與有形之物向下的灌注方向相反,而本穴氣態(tài)物的運行方向正是如此,故名逆注。3)蛇頭、池頭、地頭。蛇,頭小身大之動物也。池,水池也。地,田地也。頭,首也。蛇頭、池頭、地頭皆是對本穴氣血物質總量與輸出量的比喻,意指輸出量小也。蛇頭與其身相比為小、池之頭與其池相比為小、地之頭與其地相比為小,故名。4)通注。通,通過、通行也。注,灌注也。通注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不光有悄悄地溜走散失的變化,氣態(tài)物同時也不斷地散熱縮合如細雨之降歸走本經,故名通注。5)大腸經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質為天部之氣,其變化為不斷地散失,微觀下的穴位四周如有眾多細小的空隙一般,故為大腸經郄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水濕云氣,其性較干燥。[運行規(guī)律] 水濕云氣以緩慢的蒸散之狀循大腸經向上傳輸。[功能作用] 散發(fā)大腸經氣血之熱,向大腸經以外的天部提供水濕! [治法] 有余于氣則瀉,不足則補,偏寒加灸。
-----------8 下廉  [別名] 手下廉。  [穴義] 大腸經經氣位處天之天部,天之下部氣血廉潔清靜。[名解] 下廉、手下廉。下,與上相對,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下廉、手下廉名意指本穴下部層次的氣血物質潔靜清明。本穴物質為溫溜穴傳來的水濕云系,此水濕云氣在本穴所處的位置是在天之天部,而天之下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于廉潔清靜,故名下廉。[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水濕云氣。[運行規(guī)律] 水濕云氣大部分散熱冷卻橫向下行上廉穴,小部分則橫向下行手五里穴。[功能作用] 吸附并聚集天之天部的濁重之物并使其沉降。[治法] 熱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寒則補針多留或灸。[藏象] 下廉穴的天部之氣如同氣象學中所指的在西北方向剛剛形成的高空冷濕氣流,它的運行是不斷地從西北方的高空向東南方的低空移動,即是橫向下行。此高空冷濕氣流中的滯重部分它會快速地從天部的高位降至低位,即如傳至上廉穴的水濕云氣,而輕質的部分它會在飄行更遠處才形成降水云系并化雨而降,此即如傳至手五里穴才冷降歸地的水濕云系。9 上廉  [別名] 手上廉! [穴義] 大腸經經氣中濁重部分在此歸降地部,天之上部廉潔清靜。[名解] 上廉、手上廉。上,與下相對,指下部或下方。廉,廉潔清明也。手,指本穴位于手部。上廉、手上廉名意指大腸經氣血物質所處為天之下部,天之上部氣血虛少,潔靜清明。本穴物質為下廉穴傳來的水濕云系,在本穴所處的位置是在天之下部,而天之上部的氣血物質相對處于廉潔清靜,故名上廉。[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云氣。[運行規(guī)律] 水濕云氣繼續(xù)散熱吸濕并橫向下行傳向手三里穴。[功能作用] 吸附天部的水濕濁物向下沉降。[治法] 實熱則瀉之,虛寒則先瀉后補,寒則灸之。10 手三里  [別名] 三里,鬼邪,上三里。   [穴義] 大腸經濁氣在此降地并覆蓋較大的范圍! [名解]1)手三里。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里,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范圍。手三里名意指大腸經冷降的濁氣在此覆蓋較大的范圍。本穴物質由上廉穴傳來,上廉穴的水濕云氣化雨而降,在手三里穴處覆蓋的范圍如三里之廣,故名手三里。三里、上三里之名意與手三里同。2)鬼邪。鬼,與神相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所處為地部。邪,指邪氣。鬼邪名意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的水濕。本穴物質為大腸經經氣中濁降于地的經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濕,今受之水濕,實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云氣和地部之水。[運行規(guī)律] 天部的水濕云氣沉降于地,地部的水液一部分滲入脾土之中,一部分氣化上行曲池穴。[功能作用] 潤化脾燥,生發(fā)脾氣! [治法] 寒盛則補之或點刺出血,濕盛則瀉之,熱盛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 11 曲池   合穴,屬土。  [別名] 鬼臣,洪池,陽澤。  [穴義] 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于此。[名解]1)曲池。曲,隱秘也,不太察覺之意。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濕濁之氣。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位處地之上部,性濕濁滯重,有如霧露,為隱秘之水,故名曲池。2)鬼臣。鬼臣,風止也。鬼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無風的橫向運動。大腸經屬金,金氣為神為君,其所克的風為鬼為臣,且本穴物質由手三里傳來,在本穴聚集而無風木的橫向運動,風為死鬼,故名鬼臣。3)洪池。洪,盛大也。池,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洪池名意指本穴氣血物質名包含大量水濕。4)陽澤。陽,氣也,指本穴物質為氣態(tài)物。澤,聚水的洼池。陽澤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富含水濕的天部氣態(tài)物。5)大腸經合穴。合,匯合、聚合也。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氣化而來,在本穴處是聚集之狀,為大腸經經氣最強盛之穴,故為大腸經合穴。6)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之上部的霧露之氣,受脾部之熱而氣散于天,有土的不動之義和對金氣的長養(yǎng)之性,故其屬土。[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濕霧露,性溫熱,氣血場范圍巨大。[運行規(guī)律] 水濕霧露吸熱蒸發(fā)上炎天部。[功能作用] 轉化脾土之熱,燥化大腸經濕熱,提供天部陽熱之氣!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涼藥水針。  12 肘髎   [別名] 肘尖! [穴義] 大腸經經水由本穴的髎孔流入地之地部(骨部)。[名解]1)肘髎。肘,肘部,指穴所在部位。髎,孔隙,指穴內氣血的運行通道為孔隙。肘髎名意指大腸經經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流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經水循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肘髎。2)肘尖。指穴所在部位為肘尖部,無它意。[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經水循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功能作用] 將肺及大腸經上源匯聚的冷降之水注入骨所主的地之地部。[治法] 寒則通之,濕則瀉之,熱則涼藥水針。  [注] 此穴為肺經、大腸經氣血與腎經氣血轉換的重要穴位,即是我們所說的金生水之穴,肺腎關系的失衡皆可通過此穴作出快速的調整! 13 手五里  [別名] 五里,尺之五間,尺之五里,大禁,手之五里! [穴義] 大腸經濁氣降地之后覆蓋的較大范圍。[名解]1)手五里。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為手部。五里,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范圍。手五里名意指穴內物質覆蓋的較大范圍場,且比手三里穴覆蓋的范圍要大。本穴物質由下廉穴傳來,下廉穴是水濕云氣開始下降的過程,手五里穴則是水濕云氣降地之所,下廉穴所處天部位置比上廉穴高,其所降之濁亦比手三里穴所覆蓋的范圍要大,故而本穴名為手五里。余名五里、手之五里之意與手五里同。2)尺之五間、尺之五里。尺,小也。五里、五間,穴內物質所處的范圍也。其名之意與手五里同,名中加尺,在于強調穴內雨降強度較手三里穴為小也,故名。3)大禁。大,指穴內物質覆蓋的范圍場大也。禁,禁火熱之灸也。大禁名意指本穴禁火熱灸之。本穴位處西方之地,地性干燥,而穴內物質為下廉穴天之上部所降的水濕云氣,其覆蓋的范圍也大,雨降的強度也弱,脾土所得之陰不足,忌火熱灸之,故名大禁。[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的水濕,量極少。[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由地之表部滲入脾土之中。[功能作用] 為脾土提供水濕,消除脾土之燥。[治法] 寒則補針多留,熱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無灸。
-----------4 臂臑   手陽明絡之會。  [別名] 頭沖,頸沖! [穴義] 手陽明經之陽氣交會于此。[名解]1)臂臑。臂,指穴所在的部位。臑,動物的前肢,為靈巧、好動之意,此指穴內氣血物質為陽氣。臂臑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本穴位處臂部,穴內氣血由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充盛而使臂能活動自如,故名臂臑。2)頭沖、頸沖。頭、頸,指穴內物質運行的部位和方向。沖,指穴內物質的運行狀態(tài)。頭沖、頸沖名意指本穴的陽氣上沖頭、頸各部。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陽氣強盛,其運行為從天部層次直上頭頸,故名。3)手陽明絡之會。本穴物質為大腸經各穴中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為手陽明絡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天部的陽氣。[運行規(guī)律] 陽氣以沖行之狀上行頭頸天部。[功能作用] 匯聚大腸經的陽熱之氣上傳頭頸天部。[治法] 實則瀉針出氣,虛則補之、或微灸! 15 肩髃   手陽明蹺脈之會! [別名] 髃骨,中骨井,扁骨,扁髃,尚骨,中肩,偏肩,肩尖。[穴義] 大腸經經氣中的濁重部分在此沉降。[名解]1)肩髃。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髃所指為骨之邊緣。肩髃名意指在骨部的遠端所形成的小范圍水域。本穴物質為臂臑穴傳來的經氣所化,臂臑穴上傳本穴的物質為強盛的陽氣,至本穴后因散熱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濁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對腎所主的腰膝骨部來說它是處于較遠的邊緣之處,故名肩髃。髃骨、扁骨、扁髃之名與肩髃穴同,扁同偏。2)中井骨。中,與外相對,指內部。井,地之孔隙。骨,腎主之水也。中井骨名意指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腎水相通。本穴物質為大腸經濁降地部之水,因本穴位處肩端兩骨間,有地部孔隙與骨相通,故名中井骨。3)尚骨。尚,超過、高尚之意。骨,腎主之水也。尚骨名意指本穴經水為高處的腎水。4)中肩、偏肩、肩尖。中,指本穴位于大腸經經脈之中部。中肩、偏肩、肩尖皆為對穴所處的位置的指示,無它意。5)手陽明蹺脈之會。蹺,蹺健也。本穴物質既有大腸經由此上行頭頸部的陽熱之氣又有地部之經水,表現出蹺脈物質陰陽相濟的特性,故為手陽明蹺脈之會。(陽蹺脈,即是保證人的陽氣充盛使人活動蹺健的血脈。古經書對陰陽蹺脈的記述甚少,只有其循行線路和所主之病,陰蹺脈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脈為病陰緩而陽急。以經書所記蹺脈之病反推之,則蹺脈在不病之時為陰與陽不急亦不緩,陰陽二物同時共存,而本穴氣血即有此特性。在天部,有大腸經上輸頭頸部的陽氣源源而行,在地部,有孔隙與骨部相通,經水有出處有來處,穴內物質陰陽相濟,故為手陽明蹺脈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量較少。[運行規(guī)律] 循大腸經地部流向巨骨穴。[功能作用] 導引大腸經經回流骨部!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涼藥水針。16 巨骨  [穴義] 大腸經濁降之氣在地部形成的巨大水域。[名解] 巨,大也。骨,水也。巨骨名意指大腸經陰濁降地后所形成的巨大水域。本穴物質為肩髃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處鎖骨與肩胛骨之間的凹陷處,經水聚集于本穴,故名巨骨。(若以地球坐標系的角度來看直立的人體,巨骨穴在高位,肩髃穴在低位,何以經水能上行?此是人體重力場的作用大于地球重力場的作用之故。在人體重力場中,外者為高,內者為低,故肩髃穴地部經水可流向巨骨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范圍巨大。[運行規(guī)律] 地部水液一方面循大腸經內走天鼎穴,另一方面則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內注地之地部(骨部)。[功能作用] 匯聚肩胛的地部水液內注骨部。[治法] 寒則通之,熱則瀉之或涼藥水針! 17 天鼎  [別名] 天頂,天項,天蓋。  [穴義] 大腸經經水受熱氣化上行于天。[名解]1)天鼎。天,頭面、皮部也。鼎,爐鼎也。天鼎名意指大腸經經水受熱氣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質為巨骨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傳之熱水液蒸發(fā)并上行于天,如鼎內之水被加熱一般,故名天鼎。(從地球坐標系來看,天鼎穴在上,何以經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氣血運行之解。)2)天頂、天蓋。天,指穴內氣血所處的部位或運行的方向。頂,支撐也。蓋,外蓋也。天頂、天蓋名意皆指穴內物質為氣化之氣,對天起支撐或護蓋作用。本穴物質為氣化后上行于天的陽熱之氣,陽氣的存在,既是對皮部的支撐也是對皮下之物的護蓋,故名。3)天項。天,指穴內氣血所處的部位或運行的方向。項,指穴所處的部位。天項名意指本穴的陽熱之氣從項部上行天部。[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的氣化之氣。[運行規(guī)律] 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氣化為氣并上行頭面天部。[功能作用] 向頭面天部傳送大腸經的氣化之氣。[治法] 寒則補之并久留針,熱則瀉之! 18 扶突  [別名] 水穴,水泉! [穴義] 大腸經經氣在此吸熱上行。[名解]1)扶突。扶,幫助、扶持也。突,沖也。扶突名意指大腸經經氣在外熱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質為天鼎穴蒸發(fā)上行的水濕之氣,性滯重,至本穴后無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熱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扶突。2)水穴、水泉。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濕之氣為頭面天部的水濕之源,故名水穴、水泉。[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滯重。[運行規(guī)律] 水濕之氣吸熱后上行頭面天部。[功能作用] 為天部層次提供水濕,清潤肺氣。[治法] 寒則補之,濕熱則瀉之! 19 口禾髎  [別名] 禾髎,長頻,長髎,長頰。  [穴義] 大腸經的冷降之液由此回流大腸經體內經脈。[名解] 口禾髎。禾,細長之物也。髎,孔隙也?诤腆s穴名意指大腸經體表經水由本穴回歸大腸經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扶突穴與迎香穴二穴提供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后冷降歸于地部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歸大腸經體內經脈,地部孔隙細長狹窄,如孔隙之狀,故名口禾髎。禾髎、長頻、長髎、長頰之名皆與口禾穴同。長指地部孔隙細長,頻指氣血的運行頻頻不斷,頰通挾,皆為對穴內氣血物質的運行或穴位的微觀形態(tài)的描述。[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功能作用] 導引大腸經的體表之液回流大腸經的體內經脈。[治法] 寒則通之,熱則瀉之。[注] 大腸經體表經脈的終結點在迎香穴,而其體表經脈與體內經脈的交接點則在口禾髎穴。20 迎香 手足陽明之會。[別名] 沖陽。[穴義] 接收陽明胃經的五谷濁氣并向胃經輸送大腸經的清陽之氣。[名解]1)迎香。迎,迎受也。香,脾胃五谷之氣也。迎香名意指本穴接受胃經供給的氣血。大腸經與胃經同為陽明經,氣血物質所處的天部層次相近,迎香穴與胃經相鄰,所處又為低位,因而胃經濁氣下傳本穴,故名。2)沖陽。沖,直上也。陽,陽氣也。沖陽名意指大腸經陽氣由本穴上沖并交于陽明胃經。本穴為大腸經諸穴的最高穴位,大腸經循經上行的陽氣皆聚集于此,而本穴又與陽明胃經的氣血物質所處層次相同,因而本穴中的陽氣向上直沖交于陽明胃經,故名。3)手足陽明之會。理同迎香穴、沖陽穴之名解。[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大腸經上行的陽氣在此交于胃經,而胃經的下行濁氣則在此交于大腸經。[功能作用] 交換大腸經與胃經的天部之氣。[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三、足陽明胃經三、足陽明胃經 多氣多血 陽明胃經多氣多血,氣血物質的運行變化是由液態(tài)向氣態(tài)再向液態(tài)的不斷反復變化,且為散熱冷降的過程。 1 承泣 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別名] 鼷穴,面髎,溪穴。[穴義] 足陽明胃經的氣血由本穴而出。[名解]1)承泣。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經體內經脈氣血物質由本穴而出。胃經屬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多氣,即是多氣態(tài)物,多血,血為受熱后變?yōu)榈募t色液體,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熱。胃經的體表經脈氣血運行是由頭走足,為下行,與其構成無端循環(huán)的胃經體內經脈部分,氣血物質的運行則為散熱上行。本穴物質即為胃經體內經脈氣血上行所化,在體內經脈中,氣血物質是以氣的形式而上行,由體內經脈出體表經脈后經氣冷卻液化為經水,經水位于胃經之最上部,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如淚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2)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溝通陽明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內外相通。3)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由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外出變化而來,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出體表后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溫熱之氣,氣血物質的陰陽相濟之性同于蹺脈,故為蹺脈足陽明之會。此外,本穴的地部經水其性又同于任脈,可循地部別走任脈的承漿穴,故其又為任脈足陽明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以及天部的溫熱之氣。[運行規(guī)律] 經水循地部層次下走任脈的承漿穴,溫熱之氣的濁重部分循胃經下行,陽熱之氣交于陽蹺脈。[功能作用] 將體內胃經的物質營養(yǎng)及能源輸送頭面天部及任脈、陽蹺脈等。[治法] 寒則補之,熱則瀉之,無灸。2 四白[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名解] 四白。四,數詞,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圍空間。白,可見的顏色、肺之色也。四白名意指胃經經水在本穴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本穴物質為承泣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性溫熱,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時,因吸收脾土之熱而在本穴快速氣化,氣化之氣形成白霧之狀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見,故名四白。[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霧狀之氣,所在為不太高的天部層次。[運行規(guī)律] 散熱后聚集并向巨髎穴下行。[功能作用] 散發(fā)脾熱,向天部提供水濕。[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3 巨髎 蹺脈足陽明之會。[穴義] 胃經濁氣在此化雨冷降地部。[名解]1)巨髎。巨,大也,形容穴內氣血場覆蓋的區(qū)域巨大。髎,孔隙。巨髎名意指胃經天部濁氣化雨冷降歸于地部。本穴物質為四白穴傳來的天部之氣,行至本穴后散熱化雨冷降,而因本穴位處天之上部(頭面的天部),降地之雨覆蓋的區(qū)域大,名為之巨,又因其降地之雨細小,如由孔隙漏落一般,名為之髎,故名巨髎。2)蹺脈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既有天部之氣又有地部之水,氣血物質同合蹺脈陰陽相濟之性,故為蹺脈足陽明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雨狀云系和降地之水。[運行規(guī)律] 雨狀云系由天之下部歸降地部。[功能作用] 冷降胃濁。[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4 地倉   蹺脈手足陽明之會。[別名] 會維,胃維。[穴義] 胃經地部經水在此聚散。[名解]1)地倉。地,脾胃之土也。倉,五谷存儲聚散之所也。地倉名意指胃經地部的經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諸穴的地部經水匯聚而成,經水匯聚本穴后再由本穴分流輸配,有倉儲的聚散作用,故名地倉。(地倉穴之所以在頭之地部,而不在脾胃所主的腹部,乃地倉穴為一身之糧倉,國家之糧庫,為君皇所管轄,頭乃皇室之位,故穴在頭而不在腹。)2)會維、胃維。會,相會也。胃,胃經氣血也。維,維持、維系也。會維、胃維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對人體的正常運行有維系的作用。胃為人的后天之本,人的頭部及身體中下部的氣血要靠本穴輸配,本穴氣血的輸配正常與否直接維系著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是否正常,故而名為會維、胃維。3)蹺脈手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既有天部之氣又有地部之水,氣血物質同合蹺脈陰陽相濟之性,故為蹺脈足陽明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氣化之氣。[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一是向大迎穴分流,二是向人迎穴分流,三是部分經水氣化后交于陽蹺脈。[功能作用] 分流胃經地部經水,為陽蹺脈提供陽熱之氣。[治法] 寒則通之補之,熱則瀉之。5 大迎[別名] 髓孔。[穴義] 胃經氣血中的精微物質由此上輸于頭。[名解]1)大迎。大,多也、尊也。迎,受也。大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輸頭部。大迎穴的物質由地倉穴分配而來,一支是由頭面循項下走胸腹,一支由本穴上走頭部。由于頭部為君主之地,因而上輸頭部的皇糧其量也大、其質也精,運送亦有浩蕩之勢,故名大迎。2)髓孔。髓,腦為髓海,髓即頭之腦也?,孔隙也。髓孔名意指本穴物質上輸腦部。本穴為胃經氣血上輸頭腦的重要通道,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清濁混雜,而腦部只能藏精微而不能受濁氣,故要對胃經上輸的氣血物質去粗取精,髓孔名意即言對胃經上輸氣血的限制,孔隙通道即是其關卡。[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由經水蒸發(fā)的氣體。[運行規(guī)律] 循胃經向頰車穴傳輸。[功能作用] 接受并傳送胃經向頭部輸送的氣血物質。[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6 頰車[別名] 曲牙,機關,鬼床,牙車。[穴義] 胃經的五谷精微物質由此上輸于頭。[名解]1)頰車。頰,指穴所在的部位為面頰。車,運載工具也。頰車名意指本穴的功用是運送胃經的五谷精微氣血循經上頭。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五谷精微氣血,至本穴后由于受內部心火的外散之熱,氣血物質循胃經輸送于頭,若有車載一般,故名頰車。2)曲牙。曲,隱秘之意。牙,腎所主之骨也,指穴內物質為水。曲牙名意指本穴上傳頭部的氣態(tài)物中富含水濕。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水濕氣態(tài)物,水濕濃度較大,如隱秘之水一般,故名曲牙。3)機關。機,巧也。關,關卡也。機關名意指本穴有關卡大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的作用。本穴因位處上部,大迎外傳的地部經水部分因地球重力場的原因自然被關卡在本穴之外,關卡的方式十分巧妙,故名機關。4)鬼床。鬼,與神相對,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床,承物之器也。鬼床名意指穴內經水被它物承托而行。本穴物質為大迎穴傳來的水濕氣態(tài)物,其運行是循胃經上行下關穴,氣態(tài)物中水濕濃度較大,如同載水上行一般,故名鬼床。5)牙車。牙,腎所主之骨也,指穴內物質為水。車,運載工具也。牙車名意指本穴有運送胃經經水上頭的功能。理同曲牙之解。[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水濕氣態(tài)物,水濕濃度較大。[運行規(guī)律] 水濕氣態(tài)物由本穴循胃經上行下關穴。[功能作用] 傳輸胃經精微物質上行頭部。[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7 下關[穴義] 胃經提供頭部的氣血物質在此分清降濁。[名解] 下,指本穴調節(jié)的氣血物質為屬陰、屬下的濁重水濕。關,關卡。下關名意指本穴對胃經上輸頭部的氣血物質中陰濁部分有關卡作用。本穴物質為頰車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上行至本穴后,水濕之氣中的濁重部分冷降歸地,本穴如有對上輸頭部的氣血精微嚴格把關的作用,故名下關。[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運行規(guī)律] 滯重的水濕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輕質的陽氣循經上傳頭維穴。[功能作用] 胃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8 頭維   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別名] 顙大。[穴義] 胃經的五谷精微由本穴分送頭之各部。[名解]1)頭維。頭,穴所在部位,亦指穴內物質所調節(jié)的人體部位為頭。維,維持、維系之意。 頭維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維持頭部正常秩序的作用。頭部為諸陽之會,它要靠各條經脈不斷地輸送陽氣及營養(yǎng)物質才能維持它的正常運行。胃經屬多氣多血之經,在輸送頭部的陽氣當中占有一定比例,對頭部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起著重要作用,而胃經氣血傳之于頭又是靠本穴傳輸,故本穴名為頭維。2)顙大。顙,額頭。大,多也,指穴內的氣血盛大之意。胃經屬陽明,多氣多血之經,與其它經脈相比,胃經輸送頭部的氣血物質要多,而本穴又為胃經氣血上供頭部的出口,其轉運的氣血物質也多,故名為顙大。3)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本穴為胃經向頭部輸送氣血之處,因其輸送氣血的量大且強,運行為風行之狀,性同膽經氣血,故為足少陽陽明之會。又因本穴輸送頭部的為純陽之氣,性同陽維脈氣血,故為足陽明陽維之會。[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運行規(guī)律] 陽氣以風行之狀由本穴分散于頭之各部。[功能作用] 向頭之各部輸送胃經的陽氣及精微物質。[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9 人迎[別名] 天五會,五會。[穴義] 胃經氣血由此輸供頭以下的身體各部。[名解]1)人迎。人,民眾也,指胸腹部。迎,迎受也。人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由本穴向胸腹以下的身體部位傳輸。本穴物質為地倉穴分流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傳輸部位是頭部以下的胸腹手足。與大迎穴傳送上頭的氣血相比,頭部為君,其所受氣血為大、為遵,胸腹手足部則為民,氣血物質的配送方式不同,故本穴名為人迎。2)天五會、五會。天,指本穴所在部位在天。五會,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胃所受的五谷雜糧精微物質所化,穴內氣血包含人體五臟六腑等各個部位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故名。[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性溫熱。[運行規(guī)律] 經水循胃經地部下行水突穴。[功能作用] 接收胃經氣血并分流胸腹。[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10 水突[別名] 水門,水天,天門。[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大量氣化上行天部。[名解]1)水突。水,指穴內的物質為地部水液。突,突破也。水突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受心火上炎之熱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人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位處頸部,受心火上炎之熱經水大量氣化,如同釜中之水受熱時的翻滾上突之狀,故名水突。2)水門。水,指穴內物質為水。門,出入之處,開闔的機關也。水門名意指本穴為經水出入的門戶。本穴物質為人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位處頸部,是心火上炎于頭面的路徑之處,而本穴循經傳輸的地部經水多少則與上炎的心火有關,火強則水弱,火弱則水強,本穴成了胃經經水出與不出的門戶,故名水門。3)水天。水,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天,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經氣。水天名意指本穴物質既有天部之氣又有地部之水。本穴物質為人迎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受心火上炎之熱,經水部分氣化上行于天,故名水天。4)天門。名意與水門近同,水門名意強調胃經向下傳輸的地部經水,天門名意強調胃經向上傳輸的天部經氣。[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由經水氣化的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循胃經下行氣舍穴,氣化之氣則上行頭面天部。[功能作用] 冷卻循頸項上炎的火熱之氣并為天部提供水濕陽氣。[治法] 寒則補之,熱則瀉之。11 氣舍[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大量氣化并充補胃經。[名解] 氣舍。氣,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舍,來源之意。氣舍名意指本穴為胃經經氣的重要來源。本穴物質為水突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位處頸之下部,由于其更近心室火炎之區(qū),故其水液氣化更多,所生氣亦更大,為胃經之氣和重要來源,故名氣舍。[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和經水氣化的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循胃經下行,天部之氣循胃經上行。[功能作用] 冷卻循頸項上炎的火熱之氣并為天部提供水濕陽氣。[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12 缺盆[別名] 天蓋,尺蓋。[穴義] 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潰缺流散并輸布人體各部。[名解]1)缺盆。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缺盆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經水潰缺破散并輸布人體各部。本穴物質為氣舍穴外溢而來的地部經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后,地部經水滿溢外散輸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狀,故名缺盆。2)天蓋、尺蓋。天,指穴內物質為氣。尺,小也。蓋,封蓋、護蓋也。天蓋、尺蓋名意旨在強調本穴的天部層次存在氣態(tài)物,對本穴的地部經水起著護蓋作用,不使地部經水氣化散失。尺,在此意為穴內的天部之氣范圍較小,僅局限于本穴的天部范圍。[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由本穴分流胸之各部。[功能作用] 向胸部提供胃經的水濕精微。[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注] 經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此即指缺盆穴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穴腫脹滿痛,胃經氣血不能經此穴順利傳輸,則承泣穴外輸的經脈氣血就會因本穴的閉塞而上積于頭頸部使人致死,但缺盆穴外潰后則不會造成經脈氣血阻塞于頭,故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13 氣戶[穴義] 胃經與外界氣血交換的門戶。[名解] 氣,指本穴調節(jié)的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戶,古指單扇門,引伸為出入的通道。氣戶名意指本穴為胃經氣血與外界交換的門戶。本穴物質為缺盆穴地部傳來的經水,因本穴位置較胃經上部諸穴更近心室火炎之區(qū),流至的地部經水會更多更快的氣化并由胃經傳至身體其余各部,是胃經與外界氣血交換的門戶,故名氣戶。[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少量的地部經水和經水氣化的大量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地部經水在本穴大部分氣化為天部之氣,天部之氣一方面充補胃經,一方面?zhèn)飨蛭附浺酝獾奶觳繉哟巍功能作用] 燥化胃經水濕,向天部輸送陽熱之氣。[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14 庫房[穴義] 胃經的五谷精微在此屯庫。[名解] 庫房,儲物之倉也,地面建筑之物也。庫房名意指胃經氣血中的五谷精微物質在此屯庫。本穴物質為氣戶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胃經經水有缺盆穴的潰散、氣戶穴的水液氣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經水較為干枯,經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則因無水的承載運化而沉積于胃經所過之處,如在庫房存積一般,故名庫房。[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的脾土微粒及天部之氣。[運行規(guī)律] 脾土物質堆積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散于胃經之外。[功能作用] 存儲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濕。[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15 屋翳[穴義] 胃經經氣在此形成天部的氣體摒障。[名解] 屋,地面建筑也。翳,古指用羽毛做的華蓋或遮蔽之物,此指穴內物質為衛(wèi)外之氣。屋翳名意指本穴有地部氣化之氣為胸部提供衛(wèi)外摒障。本穴物質為庫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乃庫房穴地部脾土外滲之液,在本穴處受心室外傳之熱而氣化為氣,性濕濁,所處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衛(wèi)外摒障,故名屋翳。[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濕濁。[運行規(guī)律] 由本穴輸向胸膺各部。[功能作用] 散化胸部之熱,為胸部提供陽熱之氣。[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16 膺窗[別名] 膺中。[穴義] 胸腔內的高溫之氣由此外出胃經。[名解] 膺,胸也。窗,空孔也。膺窗名意指胸腔內的高溫之氣由此外出胃經。本穴位處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與胸腔內部相通,如胸腔與體表間氣血物質交流的一個窗口,故名膺窗。膺中名意與膺窗義同,中與外相對,指胸腔。[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高溫氣態(tài)物。[運行規(guī)律] 氣態(tài)物由胸腔內部外出體表胃經。[功能作用] 減卸胸腔內部高壓,釋放胸腔內部能量。[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17 乳中[別名] 乳首,當乳。[穴義] 五谷生化的乳汁精微輸出之所。[名解] 乳,乳房也。中,正也。首,頭也。當,正對也。乳中、乳首、當乳名意皆指本穴為乳頭標志,無它意。[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氣態(tài)物。[運行規(guī)律] 氣態(tài)物質由天之下部上升至天之上部后液化冷降。[功能作用] 男子為定位標志,女子為喂乳之用。[治法] 寒則灸之,熱則涼藥敷之,無針。[注] 乳中為乳汁外出之處,乳汁為液態(tài)物,而乳頭在人體坐標系中位處高位,何以人體的液態(tài)物能從高位而出?這是因為人之乳汁為精血所化,精血性熱,在體內的運動變化是氣化過程,氣化之氣由地部升至天部,此氣上升天部后又冷卻液化,液化之乳則在人體系統(tǒng)的內部高壓作用下外出乳頭(乳孔在張開的情況下致使內外存在壓差),此即是乳汁能從屬氣的層次外出體表的原因。18 乳根[別名] 薛息。[穴義] 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名解]1)乳根。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乳根名意指本穴為乳房發(fā)育充實的根本。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經脈氣血下行而來,由于氣血物質中的經水部分不斷氣化,加之膺窗穴外傳體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氣血物質實際上已無地部經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結實,對乳上部的肌肉物質(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乳根。2)薛息。薛息,歇息之假用也,亦為停駐之意。薛息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駐,故名。理同乳根之解。[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及氣化之氣。[運行規(guī)律] 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內外,氣化之氣循胃經疏散。[功能作用] 燥化脾濕。[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注] 庫房與乳根為調節(jié)乳肌的二個重要穴道,若單純?yōu)槲笟獠蛔闼碌娜榉勘馄郊毿』蛉榉肯聣嫞〈硕ㄗ髀⌒刂委熡衅嫘А?9 不容[穴義] 胃經的地部經水由此通過。[名解] 不容,胃經的氣血物質本穴不為容納也。本穴位處乳之下部,所受氣血乃胃經上部區(qū)域脾土中的外滲水液,至本穴后因無外界之熱使其氣化轉變,其運行只是單純的循經下傳,故名不容。[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循胃經下傳承滿穴。[功能作用] 承傳胃經的地部經水。[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20 承滿[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滿溢。[名解] 承,受也。滿,滿盛也。承滿名意指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滿溢而行。本穴物質為不容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所處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經水為屯積之狀,又因本穴肉陷也淺,經水一注即滿,故名承滿。[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循胃經下傳梁門穴。[功能作用] 存儲胃經腹部的地部經水。[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21 梁門[穴義] 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被約束。[名解] 梁,屋頂之橫木也。門,出入之通道也。梁門名意指胃經的氣血物質被本穴約束。本穴物質為承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本穴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積)處,有約束經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經水的下行是滿溢之狀,如跨梁而過,故名梁門。(承滿穴的經水是從上流下,何以梁門穴的堆積脾土能阻其下行?提問是站在地球重力場的角度看,若站在人體重力場的角度看則梁門穴的隆起部位為高地勢,下行之水故而被阻。)[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循胃經下傳關門穴。[功能作用] 約束胃經的地部經水并使其維持一定的數量。[治法] 寒則瀉之或點刺出血,熱則補之或水針。[注] 承滿與梁門為一組對穴,它是調節(jié)中焦水濕的要穴。22 關門[別名] 關明。[穴義] 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名解]1)關門。關,關卡也。門,出入的門戶也。關門名意指胃經中的脾土物質在此屯駐。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水為滿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隨水而下。經水傳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內部的外散之熱及胃經區(qū)域自身之熱,經水氣化為枯竭之狀,脾土物質隨之屯駐,如被關卡一般,故名關門。2)關明。關,關卡也。明,明白可見也。關明名意指胃經中運化的脾土微粒明白可見。本穴物質為梁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受腹部外傳之熱后而不斷氣化,水液氣化干涸后隨經水沖行的脾土微粒變得清楚可見,故名關明。[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及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脾土微粒屯留穴周內外,經水則循胃經下行。[功能作用] 固化脾土。[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濕熱則瀉針出氣。23 太乙[別名] 太一。[穴義] 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名解]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風也。太乙名意指胃經氣血在此形成強盛風氣。本穴物質為關門穴傳來的水濕云氣,因其較為滯重,運行是從關門穴的天之上部傳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濕云氣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傳之熱的作用,水濕之氣膨脹擴散形成橫向運行的強盛風氣,故而本穴名為太乙。太一名意與太乙同,一通乙。[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強勁的風氣。[運行規(guī)律] 風氣循胃經向穴外傳輸。[功能作用] 除濕散熱。[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24 滑肉門[別名] 滑肉,滑幽門。[穴義] 脾土微粒在風氣的運化下輸布人體各部。[名解] 滑肉門;幸。肉,脾之屬也,土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忾T名意指胃經中的脾土微粒在風氣的運化下輸布人體各部。本穴物質為太乙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而本穴所處的位置為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熱,在風氣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運行如滑行之狀,故名滑肉門;、滑幽門名意與滑肉門同,幽為隱秘之意,指脾土微粒的運化不易被覺察。[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微粒。[運行規(guī)律] 脾土微粒隨風氣輸散胸腹各部。[功能作用] 運化脾土。[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25 天樞   大腸經募穴。[別名] 長溪,谷門,長谷,循際,谷明,補元,循元。[穴義] 募集氣血上輸大腸經。[名解]1)天樞。天星名,即天樞星,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連線為北斗二天璇星,右連線為北斗四天權星。天樞之名意指本穴氣血的運行有二條路徑,一是穴內氣血外出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二是穴內氣血循胃經運行。本穴氣血物質來自二個方面,一是太乙、滑肉門二穴傳來的風之余氣,其二是由氣沖穴與外陵穴間各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胃經上、下兩部經脈的氣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氣血飽滿,除胃經外無其它出路,因此上走與胃經處于相近層次的大腸經,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輸送,故名天樞。2)長溪、長谷。長,源源不斷也。溪,水流的路徑也。谷,狹谷也。長溪、長谷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向外輸出源源不斷。本穴物質由胃經上下二部匯聚而成,其氣強盛,源源不斷地輸往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3)谷門、谷明。谷,胃氣也。門,出入的門戶也。明,可見之物也,指本穴氣血強盛,外輸氣態(tài)物為可見之物。谷門、谷明名意指胃氣由本穴源源不斷地輸送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4)循際、循元。循,循氣血運行的固有道路運行也。際,際會也。元,本元也。循際、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循氣血物質的固有通路外輸大腸經。理同天樞名解。5)補元。補,充補也。元,本元也。補元名意指本穴的氣血強盛,為人體后天之氣的充補之元。人體之氣分為多種,有元氣、宗氣、神氣等等。元氣為先天之氣,也就是腎氣,它與生俱來,不可改變。元氣為人的先天之本,它隨著人的生長發(fā)育而不斷消耗,但元氣的消耗隨人體后天之氣的盛衰而改變,后天之氣盛則元氣消耗慢,后天之氣衰則元氣消耗快。同理,補充了人的后天之氣也就是間接地補充了人的元氣,本穴輸出的強盛之氣即是有補充強化人體后天之氣的功用,故名為補元。6)大腸經募穴。因本穴氣血強盛,氣血物質與大腸經特性相符,向外傳輸是輸入大腸經所在的天部層次,為大腸經氣血的主要來源之處,故為大腸經募穴。[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濁氣,性溫熱。[運行規(guī)律] 水濕濁氣由本穴交于大腸經氣血所處的天部層次。[功能作用] 募集大腸經的氣血物質。[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26 外陵[穴義] 胃風吹揚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名解] 外,指本穴氣血作用的部位在經脈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外陵名意指胃經的脾土微粒輸送胃經之外。本穴物質為胃經上部太乙、滑肉門、天樞諸穴,胃經下部氣沖等穴傳來的天部風氣及風氣中夾帶的脾土塵埃,上下風氣交會后在本穴形成了一個風氣場的駐點,隨風氣揚散的脾土微粒則隨著在本穴的風停氣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積的土丘,故本穴名為外丘。[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及地部脾土。[運行規(guī)律] 脾土微粒隨氣態(tài)物冷降并由天部沉降于穴外的地部。[功能作用] 沉降胃經經氣中的脾土塵埃。[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27 大巨[別名] 腋門,液門。[穴義] 胃經經水在此形成寬大的水道。[名解]1)大巨。二詞合解,指穴內氣血物質所占據的區(qū)域為大為巨。本穴物質為外陵穴傳來的地部水液,其下傳之水為脾土中的外滲之水,來源及流經區(qū)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淺溪,故名大巨。2)腋門、液門。腋,通液。液,地部水液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腋門、液門名意皆指本穴為胃經經水出入的門戶。理同大巨名解。[氣血特征]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運行規(guī)律] 循胃經下傳水道穴。[功能作用] 傳輸胃經水液。[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