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咳嗽證治
    

幼幼集成:咳嗽證治

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又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夫肺為華蓋,口鼻相通,息之出入,氣之升降,必由之路,故專主氣。經(jīng)曰∶形寒飲冷則傷肺。由兒衣太薄,及冷凍飲料之類,傷于寒也。經(jīng)曰∶熱傷肺…

帝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又曰∶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夫肺為華蓋,口鼻相通,息之出入,氣之升降,必由之路,故專主氣。經(jīng)曰∶形寒飲冷則傷肺。由兒衣太薄,及冷凍飲料之類,傷于寒也。經(jīng)曰∶熱傷肺。由兒衣太濃,愛養(yǎng)過溫,傷于熱也。又曰∶皮毛者,肺之合。皮毛先受邪氣,邪氣得從其合,使氣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嗽也。

凡有聲無痰謂之咳,肺氣傷也;有痰無聲謂之嗽,脾濕動也;有聲有痰謂之咳嗽,初傷于肺,繼動脾濕也。

在小兒由風寒乳食不慎而致病者,尤多矣。經(jīng)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然必臟腑各受其邪而與之,要終不離乎肺也。但因痰而嗽者,痰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動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以時而言之,清晨咳者,屬痰火;午前嗽者,屬胃火;午后嗽者,屬陰虛;黃昏嗽者,火浮于肺;五更嗽者,食積滯于三焦。肺實者,頓嗽抱首,面赤反食;肺虛者,氣逆虛鳴,面白飧泄;肺熱者,痰腥而稠,身熱喘滿,鼻干面紅,手捏眉目;肺寒者,嗽多痰清,面白而喘,惡風多涕。故治者各因其虛實寒熱而調(diào)之,斯無誤矣。

因于寒者則氣壅喘促,聲濁而無汗,鼻塞聲重,宜參蘇飲微汗之。

咳而氣逆,喘嗽,面白有痰。此肺本經(jīng)病,宜清肺飲?壬,葶藶丸微利之。

咳而喉仲介介有聲,面赤發(fā)熱心煩,或咽喉痛聲啞者,此肺病兼見心證,宜清寧散。咽喉痛,沆瀣丹。

咳而面黃體倦,痰涎壅盛,或吐痰,或吐乳食。此肺病兼見脾證。大抵咳嗽屬脾肺者居多,以肺主氣,脾主痰故也,宜橘皮湯。

咳而面青多怒,痰涎壅盛而發(fā)搐者,蓋因咳嗽聲不能轉(zhuǎn),所以瞪目直視。此肺病兼見肝證,宜集成金粟丹。

咳而面色暗黑,久咳而吐痰水。此肺病而兼見腎證,宜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

咳而聲不出,口鼻出血者,此氣逆血亦逆也。須順氣寧嗽為主,宜人參冬花膏。

咳而久不止,并無他證,乃肺虛也。只宜補脾為主,人參五味子湯。

咳而胸高骨起,其狀如者,謂之龜胸。此肺熱之極,陽火熏蒸而致也,清燥救肺湯。

咳而日久,胸前疼痛,口吐膿血腥臭者,此肺火壅盛,已成也,桔梗湯。治不如法,其證多死。

凡咳嗽痰涎壅塞,逆氣沖并而作搐者,多難治。故頭搖目上視,及閉目呻吟,手足擺舞,肩息胸突,喉中痰鳴,口噤不乳,喘而手足冷,皆死證也。

【入方】

人參敗毒散 此方辛平升散,為咳門第一神方,舉世少有知者。凡有咳嗽,無論內(nèi)傷飲食,外感風寒,夾濕夾毒,不拘男婦大小,胸緊氣急,咽痛口苦,痰不相應,即用此方升散之;感冒重者服此,其咳愈甚,不知者以為藥不相符,棄而勿服,不知正是升散之力,佳兆也;再服之,漸次輕減,不拘劑數(shù),只以痰應為度,聲響痰出,是其效也。枯燥之人,數(shù)劑之后,略加沙參、玉竹、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之類,以滋其陰,無不愈者。再有叮嚀∶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誤用寒涼及滋陰之藥,閉其肺竅,為害不小,但以辛散為先著,俟痰應之后,漸加滋陰則得矣。

官揀參(五七分,不用亦可) 芽桔梗(一錢二分) 正川芎(一錢) 白云苓(一錢) 陳枳殼(一錢)信前胡(一錢) 川羌活(七分) 川獨活(五分) 北柴胡(一錢) 南薄荷(一錢) 荊芥穗(一錢)北防風(一錢) 凈連翹(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一片為引,水煎,半饑服,每日二劑。

參蘇飲 治四時感冒,頭痛發(fā)熱,咳嗽痰盛。此方不如前方,用之多不效,姑存之。

官揀參(五分) 白云苓(一錢) 陳枳殼(一錢) 法半夏(一錢) 信前胡(一錢) 芽桔梗(一錢)老蘇葉(一錢) 粉干葛(一錢) 真廣皮(一錢)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蔥白三寸,水煎,溫服,取微汗。

清肺飲 治氣逆而咳,面白有痰。

信前胡(一錢) 北柴胡(七分) 桑白皮(五分) 陳枳殼(一錢) 凈知母(一錢) 川貝母(一錢)南薄荷(七分) 白云苓(一錢) 白桔梗(一錢) 金井膠(一錢) 大麥冬(一錢) 荊芥穗(一錢)炙甘草(五分)

水煎,熱服。切忌油膩。

葶藶丸 治乳食沖脾,傷風咳嗽,面赤身熱,痰多喘嗽。

甜葶藶(去土,隔紙略炒) 黑牽牛(炒) 光杏仁(去皮、尖,炒黃色,另研) 漢防己(炒)

上藥等分為細末,入杏仁泥,和蒸棗肉為丸,綠豆大。每五七丸,姜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

此丸因乳食傷脾痰甚者,及壯實小兒可用之。茍不因乳食所傷,并怯弱者,本方去牽牛,易家蘇子等分,炒研為丸。效。

清寧散 治心肺有熱而令咳嗽,宜從小便利出。

桑白皮(蜜炒) 甜葶藶(微炒) 赤茯苓(酒炒) 車前子(炒) 炙甘草(減半)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棗煎湯調(diào)服。

集成沆瀣丹 方見卷二胎熱門。

橘皮湯 治咳嗽痰甚嘔吐。

法半夏(一錢) 白云苓(一錢) 真廣皮(一錢) 旋復花(一錢) 北細辛(五分) 官揀參(五分)芽桔梗(一錢) 陳枳殼(一錢)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煎,徐服。

集成金粟丹 方見卷二類搐門。

六味地黃湯 方見卷二胎疾門。

人參冬花膏 治氣逆咳血,痰中見血。

官揀參 天門冬 麥門冬 款冬川貝母 桑白皮 金井膠 片枯芩 白當歸(以上各一錢) 北五味炙甘草(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龍眼核大。每一丸,燈芯湯下。

人參五味子湯 治久嗽脾虛,中氣怯弱,面白唇白,此神方也。

官揀參(一錢) 漂白術(shù)(一錢五分) 白云苓(一錢) 北五味(五分) 杭麥冬(一錢) 炙甘草(八分)

生姜三片,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清燥救肺湯 喻嘉言制。治諸氣 郁,諸痿喘嘔,皆屬肺之燥也。

桑葉(經(jīng)霜者,得金氣而柔爛不凋,取之為君,用一錢) 炙甘草(利胃,生用,一錢) 熟石膏(稟清肅之氣,極清肺熱,用一錢二分) 官揀參(生胃之津,養(yǎng)肺之氣,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錢) 真阿膠(八分)杭麥冬(去心,一錢二分) 北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 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黃用)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分二三次服。痰多,加川貝母、栝蔞;血虛,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羊角。

桔梗湯 治肺癰出膿血。

芽桔梗(二錢) 白當歸(一錢) 川貝母(一錢) 栝蔞皮(一錢) 漢防己(一錢) 光杏仁(五分)陳枳殼(一錢) 薏苡仁(二錢) 生黃 (一錢) 鮮桑葉(一錢) 潤玄參(一錢)

用蘆、茅桂三錢為引,水煎,熱服。

百嗽論

凡乳子百日內(nèi)有痰嗽者,謂之百 嗽;虺鎏ケ┦茱L寒,或浴兒為風所襲,或解換褓裳,或出懷喂乳,而風寒得以乘之。此病由外來者;蛉橹^多,吞咽不及而嗆者;或啼哭未定,以乳哺之,氣逆而嗽者,此病由于內(nèi)生者。皆能為嗽。第前汗下之劑,難于用之,以其胃氣方生,不能勝藥故也,故曰百 嗽難醫(yī)。然雖曰難醫(yī),正未嘗曰不醫(yī)。予之治此,未為不多,其用藥之治,有案在后;復有不治之治,更為快捷方式,而又百治百愈,但須乳母聽戒,治之無難。凡遇百 嗽,先用荊防敗毒二小劑,母子同服,服完止藥。惟令乳母忌口,凡葷酒油膩、鹽醋酸咸、姜椒辛辣、青菜面食之類,一概屏絕,惟用香茶白飯,少佐橘片橙片,以清其乳。雖兒嗽至重者,不過十日八日,得哺清乳,嗽自愈矣。倘不聽戒,復不擇醫(yī),徒然服藥,有名無實,竟何益哉!

附案

陽明經(jīng)高君作梅翁,與令弟云軒翁,同于甲寅五月舉子。然皆膏粱之稟,胎元怯弱,于七月間,兩兒同患百嗽。予謂云翁曰∶公郎面白唇淡,白眼帶青,嗽聲連續(xù),痰不相應。此肝風有余,肺氣不足,雖有喘嗽,未可以常法治之。設投疏風清肺,適足益燥傷陰,不特嗽不能愈,而證必加重。云翁深以為是,乃投人參五味子湯,其應如響,四劑全瘳。計用人參二錢八分。作翁者,其體更弱,外候面白眼青,自汗多嗽,滿頭青筋,囟門寬大。因謂之曰∶令侄正同此證,已服補脾保肺之劑愈矣。公郎中氣更虛,速宜用參,始不費手。適有老嫗專挑馬牙者,從內(nèi)阻之,復有醫(yī)者,從外阻之,力言不可用參,服參則不可治,且云未見百日之兒敢用參者。老嫗更囑其母曰,道翁丸藥,切不可服,其中多有人參,服之為害不淺。其母聞之,以為誠然,于是視予藥如砒毒矣。作翁原素艱嗣息,莫能主張于予言,似有陽是陰否之意。予見其遲疑不決,亦不敢強,姑聽之。此醫(yī)日一診視,自七月下旬治起,直至十月初旬,作翁往府考貢,其病愈治愈危,竟至奄奄一縷,而逆證叢生,無可救藥。醫(yī)者束手乏策,老嫗緘口無言,皆絕跡不至矣。夫人輩無所倚仗,復懇于予。予嘆曰∶早聽予言,何有今日!乃入診視,見其面目如藍,形體惟皮束骨,聲啞無音,咳嗽氣促,雨汗淋漓,四肢搐掣,逆證全具,毫無生機。因不忍釋手,詳為審視,惟兩目神光尚存。予曰∶生機或在是乎!遂以大參一枝、天員五粒,蒸湯與服。初服小半,予為抱之,環(huán)步室中,審其呼吸之息,氣雖未減,而亦不見其增,即與服完,良久覺氣稍順。予喜曰∶得之矣。遂用大參二錢、天員肉七粒,蒸湯服之,竟獲大效。是夜汗搐俱止,喘嗽略亦輕減。第苦于人小體弱,即二錢之參湯,亦須一夜方能服完。幸予此時行動勻靜,數(shù)載未曾設榻,終夕無眠m.52667788.cn/wsj/,竟與抱之,晝夜不一釋手,醒即予服,服后仍睡。數(shù)日之后,則鼾聲如雷,睡眠極隱,呼吸極長。

予知為氣復神歸之效。如此者十晝夜,諸證已愈八九,惟形色未復,音聲未亮。予曰∶功程雖半,未敢暫停,參須倍之。于是每日大參四錢、天員十四粒,如前調(diào)理,計前后二十晝夜,共享官揀六兩有零,始奏全績,于是聲音清亮,面色紅融,肌肉復生,精神勝舊;今已長成,儼然美丈夫矣,而且聰明持達,經(jīng)史皆通,他日翱翔,奚能限量!如此之證,如此之治,不特世人未見,醫(yī)家未聞,即諸書亦所未載。半歲乳子,而用六兩之參,起沉 于萬難之日,茍無定識者,未必有成。故拜懇同道,但須認證真確,不必拘泥古方,神而明之,存乎人耳。

或問二證皆百 嗽,何以前證用藥,而后證獨用參者何也?曰∶有理焉。前證在七月間,正肺金旺時,為風邪沖并,但傷其中氣,他臟無涉,故以四君子補脾,生脈散保肺,收其耗散之金,得返清肅之令,中氣一回,應手而愈。后證自七月起至于十月,金已退氣,正當水旺木相之時,由腎水無源,所以肝木失養(yǎng),誠母病子傷,故面目俱青,手足搐掣,此非肝強,實肝敗也。《內(nèi)經(jīng)》有善則不見,惡則見之之言,顯然可證。在常俗之輩,見其搐掣,又必為之鎮(zhèn)驚化痰,截風定搐矣,誰復為之保固真元,維持竭絕哉?不知此等之證,陰陽兩敗,臟腑俱傷,茍非大力之品,莫可挽回。所以屏去雜藥,獨用人參之甘溫,天員之甘潤,味極純正,飼之兒喜,況人參之力,在陰益陰,在陽益陽,榮衛(wèi)氣血,精神意智,無不補者,而且晝夜不徹,則真元陰受其長養(yǎng)之功,烏得不效!又曰∶初服即效,而必待三七之日,始奏全績者,何也?曰∶克削過傷,枯燥已極,如旱苗焦壤,豪雨無裨,心淙淙潤澤,始可盈科。至于三七之久,天地來復之機,業(yè)已三至,人身榮衛(wèi),已周一千五十度,升降有恒,神氣已足,不藥之慶,夫復何疑!此等之治,非謂世之嬰兒,一有咳嗽,盒飯用參,第稟受先虧,胎元怯弱者,有不得不www.med126.com用之勢。獨惜前醫(yī)偏執(zhí)己見,即數(shù)分之參,斷不肯用,孰知用至六兩之多,始收全效。可見辨證不真,誤人非淺,故筆此以為擇醫(yī)者勸。

咳嗽簡便方

小兒咳嗽聲不出者,紫菀微炒研末,杏仁去皮尖,研如泥,等分,煉蜜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北五味七粒煎湯,化服。

肺實咳嗽痰喘,葶藶子隔紙炒為末,棗肉為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白湯化服。

咳嗽多痰,葶藶子隔紙炒、知母微炒,各五錢,研末,砂糖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白湯化下。

小兒喘嗽發(fā)熱,自汗吐紅,脈虛無力。人參切片,焙干,天花粉切片,酒炒,等分為末。每服五分,蜜湯調(diào)服,以瘥為度。

秋天肺燥,咳嗽無痰,北沙參一味,每服五錢,凈水濃煎,熱服。

小兒百 嗽,痰壅喘咳,用貝母五錢,淡姜湯潤濕,飯上蒸過,甘草半生半炒,二錢五分,研細末,砂糖為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米飲化服。

熱痰咳嗽,痰出稠濃,或咽喉痛,制南星、制半夏各三錢半,枯黃芩七錢,焙燥為末,砂糖為丸芡實大。

每用一丸,姜湯化服。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