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i xian diao fu ro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杜鵑花科植物毛棉杜鵑花的根皮、莖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8m。分枝細長,幼枝褐色,老枝灰色。葉散生或在枝上部聚生,近似輪生狀;葉柄長1-2cm,基部稍膨大;葉片薄革質,橢圓狀披針形,或闊倒被外形,長4-16cm,。寬2-6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蒼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明顯隆起,側脈纖細,10-12對以上。花序1-3枝,生于枝頂葉服,每枝有花2-4朵或數(shù)朵,組成傘形狀花序,花芳香;花萼小,5裂,裂片三角形,長1-2mm;花冠漏斗狀鐘形,白色或帶紫紅色,長3-6cm,5深裂,裂片開展;雄蕊10,不等長,花絲纖細,與花冠等長或稍短;雌蕊1,子房長卵形,6室,花柱長5.5cm,柱頭盾狀。蒴果細長圓柱形,長2.5-5cm,微彎曲,有6棱,成熟時深褐色。花期12月至翌年3-4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500-2000m的叢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切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性平 |
歸經 | 腎經 |
功效 | 利水;活血 |
功效分類 | 滲濕利尿藥 |
主治 | 水腫;肺結核;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0-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根皮、莖皮:治內傷水腫。 |
考證 | 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Rhododendron moulmainese Hook.F.[R.Oxphyllum Franch.;R.westlandii Hemsl.」 |
科屬分類 | 杜鵑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