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勒黑
|
漢語拼音 | YUDAIHAIDIAO
|
拉丁名 | Haliaeetus leucoryphus (pallas).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鷹科動物玉帶海雕的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體型較大,雌雄體色相同。頭頂、后頸及肩間部淡赤色,頭羽較暗,后頸帶有黃褐色,各羽都具淡棕白色條紋。頭側(cè)及頦淡乳黃色,喉淡棕黃色,條紋白色,羽干黑色。下背及腰褐色,尾上覆羽棕褐色,羽端棕黃,羽基白色。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與肩羽為暗褐色,羽端淡棕色,大覆羽黑色,其余覆羽褐色,羽端棕黃色。下體各羽棕褐色,且具淡棕黃色羽端,體側(cè)羽色較暗。尾羽黑色,中間具一道白色帶斑。尾下覆羽暗褐色,翼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略具白斑。嘴藍褐色。爪黑色。雄鳥較雌鳥體型稍小。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西部、甘肅北部、內(nèi)蒙東部、東北北部等地區(qū)。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棲息于高山湖泊附近的開闊地帶、田埂、旱獺洞前的小土丘上。在海拔4000~4700m的高處亦可見到。以鼠兔、旱獺、鳥、兩棲類等為食,亦捕食羊羔、魚類。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捕殺后除去內(nèi)臟及羽毛,將肉洗凈,鮮用或晾干,研細。
|
藥用部位 | 以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肉含蛋白質(zhì)、脂肪、肽類、氨基酸。血含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谷(氨酸)草(酰乙酸)轉(zhuǎn)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轉(zhuǎn)氨酶、乳酸脫氫酶(lactatede-hydrogenase)、酯酶(esterase)、甾類激素等。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有滋補、避邪的功用。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治失眠、驚癇、精神病等癥。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晶珠本草》記載:玉帶海雕肉滋補,避邪。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 Linnaeus、金雕Aquila chrysaetosLinnaeus、草原雕Aquilarapax(Temminck)的肉有同樣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