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nèi)科學婦產(chǎn)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chǎn)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nèi)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nèi)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病理學 > 南華大學 > 正文:病理學實驗指導:彩圖插頁
    

病理學-實驗指導:彩圖插頁

病理學:實驗指導 彩圖插頁:圖1-1肝細胞水腫(低倍)圖1-2肝細胞水腫(高倍)圖中間可見中央靜脈,肝細胞索排列混亂,肝竇受壓變 彌漫性肝細胞腫脹,胞漿疏松、淡染,胞漿內(nèi)充滿大量窄或不清 細小均勻紅染顆粒圖1-3 肝水樣變性——氣球樣變(中倍)圖1-4 肝水樣變性——氣球樣變(高倍) 肝細胞索排列混亂,彌漫性肝細胞體積增大核無明顯改 彌漫性肝細胞體積增大、變圓,胞漿淡染、清亮變圖1-5 肝脂變(低倍)圖1-6肝脂變(高倍)

 

圖1-1肝細胞水腫(低倍)  圖1-2肝細胞水腫(高倍)

圖中間可見中央靜脈,肝細胞索排列混亂,肝竇受壓變  彌漫性肝細胞腫脹,胞漿疏松、淡染,胞漿內(nèi)充滿大量

窄或不清  細小均勻紅染顆粒

 

圖1-3 肝水樣變性——氣球樣變(中倍)  圖1-4 肝水樣變性——氣球樣變(高倍) 

肝細胞索排列混亂,彌漫性肝細胞體積增大核無明顯改    彌漫性肝細胞體積增大、變圓,胞漿淡染、清亮

變  

 

圖1-5 肝脂變(低倍)  圖1-6肝脂變(高倍) 

圖中右下角可見門管區(qū),肝細胞索排列混亂,肝竇變窄大部分肝細胞胞漿為大小較一致的圓形脂肪空泡所代替,

或不清細胞核被擠向胞體的一側

 

圖1-7結締組織玻變(中倍)圖1-8脾小動脈玻變(低倍) 

增生的膠原纖維腫脹融合,形成紅染均質(zhì)無結構物質(zhì)   圖中央為玻變的中央動脈,其周圍為動脈周圍淋巴鞘

 

圖1-9脾小動脈玻變(高倍)  圖1-10膽色素——新生兒肝炎(高倍) 

脾中央動脈管壁明顯增厚呈紅染均質(zhì)無結構,管腔 肝小葉中央可見中央靜脈,其周圍膽小管內(nèi)可見黃褐

變窄 色膽汁團塊   

 

圖1-11黑色素——皮膚色素痣(皮內(nèi)痣)(低倍)  圖1-12 黑色素——皮膚色素痣(皮內(nèi)痣)(高倍) 

皮膚鱗狀上皮增生,表皮下可見大量的黑色素細胞,真  黑色素細胞呈多邊形、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胞漿內(nèi)含有棕

皮淺層內(nèi)有成堆的棕黑色的黑色素。  黃色黑色素顆粒 

 

圖1-13凝固性壞死——脾梗死(低倍)  圖1-14凝固性壞死——脾梗死 (中倍)

圖左側為梗死區(qū),右側為正常的脾組織,梗死區(qū)與正  梗死區(qū)細胞核溶解,右下可見小梁動脈的輪廓保留, 

常區(qū)之間為充血出血帶左上蘭染顆粒狀物質(zhì)為細菌菌落。

 

圖1-15淋巴結結核——干樣壞死(中倍) 圖1-16淋巴結結核——干酪樣壞死(高倍)

左上角可見朗罕氏巨細胞,右下角為干酪樣壞死干酪樣壞死呈紅染顆粒狀,無結構

 

圖1-17宮頸鱗狀上皮化生(低倍)圖1-18宮頸鱗狀上皮化生(高倍) 

左側為宮頸單層柱狀上皮,右側為化生的鱗狀上皮化生的鱗狀上皮層次增多,胞漿紅染

 

 圖2-1肉芽組織 (低倍)圖2-2肉芽組織(高倍)

圖上側為心肌,下側心外膜表面為肉芽組織   肉芽組織由大量新生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和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等炎細胞組成。

 

圖3-1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化(低倍) 圖3-2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化(高倍)

肺泡壁增厚,可見紅染條索狀增生的纖維組織   肺泡壁毛細血管及間質(zhì)血管擴張充血,肺泡腔中可見心

力衰竭細胞

 

圖3-3慢性肝淤血-檳榔肝(低倍)圖3-4慢性肝淤血-檳榔肝(高倍)

肝小葉中央靜脈及肝竇明顯擴張、充血肝小葉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萎縮,細胞胞漿內(nèi)脂肪變性

 

圖3-5混合血栓(低倍)圖3-6混合血栓(高倍)

粉紅染區(qū)為血小板梁、紅染部分為纖維素網(wǎng)絡大量紅細  粉紅染血小板梁呈片塊狀,其中混有有少量中性白細

胞,右側為血管壁胞,紅染區(qū)顆粒為紅細胞

 

圖3-7血栓機化再通(低倍)圖3-8血栓機化再通(高倍)

右下側為血管組織近血管壁附近為肉芽組織,左上側為右側血管壁附近為機化再通的血管

未機化的血栓物質(zhì)  

 

圖3-9小腸出血性梗死(低倍) 圖3-10小腸出血性梗死(高倍)

腸壁組織壞死,上部為腸絨毛結構  上皮及腺體壞死,粘膜層、粘膜下層血管明顯擴張,并有廣泛出血  

 

圖4-1急性蜂窩織性闌尾炎(低倍)  圖4-2急性蜂窩織性闌尾炎(高倍)

從右上至左下依次為粘膜層、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  粘膜下層、肌層可見大量中性白細胞浸潤

 

圖4-3腦膿腫(低倍)圖4-4腦膿腫(高倍)  

右下角為膿腫壁,左上角為膿腫腔,腔內(nèi)充滿膿液 近膿腫膜處有大量的泡沫細胞

 

圖4-5纖維素性心外膜炎(低倍) 圖4-6 纖維素性心外膜炎(高倍)  

右下為肉芽組織,左上為滲出的纖維素,兩者之間為心  紅染的纖維素雜有少量白細胞、紅細胞

外膜組織

 

圖4-7氣管假膜性炎癥——氣管白喉(低倍)  圖4-8氣管假膜性炎癥——氣管白喉(高倍)  

上方為氣管的軟骨,下方為氣管腔內(nèi)假膜假膜主要由纖維素、白細胞及壞死組織組成

 

圖4-9慢性膽囊炎(低倍) 圖4-10慢性膽囊炎(高倍)  

膽囊壁粘膜層腺體增生并延伸達肌層之間粘膜層纖維組織增生,慢性炎癥細胞浸潤

 

圖4-11鼻息肉(低倍)  圖4-12鼻息肉(高倍)  

左側為息肉表面被覆的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  息肉間質(zhì)水腫,組織疏松,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右側可見增生擴張的腺體 可見腺體、血管  

 

圖4-13皮膚脂性肉芽腫(低倍) 圖4-14皮膚脂性肉芽腫(高倍)

真皮內(nèi)可見纖維組織包繞境界清楚的結節(jié)狀病灶  結節(jié)可見異物巨細胞、單核細胞、膽固醇晶體、慢性炎癥細胞、纖維細胞及膠原纖維

 

圖4-15肝臟粟粒性結核(低倍) 圖4-16肝臟粟粒性結核(高倍)

肝組織內(nèi)見不規(guī)則的結核肉芽腫病灶結核性肉芽腫由郎罕氏巨細胞、上皮樣細胞及淋巴細胞

組成

 

圖5-1直腸腺瘤(低倍) 圖5-2直腸腺瘤(高倍)

瘤組織由分化好的腺體及纖維間質(zhì)所構成。腺體的大小,瘤性腺體為單層高柱狀上皮細胞,與正常腸腺腺體的上

形態(tài)不一,分布不均勻皮細胞相似。間質(zhì)有多量炎細胞浸潤

 

圖5-3直腸腺癌(低倍)圖5-4直腸腺癌(高倍)

癌組織由分化差的腺體(癌巢)及纖維間質(zhì)組成。腫瘤 癌性腺體大小極不一致,細胞核的大小形狀,染色極不

兩端可見正常腸粘膜一致,可見核分裂。細胞排列紊亂

 

圖5-5纖維瘤(低倍)  圖5-6纖維瘤(高倍)

瘤細胞由分化良好的纖維細胞構成,呈編織狀排列,有 瘤細胞與纖維細胞相似,核呈圓形或梭形, 大小一

豐富的膠原纖維  致,膠原纖維呈玻變

 

圖5-7皮膚隆突型纖維肉瘤(低倍)圖5-8皮膚隆突型纖維肉瘤(高倍)

瘤細胞呈車輻狀排列  瘤細胞呈長梭形或卵圓形,體積較大,核染色深淺不一,具有一定的異形性

 

圖5-9纖維肉瘤(低倍) 圖5-10纖維肉瘤(高倍)

瘤細胞及纖維組織縱橫交錯,不規(guī)則排列瘤細胞呈長梭形或卵圓形,體積較大,核分裂象較多,

具有明顯的異形性

 

圖5-11皮膚乳頭狀瘤(低倍) 圖5-12皮膚乳頭狀瘤(中倍)

左側腫瘤由大小不等的乳頭結構組成,右側為正常皮膚  每個乳頭以血管纖維間質(zhì)為軸心,表面被覆分化好的鱗狀上皮覆蓋

 

圖5-13皮膚鱗狀細胞癌Ⅰ級(低倍)圖5-14皮膚鱗狀細胞癌Ⅰ級(高倍)

圖示多個癌巢境界較清,癌巢之間為血管及結締組織間  癌細胞胞漿紅染,核空泡狀,核仁明顯,部分癌細胞之

質(zhì),癌巢中央形成同心圓狀的角化珠(癌珠)間可見細胞間橋,癌巢中央為角化珠 

 

圖5-15基底細胞癌(低倍)  圖5-16基底細胞癌(高倍)

右上角為正常鱗狀上皮,左側為癌組織,呈實體團塊狀、癌巢周邊癌細胞呈柵欄狀排列,中央的癌細胞形態(tài)

條索狀或網(wǎng)狀,癌巢之間為纖維血管間質(zhì)  多樣,核圓形或卵圓形,可見核分裂

 

圖5-17涎腺多形性腺瘤(低倍) 圖5-18涎腺多形性腺瘤(高倍)

瘤組織由上皮、粘液和軟骨樣基質(zhì)組成,上皮組織呈條  圖示粘液及軟骨樣組織,細胞排列疏松

索、片塊或腺樣結構,右側上皮組織向鱗狀上皮分化

 

圖5-19乳腺纖維腺瘤(低倍) 圖5-20乳腺纖維腺瘤(高倍)

瘤組織由增生的腺管和纖維組織組成。增生的腺管大小、腺上皮呈立方形,大小、形狀較一致,與正常乳腺導

形狀不一,排列不規(guī)則管上皮細胞相似

 

圖5-21子宮平滑肌瘤(低倍)圖5-22子宮平滑肌瘤(高倍)

瘤組織由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細胞構成,縱橫交錯,呈編  瘤細胞胞漿紅染,界限不清,核呈棒狀、圓形或卵圓形

織狀排列  

 

圖5-23平滑肌肉瘤(低倍)圖5-24平滑肌肉瘤(高倍)

瘤組織由大量梭形細胞構成,呈縱橫交錯排列。 瘤細胞呈梭形,核較大,棒狀,大小形狀不一,核分

裂象多見。

 

圖5-執(zhí)業(yè)藥師25惡性黑色素瘤(低倍)圖5-26惡性黑色素瘤(高倍)

真皮內(nèi)可見黑色素瘤細胞呈片狀分布。  瘤細胞大小不一,多邊形,胞漿豐富,核大,呈圓形

或橢圓形,深染,部分瘤細胞胞漿內(nèi)可見黑色素。

 

圖5-27淋巴結轉移性腺癌(低倍)  圖5-28淋巴結轉移性腺癌(高倍)

淋巴濾泡增生,淋巴結被膜下竇內(nèi)可見癌細胞   淋巴結被膜下竇內(nèi)可見癌細胞呈不規(guī)則腺樣結構,并可見印戒細胞。

 

圖5-29骨軟骨瘤(低倍) 圖5-30骨肉瘤(高倍)

瘤組織由纖維膜、軟骨帽及松質(zhì)骨三層組成  瘤組織由腫瘤性骨組織或腫瘤性骨樣組織和骨肉瘤細胞

組成 

 

圖6-1風濕性心肌炎(低倍) 圖6-2 風濕性心肌炎(高倍)

心肌間質(zhì)內(nèi)可見一典型的風濕小體。  在風濕小體中可見較多毛蟲樣和梟眼樣細胞,風濕小體中央有紅染的纖維素樣壞死 

 

圖6-3病毒性心肌炎(低倍) 圖6-4病毒性心肌炎(高倍)

  心肌內(nèi)可見淡染壞死灶 病灶內(nèi)心肌細胞溶解,呈空網(wǎng)狀,炎癥細胞浸潤

 

 

圖6-5細菌性心內(nèi)膜炎(低倍) 圖6-6原發(fā)性腎固縮(低倍)

右下方為心瓣膜,左上方為贅生物 大部分腎小球玻變及纖維化,健在的腎小球代償性肥大

 

 

圖6-7原發(fā)性腎固縮(中倍)  圖6-8動脈粥樣硬化(低倍) 

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管壁增厚,玻璃樣變性,腎小球纖維  血管內(nèi)膜面可見一較大的粥樣斑塊,斑塊表面為纖維

化及玻變,健在的腎小球代償性肥大,間質(zhì)炎細胞浸潤  帽,深部染色較淡處為粥樣壞死物  

 

  圖6-9動脈粥樣硬化(高倍)圖7-1大葉性肺炎——灰肝期(低倍)

粥樣斑塊表面為纖維帽,深部為粥樣壞死物,其中有大   肺泡腔內(nèi)可見大量炎性滲出物,肺泡結構清楚

量膽固醇結晶,纖維帽下可見泡沫細胞 

 

圖7-2大葉性肺炎——灰肝期(高倍) 圖7-3小葉性肺炎(低倍)

肺泡腔內(nèi)滲出物為中性白細胞、纖維素絲穿過肺泡間孔,以細支氣管為中心的肺小葉實變,細支氣管及肺泡腔

使相鄰肺泡內(nèi)的纖維素網(wǎng)互相連接 內(nèi)為炎性滲出物

 

圖7-4小葉性肺炎(高倍)圖7-5間質(zhì)性肺炎(低倍)

細支氣管部分上皮變性壞死脫落,細支氣管及肺泡腔內(nèi)  肺泡間隔明顯加寬,肺泡腔內(nèi)滲出物少

大量中性白細胞滲出

 

圖7-6間質(zhì)性肺炎(高倍)  圖7-7硅肺(低倍)

肺泡壁血管擴張充血,有大量炎細胞浸潤(主要為單   硅結節(jié)由呈旋渦狀排列玻璃樣變的膠原纖維構成,并可  

核細胞) 見肺組織纖維化

 

圖7-8咽泡狀核細胞癌(低倍) 圖7-9鼻咽泡狀核細胞癌(高倍)

癌巢與間質(zhì)分界不清,有散在淋巴細胞浸潤  癌細胞境界不清,呈合體狀,核大圓形,呈空泡狀,含

1-2個肥大的核仁,癌細胞間有淋巴細胞浸潤

 

圖7-10肺鱗狀細胞癌(低倍) 圖7-11肺鱗狀細胞癌(高倍)

肺組織由高分化鱗癌組織所替代,癌巢界限尚清楚,間瘤細胞分化較好,呈多邊形,胞漿豐富紅染,可見細胞

質(zhì)有淋巴細胞浸潤  間橋

 

圖7-12細支氣管肺泡癌(中倍) 圖7-13細支氣管肺泡癌(高倍) 

癌細胞沿肺泡壁呈單層或多層生長,似腺樣結構,部分癌細胞呈柱狀,體積較大,核圓形或卵圓形,染色深淺

有乳頭形成  不一

 

圖7-14肺小細胞癌-燕麥細胞癌(低倍)  圖7-15肺小細胞癌-燕麥細胞癌(高倍)  

肺組織中深染部分為癌組織,部分肺泡腔內(nèi)可見滲出物  癌細胞呈圓形、卵圓形或短梭形,胞漿少,核染色深,

可見核分裂

 

圖8-1慢性淺表性胃炎(低倍)圖8-2慢性淺表性胃炎(高倍) 

胃粘膜淺層間質(zhì)中炎癥細胞浸潤,右下側見淋巴濾泡粘膜淺層間質(zhì)內(nèi)血管擴張充血,淋巴細胞浸潤

 

圖8-3慢性萎縮性胃炎(低倍)  圖8-4慢性萎縮性胃炎(高倍)

胃粘膜固有層腺體體積變小、數(shù)目減少,粘膜層變薄   圖上部為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可見杯狀細胞,間質(zhì)內(nèi)血管

擴張、充血、慢性炎癥細胞浸潤,圖下側染色較深的腺體為輕度不典型增生

 

圖8-5慢性胃潰瘍(低倍)圖8-6慢性胃潰瘍(高倍)

左上側見正常胃粘膜,右側為潰瘍區(qū),從上至下依次為 圖示瘢痕層,右側為神經(jīng)纖維斷面,左側可見動脈管壁

滲出、壞死、肉芽及瘢痕層增厚管腔變窄,為增殖性動脈內(nèi)膜炎

 

圖8-7急性普通型肝炎(低倍)  圖8-8急性普通型肝炎(高倍)

肝細胞索排列混亂,染色變淡,可見灶性壞死  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灶性壞死區(qū)細胞溶解,由炎癥

  細胞替代

 

圖8-9中度慢性性普通型肝炎(低倍)  圖8-10中度慢性性普通型肝炎(高倍)

著色較淡區(qū)為橋接壞死和碎片狀壞死可見中央靜脈(左)與匯管區(qū)(右)的壞死連接呈條

帶狀,肝細胞溶解,淋巴細胞浸潤

 

圖8-11急性重型肝炎(低倍)圖8-12亞急性重型肝炎(低倍)

肝細胞彌漫大片壞死,肝小葉邊緣殘留少量肝細胞  圖右側肝細胞大片壞死,左側為肝細胞結節(jié)

 

圖8-13亞急性重型肝炎(高倍)圖8-14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低倍)

壞死區(qū)由纖維結締組織取代,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  胰腺小葉結構尚清,部分小葉可見出血壞死灶

膽管增生,淤膽

 

圖8-15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高倍) 圖8-16肝硬化(低倍)

胰腺組織大片凝固性壞死,出血明顯  纖維組織分割包繞肝細胞團,形成假小葉

 

圖8-17肝硬化(高倍)   圖8-18肝細胞癌(低倍)  

假小葉內(nèi)部分肝細胞水腫、脂變,纖維間隔內(nèi)慢性炎癥  圖上部分為受壓肝組織,下部分為癌組織

細胞浸潤,膽管增生

 

圖8-19肝細胞癌(高倍) 圖8-20胃腺癌(低倍)

癌組織呈小梁狀或巢狀排列,癌細胞胞漿紅染,核圓形  圖左上角為正常胃粘膜,右下部分為癌組織

或卵圓形,染色深淺不一,可見核分裂

 

圖8-21胃腺癌(高倍)  圖8-22胃印戒細胞癌(低倍)

癌性腺體形狀不規(guī)則,有腺腔形成,癌細胞核染色深淺左下角殘留部分正常胃粘膜,右上為癌組織形成的粘液

不一,可見核分裂  湖,其中有大量印戒細胞

 

圖8-23胃印戒細胞癌(高倍)  圖9-1濾泡型淋巴瘤(低倍)

淡藍色的粘液湖中漂浮著圓形或卵圓形的印戒細胞,胞淋巴結正常結構破壞,由大小相似的腫瘤性濾泡所取代

漿淡染,核被擠壓至胞體一側,形似印戒

 

圖9-2濾泡型淋巴瘤(高倍)  圖9-3彌漫型大細胞性B細胞淋巴瘤(低倍)

瘤性濾泡主要由核裂細胞和無核裂細胞混合組成,核裂   淋巴結正常結構破壞,由彌漫分布的瘤細胞取代

細胞不規(guī)則、三角形或菱形,核有裂溝裂紋;無核裂細

胞圓形或卵圓形,核無裂溝

 

圖9-4彌漫型大細胞性B細胞淋巴瘤(低倍)圖9-5周圍T細胞淋巴瘤(高倍)

瘤細胞體積較大,核圓形或卵圓形,核膜厚,染色質(zhì)和瘤細胞大小不一,核形態(tài)多樣,染色質(zhì)呈點彩狀,胞漿

核仁常貼附在核膜上豐富淺染

 

圖9-6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細胞型)(高倍)  圖10-1急性腎小球腎炎(低倍)

圖正中可見一個雙核鏡影細胞,鏡影細胞體積大,核大,腎小球體積增大,腎小管內(nèi)有蛋白管型

核仁大,嗜酸性

 

圖10-2急性腎小球腎炎(高倍)圖10-3快速進行性腎小球腎炎(低倍)

腎小球內(nèi)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腎小囊腔內(nèi)有纖維蛋白,紅 圖中央可見一纖維性新月體,腎小管上皮細胞腫,間質(zhì)

細胞、白細胞滲出物,腎小管腔可見紅染蛋白管型間質(zhì) 炎癥細胞浸潤

中炎癥細胞浸潤

 

圖10-4快速進行性腎小球腎炎(高倍)圖10-5慢性腎小球腎炎(低倍)

腎小球囊壁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纖維性的新月體  圖中大部分腎小球纖維化、玻變,鍵存腎小球代償肥大

 

圖10-6慢性腎小球腎炎(高倍)  圖10-7急性腎盂腎炎(低倍)

腎小球玻變,入球小動脈管壁增厚、管腔變窄,腎小管  腎組織結構模糊,大量炎癥細胞浸潤

萎縮,間質(zhì)纖維化,淋巴細胞浸潤

 

圖10-8急性腎盂腎炎(高倍) 圖10-9慢性腎盂腎炎(低倍)

腎小管、腎小球細胞崩解,呈紅染顆粒狀,大量中性白 腎小球纖維化、玻變,腎小管萎縮,部分腎小球代償性

細胞浸潤 肥大,腎小管擴張

 

圖10-10慢性腎盂腎炎(高倍) 圖10-11腎細胞癌(低倍)

左側腎小球纖維化,右下側可見膠樣管型,腎小管萎縮 癌細胞排列成片塊、條索、腺樣結構,間質(zhì)少,可見大

間質(zhì)纖維組織增生,炎細胞浸潤  量薄壁毛細血管

 

 圖10-12腎細胞癌(高倍) 圖10-13膀胱移行細胞癌(低倍)

癌細胞體積較大,邊界較清,胞漿透亮,核圓形或橢圓 癌組織排列呈乳頭狀,乳頭表面覆蓋癌細胞,軸心為纖

形,位于胞體中央  維血管間質(zhì)

 

圖10-14膀胱移行細胞癌(高倍)  圖11-1子宮頸鱗癌——浸潤型(低倍)

癌細胞為梭形或柱狀,排列紊亂,極向消失,核染色深  右上可見正常宮頸鱗狀上皮,左下為癌組織 

淺不一,可見核分裂 

 

  圖11—2子宮頸鱗癌——浸潤型(高倍)  圖11-3葡萄胎(低倍)  

癌巢境界清楚,癌細胞大小不一,胞漿紅染,可見細胞 絨毛高度腫大、間質(zhì)水腫、血管消失、滋養(yǎng)層細胞明顯

間橋,左上角為壞死角化物質(zhì) 增生

 

圖11-4葡萄胎(高倍) 圖11-5絨毛膜癌(低倍) 

右下為絨毛間質(zhì),左側為增生的滋養(yǎng)層細胞,細胞滋養(yǎng) 可見大量腫瘤侵犯子宮肌層伴大片的出血壞死,無絨毛 

層細胞體積較大,胞漿和核淡染;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胞漿 及間質(zhì)

紅染,核染色深

 

 圖11-6絨毛膜癌(高倍) 圖11-7卵泡膜細胞—顆粒細胞瘤(低倍)

腫瘤由高度異型性的細胞滋養(yǎng)層細胞及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 瘤組織由分化好的顆粒細胞及卵泡細胞組成,呈不規(guī)則

組成,胞漿紅染,核染色深的為合體滋養(yǎng)層細胞,余為 片塊狀結構

細胞滋養(yǎng)層細胞  

 

   圖11-8卵泡膜細胞—顆粒細胞瘤(高倍) 圖11-9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低倍) 

顆粒細胞不規(guī)則形,胞漿少,粉紅染,核有裂溝形成 腫瘤呈囊狀結構,內(nèi)有乳頭,囊壁為纖維結締組織 

Call-Exner小體;卵泡膜細胞呈束狀排列,核梭形  

 

圖11—10卵巢粘液性囊腺瘤(高倍)  圖11-11宮頸原位癌(低倍)

囊內(nèi)壁被覆的細胞呈高柱狀,單層排列,核位于基地部,子宮頸上皮全層皆為癌細胞所取代,并累及腺體,但  

胞漿及囊腔內(nèi)含大量粘液基底膜完整

 

&nm.52667788.cn/jianyan/bsp; 圖 11-12宮頸原位癌(高倍)圖11-13乳腺纖維囊性變(低倍)

癌細胞大小不一、染色深淺不一、核分裂常見,基  小葉腺泡數(shù)目增多,可見小導管

底膜完整 擴張伴大汗腺化生

 

  圖11-14乳腺纖維囊性變(高倍)   圖11-15乳腺浸潤性導管癌(低倍)

囊腫上皮呈大汗腺化生 低倍鏡觀察:癌細胞呈排列成實心團塊、篩網(wǎng)  

 狀或條索狀,中央可見大塊壞死

 

  圖11-16乳腺浸潤性導管癌(高倍)  圖11-17乳腺導管內(nèi)癌(低倍)

 癌細胞體積較大,胞漿豐富,可見中央壞死灶  癌細胞局限于導管內(nèi),管壁基底膜完整  

 

 

 圖11-18乳腺導管內(nèi)癌(高倍)圖11-19 前列腺癌(低倍)

 癌細胞多層排列,呈圓形、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 

 

圖11-20前列腺癌(高倍)  圖12-1單純性甲狀腺腫(低倍)

 

圖12-2單純性甲狀腺腫(中倍)   圖12-3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低倍)

濾泡明顯擴大,濾泡腔內(nèi)充滿紅染均質(zhì)的膠質(zhì)  甲狀腺組織中纖維組織增生,濾泡大小不一

 

圖12-4毒性甲狀腺腫(低倍)  圖12-5毒性甲狀腺腫(高倍)

濾泡大小不等,上皮細胞呈乳頭狀增生突向管腔  濾泡上皮增生,呈高柱狀,周邊有

大小不一的吸收空泡

 

圖12-6甲狀腺乳頭狀癌(低倍) 圖12-7甲狀腺乳頭狀癌(高倍)

癌組織乳頭細長,呈不規(guī)則多級分枝狀,乳頭中 癌細胞呈立方形,胞漿紅染,核圓形或橢圓形,大

央為纖維血管間質(zhì),表面被覆癌細胞小較一致,染色質(zhì)稀少呈細顆粒狀,似毛玻璃樣

 

圖2-8甲狀腺未分化癌(低倍)圖12-9甲狀腺未分化癌(高倍)

癌細胞彌散分布,實質(zhì)與間質(zhì)分界不清 癌細胞體積大小不等,核大,染色深淺不一

 

圖12-10糖尿病胰島改變(低倍)圖12-11糖尿病胰島改變(高倍)

胰腺小葉腺泡內(nèi)可見散在胰島 胰島體積變小、數(shù)目減少,細胞體積變小、空泡變性

  

 

圖13-1神經(jīng)鞘瘤(低倍)  圖13-2神經(jīng)鞘瘤(高倍)

瘤組織的有核區(qū)與無核區(qū)相繼出現(xiàn),核呈柵欄狀排列   瘤細胞梭形,胞漿紅染,核桿狀

 

圖13-3 神經(jīng)纖維瘤(低倍)  圖13-4神經(jīng)纖維瘤(高倍)

瘤細胞排列呈漩渦狀、束狀 瘤細胞呈梭形,部分扭曲變形,胞漿淡紅,胞界不清,

核細長

 

圖13-5 星形膠質(zhì)細胞瘤Ⅱ-Ⅲ級(低倍) 圖13-6 星形膠質(zhì)細胞瘤Ⅱ-Ⅲ級(高倍)

瘤細胞彌散分布,伴有出血和壞死。瘤細胞多形性,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核大小不等,

染色較深,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生腫脹

 

圖13-7 腦膜瘤(低倍)  圖13-8 腦膜瘤(高倍)

瘤細胞排列成束狀、片塊狀或漩渦狀,有砂粒體形成。巢內(nèi)層為腦膜細胞,胖梭形,胞漿較豐富。巢外層細胞

呈長梭形,核細長深染,似纖維細胞。

 

圖13-9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低倍)圖13-10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高倍)

蛛網(wǎng)膜下腔增寬,腦膜血管擴張充血,充滿炎性滲出物。  蛛網(wǎng)膜下腔大量中性白細胞滲出

 

圖13-11乙型腦炎(低倍)  圖13-12乙型腦炎(高倍)

圖中央淡染,境界清楚的圓形病灶為篩狀軟化灶  圖中為縱切的血管,淋巴細胞圍管浸潤,左側膠質(zhì)結

節(jié)形成

 

圖13-13乙型腦炎(高倍)圖13-14乙型腦炎(高倍)

圖中央神經(jīng)細胞壞死,小膠質(zhì)細胞侵入神經(jīng)細胞胞體   圖中央變性的神經(jīng)細胞周圍有小膠質(zhì)細胞圍繞,稱神

內(nèi),稱嗜神經(jīng)細胞現(xiàn)象 經(jīng)細胞衛(wèi)星現(xiàn)象

 

圖14-1肺結核(低倍)  圖14-2肺結核(高倍)

肺組織內(nèi)見結核結節(jié),結節(jié)內(nèi)有多個郎罕氏巨細胞  結節(jié)中央為郎罕氏巨細胞,核呈馬蹄狀排列,周圍為

胖梭形、胞漿淡紅染的上皮樣細胞,細胞界限不清

 

圖14-3干酪性肺炎(低倍)圖14-4干酪性肺炎(高倍)

左下見大片干酪樣壞死,周邊肺泡腔內(nèi)有炎性滲出物   壞死物由均質(zhì)紅染的細顆粒狀物質(zhì)構成,散在藍染固

 縮的細胞核

 

圖14-5腸傷寒(低倍) 圖14-6腸傷寒(高倍)

圖示增生的傷寒肉芽腫,為多數(shù)傷寒細胞構成   傷寒細胞體積大、胞漿豐富淡染、核為腎形,胞漿內(nèi)

可見吞噬的淋巴細胞及細胞碎片

 

圖14-7細菌性痢疾(低倍)圖14-8細菌性痢疾(高倍)

腸粘膜表層被覆上皮脫落,形成淺表潰瘍,表面有大   左下角為腸腺,右上角為由滲出的炎性細胞、纖維素、

量炎性滲出物覆蓋(假膜)菌落及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構成的假膜

 

圖15-1血吸蟲性肝硬化(低倍)  圖15-2血吸蟲性肝硬化(高倍)

圖上側為沉積的蟲卵及增生的纖維組織  蟲卵死亡、鈣化藍染,肝細胞水樣變性

 

圖15-3腸阿米巴病(低倍)  圖15-4腸阿米巴。ǜ弑)

左側為腸粘膜組織,右側為潰瘍,潰瘍區(qū)有壞死組織   圖中央為體積大、胞漿空泡狀、核圓形的阿米巴滋養(yǎng)

及炎性滲出物體,胞漿內(nèi)有吞噬的紅細胞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