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cè)柏的干燥枝梢與葉。
『常用名』側(cè)柏。
『產(chǎn)地』各地皆產(chǎn)。
『采收季節(jié)』11月采收。
『炮制方法』放入簸箕內(nèi)揉散,摘去小枝梗、篩凈灰塵。若取其止血,則炒炭,用文火拌炒,至焦黑色取出。放地攤冷。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枇杷葉的干燥葉。
『常用名』杷葉。
『產(chǎn)地』南方各地。
『采收季節(jié)』夏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先用板刷,刷去葉上絨毛,放入盆內(nèi),用清水洗凈毛灰,取出濾干水分去柄,切成2分寬絲狀曬干。若取其潤肺和胃,則用蜜炙,每斤藥片用蜜4兩加開水3兩溶化,待鍋燒熱,將蜜水倒入鍋內(nèi)煉開,投入藥片拌炒,至金黃色,取出攤冷,以疏散不粘手為佳。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蓋好,炙品用磁罐裝m.52667788.cn,防潮。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
『常用名』圻艾。
『產(chǎn)地』湖北圻州等地。
『采收季節(jié)』5~7月采收。
『炮制方法』將艾葉放簸箕內(nèi)攤開,揀去雜草,摘去柄,篩去灰塵。若取其止血,則炒炭,用文火拌炒至黑色。炒時注意,如鍋內(nèi)發(fā)現(xiàn)火星,立即灑水拌熄,取出攤冷。若取其入肝,活血止痛,則用醋炒,每斤藥用醋二至四兩,灑入藥內(nèi),稍潤片刻,投入鍋內(nèi)炒至焦黃色,取出攤冷(防火)。制艾絨:將艾葉放石臼或研槽內(nèi)研成絨狀即可。
『用量』3~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防灰塵。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狹葉番瀉或尖葉番瀉的干燥葉。
『常用名』瀉葉。
『產(chǎn)地』印度、南陽等地。
『采收季節(jié)』4~5月采收。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篩盡灰塵,折去梗棒。
『用量』3~9克。
『貯存』裝箱內(nèi)蓋好。m.52667788.cn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干燥莖葉。
『產(chǎn)地』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6月間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藥切去根,揀去雜質(zhì),拍去灰塵,切3分長橫片,曬干。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
『來源』本品為小檗科植物yin羊藿、箭形yin羊藿、柔毛yin羊藿或朝鮮yin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仙靈脾、三枝九葉草。
『產(chǎn)地』陜西、吉林、貴州、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5~6月采取。
『炮制方法』揀去雜草及莖梗,切成3分寬絲狀片,切后篩去灰塵。
『用量』9克。
『貯藏』裝箱加蓋。
『常用名』秦谷風(fēng)、巡谷風(fēng)、谷風(fēng)。
『產(chǎn)地』各地都產(chǎn)。
『采收季節(jié)』5~6月采收。
『炮制方法』去雜草,用搶洗法,洗去灰土,撈入篩內(nèi)濾干水份,稍片刻,取出切片3分長,曬干。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石楠的干燥葉。
『產(chǎn)地』江蘇、浙江等地。
『采收季節(jié)』3月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藥去雜草,切5分長篩去灰塵,曬干。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
『來源』本品為冬青科植物大葉冬青的葉。
『常用名』苦茶。
『產(chǎn)地』全國各地都產(chǎn)。
『采收季節(jié)』四季可采。
『炮制方法』揀去雜草及雜梗,篩去灰塵。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保存。
『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葉。
『常用名』荷葉、荷葉炭。
『產(chǎn)地』華東、中南地區(qū)均產(chǎn)。
『采收季節(jié)』夏、秋季采摘。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及葉柄,搶水洗,稍潤,切絲干燥。若取其治血則將凈荷葉絲置熱鍋內(nèi),中火炒至表面呈焦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干、取出、攤涼。
『用量』3~9克。
『貯存』置陰涼干燥處。
『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石韋或有柄石韋的干燥葉。
『常用名』金茶匙、金湯瓢。
『產(chǎn)地』湖北、山東、江西等地。
『采收季節(jié)』夏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搶水洗去灰塵,撈入筐內(nèi),稍潤片刻,取出切3分寬絲片曬干。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
『來源』本品為?浦参桑的干燥葉。
『常用名』冬雙葉、霜雙葉。
『產(chǎn)地』各地都產(chǎn)。
『采收季節(jié)』冬季采收。
『炮制方法』取原藥揀去雜草葉柄,篩盡灰塵,用凈葉。
『用量』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