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括】脾虛胃弱病根成,水谷如何運化行;清濁相干應吐瀉,久傳虛瀉使風生。
【脈法】泄主脈緩時,小結(jié)者生,浮大者死。
《內(nèi)經(jīng)》曰∶春傷于風,夏必飧泄。又曰∶濕勝則濡泄。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谷,胃氣和平,飲食入胃,清氣則輸于脾土,歸于肺金,行于百脈而成營衛(wèi)。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而為飧泄矣。ㄅ么蠓矠a屬氣虛、火、痰、食積,瀉水而腹不滿者是濕。飲食入胃不行,完谷不化是氣虛;腸鳴瀉水,痛一陣,瀉一陣是火;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是痰;腹痛甚而瀉,瀉后痛減是食積。)
暴泄非陰,久泄非陽。諸書皆以泄瀉宜利小便,此乃萬古不易之定論。若久瀉脾虛,陽氣衰弱,伏于陰中,若用淡滲之藥是降之又降,抑其陰而重竭其陽,則陽愈削而精神愈短矣。宜用升陽氣藥,以羌活獨活柴胡升麻防風甘草治之。
大法寒濕之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病去矣,此東垣治法。
冷瀉多是白水,瀉密而少,腹痛而鳴,眉皺目慢,面帶白色,額上汗多,此為冷瀉,用守中湯、益中膏。
熱瀉大便黃色,如筒吊水,瀉過即止,半日復然,心煩口渴小便黃少,食乳必粗,此為熱瀉,用五苓散及香茹飲。
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泄瀉。故大便不聚,臭如破卵,宜三棱散。
水瀉謂之洞瀉,乃陰陽不順,水谷不分,瀉黃水而小便少,番次密而無度,此為冷熱相激,清濁渾亂。或因乳有熱氣,遂以哺之,令兒脾胃不和,水谷交雜而下,以 咀五苓散加薏苡、車前子、半夏水姜煎服,后用香薷飲。妙!
積瀉者脾氣虛弱,乳食入胃不能運化,積滯日久,又為冷食所傷,傳之大腸遂成泄瀉。留連不止,諸藥無效,蓋以積在脾胃,積既未除何由得愈。宜先去積后止瀉,瀉止實脾則病除矣。三棱散、香橘餅、參苓白術(shù)散。
(批∶燥濕,四苓散加蒼術(shù),倍加白術(shù)。甚者二術(shù)炒為末,水飲調(diào)服。氣虛用人參、白術(shù)、芍藥。火宜伐火利小水,四苓加滑石、黃芩、梔子、木通。痰用海石、青黛、黃芩、神曲為丸服;蛴猛,以提其清氣。食積宜消導疏滌之,神曲、大黃、枳實之類。水瀉用蒼術(shù)、濃樸、陳皮、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冬加干姜。胃不和者用胃苓湯。世以澀藥治瀉,病久而虛者可,若初得必變他癥,為禍不小。不知瀉多因于濕,利小水者為上。)
驚瀉者糞青如苔,稠若膠粘,不可便止,但鎮(zhèn)心益肝,和脾胃,消乳食,斯為治矣,投三解散、五苓散,水姜倉米煎服。
疳積 瀉,其候面赤,萎黃,肚脹腳弱,頭大項小,發(fā)稀直豎,肌肉削瘦,不思飲食,晝涼夜熱,或腹內(nèi)有 瘕氣塊,瀉則顏m.52667788.cn/shouyi/色不等,其臭異常。其瀉有時或一月半月一番,自瀉自止,先用當歸散加三棱、陳皮煎服,次投三棱散。
俗云∶受肚瀉,乃飲食滿腹、脾弱運化不及,故積滿而瀉,瀉盡而止,后又如是,宜調(diào)脾胃,節(jié)飲食為上。
【附方】
守中湯 桔梗 蒼術(shù) 甘草 姜汁
五苓散 見驚風癥內(nèi)。
香薷飲 見諸吐癥內(nèi)。
三棱散 莪術(shù) 三棱 益智 陳皮 神曲 麥芽 甘草 嗽加半夏。
香橘餅 木香 陳皮 青皮 濃樸 砂仁 神曲 麥芽 三棱
參苓白術(shù)散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砂仁 薏苡 蓮肉 扁m.52667788.cn/sanji/豆 甘草 桔梗 山藥
三解散 見驚風癥內(nèi)。
四苓散 澤瀉 豬苓(去皮) 白術(shù) 茯苓 加木通,水煎服;驗槟诇{(diào)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