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huang l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殼斗科植物黃毛青岡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喬木,高15-20m。樹皮深灰色,呈不規(guī)則的縱裂;小枝有黃褐色絨毛。葉互生,葉柄長1-2.5cm,密被灰黃色絨毛;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8-12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中部以上有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黃色絨毛,葉面中脈凹下,側(cè)脈10-14對;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4-6cm,被黃色絨毛,為葇荑花序;雌花序粗壯,腋生,長約4cm,花柱分離,被黃色絨毛。殼斗淺碗形,包果約1/2,直徑1-1.5cm,高5-8(-10)mm,內(nèi)壁被黃色絨毛,小苞片匯合生成6-7條同心環(huán)帶,環(huán)帶邊緣具淺齒,密被黃色絨毛;堅果橢圓形或卵形,直徑0.8-1.4(-1.6)cm,高1.2-1.8cm,初被柔毛、后漸脫落,果臍突起,直徑約6-8mm;ㄆ4-5月,果期翌年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700-3000m的常綠闊葉林或松櫟混交林中,在溝谷地帶生長最好。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剝下樹皮,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澀;性微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平喘
|
功效分類 |
止咳平喘藥
|
主治 |
哮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研末,每次3-6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治哮喘: 黃櫟樹皮、水冬瓜樹皮各一兩。研末,用蜜調(diào)勻,再用開水沖者墻土,取澄清液送服。每次二錢,日服三次。 (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云南中草藥》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Cyclobalanopsis delavayi (franch.) Schott[Quercus delavauyi Franch.]
|
科屬分類 |
殼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