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暈針: 1 、原因:多見于初次接受針刺治療的患者,由于精神過度緊張、過度勞累、體質虛弱、醫(yī)生手法過重等原因誘發(fā)。 2 、處理:立即停止操作,退出全部留針,使患者平臥。輕者休息數(shù)分鐘,飲用溫開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復。重者指掐或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涌泉等穴,也可灸百會、氣海、關元等穴,必要時,采用綜合措施,給予輸液、抗
休克治療。
-----------二、滯針: 1 、原因:患者精神緊張,導致肌肉強烈收縮;或捻轉針時角度過大,或連續(xù)進行單向捻轉,肌纖維纏繞針身;或留針時移動體位,均可造成滯針。 2 、處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延長留針時間,使局部肌肉放松。因單向捻轉造成肌纖維纏繞者,可反方向捻轉出針。也可按揉局部,或在滯針附近加刺一針,轉移患者注意力,然后將針拔出。切忌硬拔。
-----------三、彎針: 1 、原因:施術者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進針后患者體位移動。針柄受到外物的碰撞、壓迫。滯針時未得到及時正確的處理。 2 、彎曲度較小的,停止運針,將針緩緩退出。彎曲度較大者,應順著彎度依勢外引。因患者體位改變者,恢復原來體位,再退針。切忌強力拔針,避免引起折針、出血。
-----------四、斷針: 1 、原因:針具質量低劣;針身、針根處剝蝕損壞未被及時發(fā)現(xiàn);強力提插捻轉導致肌肉強烈收縮;留針時體位改變;彎針、滯針時處理不當。 2 、處理:醫(yī)生應態(tài)度冷靜、沉著,囑患者不要緊張亂動。如斷端暴露于體外,可用手或鑷子取出;如斷端完全沒于皮肉內,應在 X 光定位后,外科手術取出。
五、血腫: 1 、原因:針尖彎曲帶鉤,或進針時刺傷血管。 2 、處理:輕者不做處理。重者局部輕輕按摩,促進瘀血的消散吸收,減輕癥狀。
六、針刺性
氣胸: 1 、原因:針刺胸背穴位時針具穿透胸腔,傷及肺
-----------最后的處理方法沒有打上來,請樓主檢查一下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