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曰∶舌乃心之苗。又曰∶中央黃色,入通于脾,開竅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又曰∶心脈系舌本,脾脈絡(luò)舌旁,系舌下,故發(fā)為病,或生瘡,或重舌木舌諸癥,皆二經(jīng)之所致也。然肝脈亦絡(luò)舌本,故風(fēng)寒所中,則蜷縮而不言,七情所郁,則熱腫滿而不消,心熱則裂而瘡,脾熱則滑而苔,而脾閉則白胎如雪,肝壅熱則血上涌。
若舌無故自痹者,不可作風(fēng)熱治,蓋由心血不足,血虛火爍耳,理中湯合四物湯治之。
昔有人舌上生瘡,久蝕成穴,服涼藥不效,此下元虛寒,虛火不降,投養(yǎng)正丹遂愈。
治上膈壅熱,口舌生瘡,咽嗌腫塞。
朱砂(一錢五分,研) 寒水石( 通赤,三錢二分) 腦子(二分半,研) 為末,每日三五次,夜臥摻貼。
甚者,加西牛黃一分更好。
冰片(二分) 人中白( ,二錢) 麝香(一分) 銅青(三錢五分) 上研極細(xì),令濃茶凈口,吹少許,候痰涎流盡,再吹一二次即煎。
一方
治舌腫,用百草霜為末,好醋調(diào)敷立
治上膈熱壅,口舌主瘡,先用此升發(fā)。
升麻(一兩五錢) 赤芍藥 人參 桔梗 葛根 薄荷 防風(fēng)(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食后服。
治三焦實(shí)熱。
黃芩(春四兩、夏秋六兩、冬三兩) 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五兩)黃連(春四兩、夏五兩、秋m.52667788.cn/sanji/冬三兩) 為末,蜜丸,每服百丸,食后白湯下。
治膽痹口苦。
柴胡(一錢) 黃芩(七分) 人參 黃連 天冬 麥冬 山梔 生甘草 龍膽草 知母(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水煎服。
治胃經(jīng)客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上焦消渴,此心肺胃藥也。
熟地 生地 天冬 麥冬 枇杷葉(去毛) 黃芩(各一兩) 茵陳 枳殼 石斛 甘草(各一兩)
犀角(五錢) 為粗末,每服三五錢,水煎,食后臨臥溫服。
治口臭m.52667788.cn/rencai/。用香薷煎濃湯含之。丹溪云∶香薷能治口臭如神。
治口瘡,用砂仁火 存性為末,摻上即愈。又方用檳榔火 存性為末,入輕粉敷
用連翹為末,糊丸,食蒜韭之后,茶吞二三錢,口中濁氣,化為清氣,甚效。
歌曰∶心痛口瘡,紫桔紅蒼,三錢四兩,五服安康。上件紫菀、桔梗、紅芍藥、蒼術(shù)各等分細(xì)末,羊肝四兩,批開摻藥末三錢,用麻扎定,火內(nèi)燒令熟,空心食之,白湯送下,大效。
治舌痹或麻,此因痰氣滯于心胞絡(luò)。
半夏(用白礬生姜皂角煮過,一錢五分) 茯苓 橘紅 栝蔞(去油) 貝母 黃連桔梗 香附(便制) 枳殼(各一錢) 甘草(四分) 姜水煎服。
理中湯
方見中寒門。
口不能開合以萆麻子,棉紙取去油,將此紙作燃,燈上點(diǎn)著,吹滅將煙熏之,良久則消。
昔人年二十余歲,口臭如登廁。醫(yī)者曰∶肺金本主腥,金為火為乘,火主臭而然也。久則成腐,腐者,腎也?簶O則反兼水化,其病在上,宜涌之,如法果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