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u lu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嘎布德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認藥白晶鑒》稱:“纏繞其他植物生長,分枝多,葉似錦葵葉,葉、莖具硬毛,粗糙,花白色……”《無誤蒙藥鑒》載:“果實白色,狀如小孩腦袋,故可做器具……種子白色、味酸!辈⒏街参镄螒B(tài)圖1幅。上述植物形態(tài)及附圖特征與蒙醫(yī)所沿用的葫蘆特征相符,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嘎布德即葫蘆。
|
中藥材基原 | 為葫蘆科植物葫蘆、瓠瓜的果皮和種子。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葫蘆 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 L.
一年生攀緣草本,全株蒼綠色,被軟毛;卷須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圓形或腎狀卵圓形,長寬各為10~40cm,稍有角裂或3淺裂,先端純尖,邊緣有短齒,基部心形,有長葉柄,頂端具腺齒2枚;ù菩弁,單生于葉腋;雄花柄較葉柄為長,雌花柄短;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稍圓形;雄花雄蕊3枚,花藥結(jié)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形狀因不同品種而異,常呈扇圓球形或梨形,幼時略柔軟,淡綠色,熟后外皮變硬,近于白色。種子白色,多數(shù),呈倒卵狀長橢圓形;ㄆ7~8月,果期8~9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2.瓠瓜 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1.var.de-pressa(Ser.)Hara
本種與葫蘆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cm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氣候。不耐低溫,喜光,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宜選擇富含腐殖質(zhì)的保肥和保水力強的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直播法。4月播種,將經(jīng)浸種、催芽的種子,在寬1.5m的畦面上,按行株距60cm×60cm開穴點播,每穴播種3~4顆,播后覆土2~3cm。
田間管理 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排水防漬,灌水防旱。苗期施提苗肥1次,摘心后施分蔓肥1次,果實迅速生長時施果肥1次,開始采收后再分期追肥2次,促使后續(xù)瓜生長。苗開始抽蔓時,開始插“人”字形支架引苗蔓上架。一般于主蔓6葉左右進行第1次摘心,當側(cè)蔓結(jié)果后進行第2次摘心,促使第2次側(cè)蔓抽生和結(jié)瓜,此后,可任其自然生長或再進行第3次摘心。
|
采收加工 | 秋季摘取成熟果實,剖開,剝?nèi)》N子,分別曬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呈長橢圓狀三角形,長2~2.5cm,寬0.8~1.2cm。頂端尖,具稍偏斜的凹陷種臍,基部略凹人。兩側(cè)各具一明顯的棱線,麥面黃棕色,具兩條淺黃褐色的縱棱。種皮堅脆,子葉2片,白色,油性。氣微,味淡。
以種子飽滿、油潤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葫蘆雜交種果實含22-脫氧葫蘆苦素D(22-deoxocucurbitacin D)及少量22-脫氧異葫蘆苦累D(22-deoxoisocucurbitacin D)[1]。葫蘆種子含蛋白質(zhì)(protein)38.27%,油(oil)48.6%,糖(sugar)5.2%。蛋白質(zhì)的組成有18種氨基酸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又含棕櫚酸(Palmtric acid),棕櫚油酸(palmitolel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要脂肪酸。糖主要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蔗糖(sucrose),棉籽糖(raffinos)及水蘇糖(stachyose)[2,3]。還含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ininhibitor)LLTI-I、Ⅱ、Ⅲ[4]。瓠瓜種子含胰蛋白酶異抑劑[5]。
|
藥理作用 | 胰蛋白酶抑制作用 葫蘆種子提取物具有胰蛋白酶抑制作用[1]。從中分離出3種絲氨酸異蛋白酶抑制劑,分別為LLTI-I、Ⅱ、Ⅲ[2]。從瓠瓜中分離出2種胰蛋白酶異抑制劑LLDTI-I、Ⅱ、Ⅲ[3]。
|
性味 | 味酸、澀,性平。效燥、固、糙。
|
功效 | 止瀉,愈傷,潤肺。
|
主治 | 主治寒熱性腹瀉,腸刺痛,消化不良。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Enslin P R,et a1.C A,1967,67:11614n
(2)Joshi S S,et a1.C A,1978,89:165156w
(3)Joshi S S,et a1.C A,1982,97:20754e
(4)Hamato N,et a1.C A,1992,117:65336t
(5)Matsuo M,et a1.C A,1992,117:65350t
藥理
(1)Uzogara S G,et a1.C A,1987,107:76376a
(2)Ham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