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金匱》卷中。
|
藥物組成 | 半夏1升,生姜半斤,茯苓3兩(一法4兩)。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痰飲多汗,小便不利。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1升5合,分2次溫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經(jīng)云:以辛散之。半夏、生姜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堅(jiān)、嘔逆者;眩,亦上焦陽氣虛,不能升發(fā),所以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則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獨(dú)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腎逆以安神,神安則悸愈矣。 2.《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陽、陽明藥也,半夏、生姜行水氣而散逆氣,能止嘔吐;茯苓寧心氣而泄腎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則悸眩止而痞消矣。 |
備注 | 大半夏湯(《活人書》卷十八)、半夏茯苓湯(《雞峰》卷十八)、茯苓半夏湯(《宣明論》卷六)、小半夏湯(《傷寒心要》)、小半夏茯苓湯(《直指》卷七)、小茯苓半夏湯(《普濟(jì)方》卷一三八)、茯苓散(《普濟(jì)方》卷一六六)。本方方名,《外臺》引作“半夏加茯苓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