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難、腹?jié)M而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 桂枝(各一兩半) 半夏(三分) 五味子(半兩)
咀,以水六升,先煮麻黃數(shù)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www.med126.com煮一升,去滓,每溫服一盞。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半;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一雞子大,炒m.52667788.cn/kuaiji/赤;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小腹?jié)M者,去麻黃,加赤茯苓二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一兩一分。無蕘花,以桃花一鴨子大,不炒代之。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吐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以水一升半,棗三個,生姜三片,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證候不改者,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狀,日再發(fā)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湯末(一兩) 麻黃湯末(半兩)
以水一升半,姜三片,棗三個,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脈洪大者,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龐曰∶傷寒,已得汗,身和脈弦細,譫語妄見,此為津液不和,與小柴胡去人參加桂枝湯服之,津液和自愈;未瘥,與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
傷寒六七日,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疼,微嘔,心下支結(jié),外證未去,柴胡桂枝湯主之,兼治寒疝腹痛。
柴胡(一兩) 桂枝 黃芩 人參(各半兩) 半夏(四錢一字) 芍藥(半兩) 甘草(一錢一字) 大棗(九枚) 生姜(半兩)
咀,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七合半,去滓,溫飲一盞。
小柴胡湯 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微熱,或咳者。
柴胡(二兩) 甘草 黃芩 人參(各三分) 半夏(六錢一字) 生姜(三分) 大棗(三枚)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半個。若渴,去半夏,加人參成二兩二錢半、栝蔞根二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二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二兩。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一兩一分,干姜一兩。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不必悉具。凡以柴胡證而下之,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fā)熱汗出而解也。
病十日以上,脈浮細嗜臥者,為已安候,小柴胡和之,細而遲者勿與。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自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jié),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fā)熱,經(jīng)水適來,晝?nèi)彰髁,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必自愈。(先宜小柴胡湯,不愈,可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fā)熱惡寒,經(jīng)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jié)胸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取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亦宜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 然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浮弦大而短氣,腹?jié)M,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xù)浮者,與小柴胡湯;若不尿,腹?jié)M加噦者,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