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鳳尾草 |
漢語拼音 | gan han mao jue |
英文名 | Arid Cyclosorus |
藥材基原 | 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植株高達140cm。根莖長而橫生,連同葉柄基部疏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柄長約35cm,淡褐色禾稈色;葉片近草質,闊披針形,長60-80cm,寬12-25cm,基部漸變狹,下面沿葉脈有短針狀毛和淡黃色棒形腺體,二回羽裂;下部6-10對羽片逐漸縮小成小耳片,中部羽片披針形,基部平截,裂片斜向上;側脈9-10對,下部2對結合,第3對至第6對均伸達缺刻下的透明膜。孢子囊群圓形,生于側脈中部,在中脈兩側各排成1排;囊群蓋小,無毛。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南、西南及安徽、江西、臺灣、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50-1800m的疏林下或河邊草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涼 |
歸經 | 肺;肝;大腸經 |
功效 | 清熱解毒;止痢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痢疾;乳蛾;狂犬咬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止痢的功能。用于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彈傷及狂犬咬傷。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yclosorus aridus (Don) Tagawa[Aspidium aridum Don;Dryopteris arida Kuntze] |
科屬分類 | 金星蕨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