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疽始發(fā)屬肝經(jīng),火毒郁怒結(jié)腫形,紫痛梅李甚如碗,急宜針砭免內(nèi)攻。醫(yī)學(xué).全在線m.52667788.cn
【注】此證一名夾熒疽,生于肋條骨間,由肝經(jīng)火毒郁怒結(jié)聚而成。初如梅李,漸大醫(yī).學(xué)全在線如碗,色紫 痛,連及肩肘;荚谧,痛牽右肋;患在右,痛牽左肋。二十一日之內(nèi),膿潰稠粘者順;屆期不潰,既潰出清水者逆。初腫急宜瓷針砭出紫血,庶免毒瓦斯攻里;砭后赤腫痛甚,煩躁脈實作嘔,為有余之證,宜服雙解貴金丸下之;腫硬不潰,宜服透膿散;脈弱作嘔,此胃虛也,宜服香砂六君子湯補之。亦有痛傷胃氣而作嘔者,即同胃虛治之;若感受寒邪,及偶觸穢氣而作嘔者,雖腫時尤宜壯胃助氣為主。蓋腫時作嘔,因毒瓦斯內(nèi)侵者十有一二,停飲內(nèi)傷者十有八九,惟醫(yī)人臨證詳辨之。膿熟用臥針開之,余按癰疽潰瘍門治法。
肋疽圖 p04-34a133.bmp (缺)
雙解貴金丸 透膿散 (俱見腫瘍門)
香砂六君子湯(見潰瘍門)
淵疽肝膽憂恚成,生于肋下硬腫疼,潰破有聲內(nèi)膜透,未潰當服護膜靈。
【注】此證因憂恚太過,以致肝膽兩傷而成。生于肋下,初起堅硬,腫而不紅,日久方潰,得稠白膿者順,如豆?jié){水者險。瘡口有聲,似乎兒啼,此屬內(nèi)膜透也。即于陽陵泉穴,灸二七壯,其聲即止,穴在膝臏骨外 下一寸陷中,蹲坐取之即得。內(nèi)外治法,皆同肋疽。凡肋、胸、脅、腰、腹空軟之處發(fā)癰疽者,當在將潰未潰之際,多服護膜散,可免透膜之患。
淵疽圖 p04-34a134.bmp (缺)
護膜散
白蠟 白芨(各等分)
共研細末,輕劑一錢,中劑二錢,大劑三錢,黃酒調(diào)服,米湯亦可。
【方歌】護膜散內(nèi)二味藥,白蠟白芨為細末,或酒或以米湯調(diào),將膿預(yù)服不透膜。
丹毒肝脾熱極生,肋上腰胯赤霞形,急宜砭出紫黑血,嘔噦昏脹毒內(nèi)攻。
【注】此證由肝、脾二經(jīng),熱極生風(fēng)所致,生于肋骨,延及腰胯,色赤如霞,游走如云,痛如火燎。急向赤腫周遭,砭出紫黑血,以瘦牛肉片貼之(羊肉片亦可),其毒即可減半。
初服雙解貴金丸汗之,次服化斑解毒湯,投方應(yīng)病者順;若嘔噦昏憒,胸腹 脹,遍身青紫者,則為毒瓦斯內(nèi)攻屬逆。
內(nèi)發(fā)丹毒圖 p04-34a135.bmp (缺)
化斑解毒湯
升麻 石膏 連翹(去心) 牛蒡子(炒,研) 人中黃 黃連 知母 黑參(各一錢)竹葉二十片,水二盅,煎八分服。
【方歌】化斑解毒熱生風(fēng),致發(fā)丹毒云片紅,升膏翹蒡中黃等,黃連知母黑參同。
雙解貴金丸(見腫瘍門)
(附∶疽)
脅癰 紅高腫疼,疽堅塌漫冷不紅,皆屬肝膽怒火結(jié),遲潰敗漿冷虛兇。
【注】此證生于軟肋,有硬骨者為肋,肋下軟肉處為季脅。癰疽二證,皆由肝、膽怒火凝結(jié)而成。多生于體虛之人,初如梅李,漸長如碗如盆,色紅, 痛,高腫,二七潰破,膿稠為癰。若堅硬平塌,漫腫木痛,不紅不熱,月余潰破稀膿為疽。若失治,屆期不潰,攻擊成膿,腫如鼓脹,破出敗漿,腥臭膿者逆。癰疽二證,初腫時俱宜急服柴胡清肝湯解郁瀉火;如已成者,服托里透膿湯;膿熟脹痛,俱用臥針開之;已潰,以排余膿、補氣血為要。余按癰疽潰瘍門治法,投補不應(yīng)者,難治。
脅癰圖 p04-34a136.bmp (缺)
柴胡清肝湯(見頭部鬢疽)
托里透膿湯(見頭部侵腦疽)
點擊查看:<<外科心法要訣>>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