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科學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其它 > 方劑學 > 正文:方劑學電子教材:第十七章
    

方劑學-電子教材:第十七章

方劑學:電子教材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治風劑 平熄內鳳劑是在乎熄內風法指導下組成的方劑,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以治療內臟病變所致的肝風內動證。按內風一證,其成因、證、治,也不盡相同。大抵肝陽上亢所致者,以頭目眩暈,腦中熱痛為主,治宜鎮(zhèn)肝熄風;由熱極而致動風者,以高熱神昏、抽搐為主,治宜清營熄風;液涸而致動風者,以筋脈拘急,手足顫動,舌絳唇焦為主。治宜滋陰熄風。處方常以平肝熄風藥分別與清營涼肝、滋陰養(yǎng)血、潛陽降逆,以及化痰、鎮(zhèn)痙

第十七章 治風劑

平熄內鳳劑是在乎熄內風法指導下組成的方劑,具有平肝熄風的作用,以治療內臟病變所致的肝風內動證。按內風一證,其成因、證、治,也不盡相同。大抵肝陽上亢所致者,以頭目眩暈,腦中熱痛為主,治宜鎮(zhèn)肝熄風;由熱極而致動風者,以高熱神昏、抽搐為主,治宜清營熄風;液涸而致動風者,以筋脈拘急,手足顫動,舌絳唇焦為主。

治宜滋陰熄風。處方常以平肝熄風藥分別與清營涼肝、滋陰養(yǎng)血、潛陽降逆,以及化痰、鎮(zhèn)痙等藥結合組成。代表方如鎮(zhèn)肝熄風湯、羚角鉤藤湯、大定風珠。

鎮(zhèn)肝熄鳳湯《醫(yī)學衷內參西錄》

  【組成】懷牛膝30克  代赭石30克(先煎)  生龍骨(搗碎)15克 生牡蠣(搗碎)15克  生版(搗碎)15克  生杭芍15克 玄參15克  天冬15克  川楝子(搗碎)6克生麥芽6克  茵陳6克  甘草4.5克

  【功用】鎮(zhèn)肝熄風。

  【主治】陰虛陽亢,肝風內動、癥見頭目眩暈,或目脹耳鳴,腦中熱疼,心中煩熱,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或眩暈至于顛仆,其脈弦長有力者。

  【方解】陰虛陽亢,肝氣肝火俱逆而上沖,氣逆則血亦逆,形成“血之與氣并走干”上。的病機,而見上述肝風諸癥,每為中風先兆及中風癥。治宜重鎮(zhèn)降逆,潛陽熄風。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于,折其亢陽,代赭石重鎮(zhèn)降逆,平肝潛陽,使甚者先乎,為主藥;龍骨、牡蠣、龜版潛陽熄風,玄參、天冬、白芍滋養(yǎng)陰血,柔肝熄風,均為輔藥;川楝子、茵陳(實是青蒿)泄肝火,生麥芽舒肝郁,甘草和胃氣調中,以制金石藥礙胃之弊,均為佐使藥。綜合而奏鎮(zhèn)肝熄風之效。

  【臨床運用】本方用于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證的有一定效果。心中熱甚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膽星6克:大便不實者去龜版、赭石,加赤石脂30克:頭腦熱疼較甚者,加菊花黃芩、夏枯草、地龍等具有降壓的清熱平肝藥。

羚角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組成】 羊角(先煎)4.5克 鉤藤住院醫(yī)師(后下)9克  霜桑葉6克 川貝6克  鮮主地15克  滁菊花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3克  淡竹茹15克 茯神中9克

  【功用】涼肝熄風,養(yǎng)陰止痙。

  【 主治】熱極生風,癥見壯熱神昏,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fā)為痙厥,舌質干降脈弦數有力。

  【方解】本方證是陽熱亢盛,引動肝風。治宜清熱涼肝,以達平熄內風。方中羚羊角、鉤藤為清熱涼肝、熄風止痙上品,自為主藥:桑葉、菊花雖能清肝熄風,終屬輔藥之流:生地、白芍則從另一角度滋陰養(yǎng)肝,和血熄風。且芍藥、甘草相伍,又能柔肝止痙,亦為重要佐藥。至于川貝、竹茹清熱化痰,茯神木寧安神,以收標本兼治之實。

  【臨床運用】本方是臨床涼肝熄風之有效方劑,不僅對溫病熱極動風,而且陰虛陽亢,化火動風的卒中病,都有卓效。運用時如見熱邪內閉,神志昏迷較重者,可與紫雪丹、牛黃丸合用,以清熱開竅;熱傷津液者,可與玄參、石斛、麥冬輩同用,以滋陰增液而扶祛邪之正氣。

大定風珠《溫病條辯》

  【組成】生白芍18克  阿膠9克  生龜版12克 干地黃18克&nm.52667788.cn/zhuyuan/bsp;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蠣12克  麥冬(去心)18克炙  甘草12克 生鱉甲12克  雞子黃二枚。

  【功用】滋液熄風。

  【 主治】溫病邪熱久羈, 灼傷真陰,或因誤用攻下,重傷陰液,肝風內動,手足震顫,徐徐抽動,神倦脈弱,舌絳少苔等證。

  【方解】本方證是溫病末期, 陰液大傷而虛風內動,治宜滋液熄風,以挽垂危之局。方中阿膠、雞子黃滋養(yǎng)陰液,柔肝熄風,為主藥,生地、麥冬、白芍龜版、鱉甲、牡蠣滋陰柔肝,潛陽熄鳳,為輔藥:麻仁潤燥,五味子斂氣陰,防止虛脫,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和中,為使藥。本方十一味藥,滋陰養(yǎng)血之品占八味,顯系一首滋陰熄風的典型方劑。 

  【臨床運用】本方為液涸動風的理想方禮充分體現了滋液以熄風的精神。自汗欲脫者加人參、龍骨、五味子,益氣固脫;心悸小麥、人參、茯神;有痰加天竹黃、貝母、竹瀝

   本方除阿膠、雞子黃外,余藥水煎去渣,沖雞子黃、阿膠烊化服。

小結

 平熄內風劑的使用,由于動風的成因不同,證治也不盡一致。鎮(zhèn)肝熄風湯重鎮(zhèn)降逆、潛陽熄風,主治肝陽化風,如”血之與氣并走與上”的中風先兆.或中風。羚角鉤藤湯涼肝媳風,養(yǎng)陰止痙,適用于壯熱神昏,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的熱極動風證:大定風珠滋液熄風,適宜于液涸動風,確可挽垂危之局。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