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的分類]
一、按部位損傷的不同可分為外傷和內傷
外傷是指皮、肉、筋、骨損傷,可具體分為創(chuàng)傷、骨折、脫位與傷筋;內傷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臟腑損傷及損傷后所引起的氣血、臟腑、經絡等結構破壞及功能紊亂而出現的各種損傷內證,它不同于內科中傷于七情所引起的內傷。外傷和內傷有著密切的關系,“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wèi)有所為貫,臟腑由之不和”。就充分說明人體內與外、局部與整體的辨證關系。
二、按損傷發(fā)生的過程和外力作用的性質可分為急性損傷與慢性勞損
急性損傷是指由于突然而來的暴力所引起的損傷;慢性勞損是指由于勞逸失度或體位不正而使外力經年累月作用于人體所致的疾病。
三、按受傷時間可分為新傷與陳傷
新傷是指受外力作用后發(fā)生病證并立即就診者;陳傷又稱宿傷,是指新傷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誘因隔一定時間在原受傷部位復發(fā)者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四、根據受傷部位的皮膚或粘膜的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壞,可分為閉合性損傷與開放性損傷
閉合性損傷是指受鈍性暴力損傷而外部無創(chuàng)口者;開放性損傷是指由銳器、火器或鈍性的暴力作用使皮膚或粘膜破損而有創(chuàng)口流血,深部組織與外界環(huán)境相通者。
五、按受傷的程度不同可分為輕傷與重傷
其輕重取決于致傷因素的性質即暴力的形式、強度,暴力作用時間的長短,受傷的部位及其面積的大小、深度等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六、按致傷因素的職業(yè)特點,可分為生活損傷、工業(yè)損傷、交通損傷、運動損傷等
七、按致傷因素的性質各類可分為物理損傷、化學損傷和生物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