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
寸口弦緊,為寒疝。弦則衛(wèi)氣不行,衛(wèi)氣不行則惡寒,緊則不欲食。寸口遲緩,遲則為寒,緩為氣之虛,虛寒相搏而痛。脈沉緊豁大者,為虛。脈滑為疝,急為疝,搏為疝,見于何部而知其何臟。
【因證】
蓋全在肝經(jīng)。因濕熱在經(jīng),抑遏至久,又感外寒,濕被郁而作痛;或大勞則火起于筋,醉飽則火起于胃,房則火起于腎,大怒則火起于本經(jīng)。
火郁之甚,濕熱便盛,濁液凝聚,并入血隧,流于肝經(jīng),為寒所束,宜其痛甚。因痰飲積流入厥陰,聚結(jié)成核。因瘀結(jié)其本經(jīng),因虛而感,或內(nèi)火外寒郁之。肝經(jīng)與沖、任、督所會,聚于陰器,傷于寒則陰縮入,傷于熱縱挺不收。屬木,性速急,火性暴而痛亦暴矣。
張論七疝∶
寒疝 因濕地、雨水、風(fēng)冷處,使內(nèi)過多。其狀囊結(jié)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睪丸而痛,宜以溫劑下之。久而無子。
水疝 因醉過內(nèi),汗出遇風(fēng)濕之氣聚于囊中。其狀腎囊腫痛如水晶,或癢搔出黃水,小腹或按之作水聲,陰汗,治宜逐水。
筋疝 因房勞及邪術(shù)所使。陰莖腫或潰膿,或痛而里急,筋速縮,或挺不收,或白物如精,或莖痛之極則癢,宜降火下之。
血疝 因使內(nèi)氣血流溢,滲入脬囊,留而不去,結(jié)成癰膿。多血,狀如黃瓜,在小腹兩旁,橫骨約中,俗云便癰,治宜和血。
氣疝 因號哭忿怒,氣郁而脹,哭怒罷則散。其狀上連腎區(qū),下及陰囊,宜以散氣藥下之。小兒有此,因父精怯,故不治。
狐疝 與氣疝大同小異。狀如仰瓦,臥則入小腹,行之則出入囊中,宜逐氣流經(jīng)之劑下之。
疝 因地卑濕,江淮間所生。其狀如升、斗,不癢不痛,宜去濕之藥下之。女子陰戶突出,雖相類,乃熱不禁固也。
《三因》有四 ∶
腸 因房室過度,元臟虛冷,腸邊 系不收,墜入 中,上下無定,此難治。
氣 因七情臟氣下墜,陰 腫脹急痛,易治。
水 因濕氣得之,則腫脹其陰,易治之。
卵 因勞役坐馬,致卵核腫脹,或偏有大小,上下無常,此難治也。
外有婦人陰門挺出,亦名 病。
當(dāng)歸(酒制,去蘆) 炮附 川楝 茴香(以上各一兩)
銼,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焙干作末,入下藥∶丁香 木香(各五分) 全蝎(十三個)
玄胡索(五錢)
上同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至百丸,溫酒下。
參術(shù)湯 治虛疝脈豁大者是。
倉卒散 治寒疝入腹卒痛,小腸膀胱氣絞,腹冷重如石,出白汗。
山梔(四十九個,燒半過) 生附子酒煎二錢。
又一方 烏代附。
神應(yīng)散 治諸疝心腹絞痛不忍,此方能散氣開結(jié)。
玄胡索 胡椒 或加茴香。酒煎二錢。
牡丹丸 治寒疝心腹刺痛及血。
川烏(炮,去皮尖) 牡丹皮(四兩) 桃仁(炒,去皮尖) 桂(各五兩) 青皮(一兩)
蜜丸,酒下。
桃仁湯 治 疝。
大桃仁(如法) 茱萸 桂枝 蒺藜 青皮 白茯苓 檳榔 木香 海藻 三棱 莪術(shù)(任意加減)
張用導(dǎo)水、禹功、豬腎、通經(jīng)等散下之。
秘方 治諸疝。
枳實(治痛) 山梔 茱萸 橘子 山楂(去核積) 桃仁(瘀血加之) 川烏(劫痛同梔)
桂枝(不定必用) 荔枝核(濕則加之) 青皮
守丸 治 要藥,不痛。
蒼術(shù) 南星 半夏 白芷(散水) 川m.52667788.cn/hushi/芎 枳實 山楂
應(yīng)痛丸 治敗精惡物不出,結(jié)成疝,痛不忍。
阿魏二兩,醋和蕎麥面裹,火煨熟;檳榔大者二個,刮空,滴乳香滿盛,將刮下末,用蕎麥拌作餅,慢火煨。上細(xì)末,入 砂一錢,赤芍一兩,同為末,面糊搜和,丸如梧子大,鹽酒下。
雄黃散 治陰腫大如斗,核痛不治m.52667788.cn。
煎洗。
又方 天蘿筋燒灰,治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