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肝火肝陽
    

張聿青醫(yī)案:肝火肝陽

□康(右) 木郁生火,肝火散越。內(nèi)熱日久不退,咽中熱沖,頭目昏暈。脈弦大而數(shù),舌紅無苔,滿布裂紋。肝火灼爍,陰津日耗,水源有必盡之勢。草木無情,恐難回情志之病。擬黃連阿膠湯以救厥少二陰之陰,而瀉厥少二陰之火。清阿膠(溶化沖二錢) 川連(五分雞子黃拌炒)…

康(右) 木郁生火,肝火散越。內(nèi)熱日久不退,咽中熱沖,頭目昏暈。脈弦大而數(shù),舌紅無苔,滿布裂紋。肝火灼爍,陰津日耗,水源有必盡之勢。草木無情,恐難回情志之病。擬黃連阿膠湯以救厥少二陰之陰,而瀉厥少二陰之火。

清阿膠(溶化沖二錢) 川連(五分雞子黃拌炒) 生白芍(三錢) 地骨皮(二錢) 大生地(五錢) 丹皮(二錢) 女貞子(三錢酒蒸) 川石斛(四錢) 萱花(三錢)

【二診】 內(nèi)熱稍輕,而咽喉胸膈仍覺干燥難忍。舌紅無苔,裂紋滿布。心火劫爍,陰津消耗。惟有涵育陰津為抵御之計。

大生地(四錢) 阿膠(三錢) 煨石膏(三錢) 石決明(五錢) 黑豆衣(三錢) 大麥冬(三錢)花粉(二錢) 炒知母(二錢) 雙鉤鉤(三錢)

【三診】 內(nèi)熱大減,而仍頭目昏暈,舌燥咽干。氣火內(nèi)爍,陰津消耗。再和陰泄熱。

大生地(五錢) 生甘草(五分) 粉丹皮(二錢) 阿膠(三錢) 大麥冬(三錢) 生白芍(三錢)地骨皮(二錢) 鉤鉤(三錢) 石決明(五錢) 川雅連(三分雞子黃拌炒)

【四診】 咽喉胸膈燥痛稍減,神情稍振。然仍口渴無津。厥少二陰之火。劫爍胃陰。再救陰泄熱。

西洋參(二錢) 青鹽半夏(一錢五分) 生甘草(五分) 花粉(二錢) 大麥冬(三錢) 煨石膏(五錢) 黑豆衣(三錢) 池菊(一錢五分) 川石斛(四錢) 女貞子(三錢酒蒸)

【五診】 咽喉胸膈燥痛大減。然耳竅閉塞,眼目昏花,大便不行。少陽郁勃之火,上升不靖。甘養(yǎng)之中。再參清泄。

西洋參(一錢五分) 花粉(二錢) 丹皮(二錢) 黑山梔(三錢) 黑豆衣(三錢) 大麥冬(三錢)桑葉(一錢五分) 池菊(二錢) 更衣丸(一錢開水先送下)

【六診】 胸膈燥痛降序。目昏耳閉,還是郁勃之升。再泄少陽而和胃陰。

西洋參 麥冬 黑山梔 黑豆衣 桑葉 南花粉 淡芩 川石斛 池菊花 丹皮

【七診】 肝木偏亢,上升則為風(fēng)為火,下行則為郁為氣,所以舌紅俱淡,燥渴俱減,而脹滿氣逆也。疏其有余之氣,養(yǎng)其不足之陰。

金鈴子(二錢) 沉香(二分乳汁磨沖) 白芍(三錢) 川石斛(三錢) 大天冬(三錢) 香附(蜜水炒二錢)干橘葉(一錢五分) 煨磁石(三錢) 阿膠珠(二錢)

胡(右) 諸恙較前稍輕,而陽氣化風(fēng),鼓動不熄,唇口蠕動,即頰車牽掣,舌強(qiáng)難言。左脈弦大,右脈濡細(xì)。

夫脾胃開竅于口,唇為脾之華,陽明之脈,環(huán)口而交于人中。今肝風(fēng)所犯部位,皆脾胃兩經(jīng)所轄之區(qū)。

經(jīng)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茍非脾胃氣虛,何致肝陽濁趨其地。擬歸芍六君,以補(bǔ)脾胃而御肝木,仍參介類以滋水潛陽。

吉林參(一錢) 白茯苓(三錢) 朱茯神(三錢) 杭白芍(三錢) 阿膠珠(二錢) 白歸身(一錢五分)生于術(shù)(二錢) 炒棗仁(二錢) 生鱉甲(五錢) 生牡蠣(八錢) 龍齒(三錢) 上濂珠(三分)上西黃(三厘二味研細(xì)分兩次蜜水調(diào)服)

鐘(左) 少腹居中為沖脈,兩旁屬肝。少腹脹滿,按之堅硬,大便旬日方得一解,堅燥異常。每至午后,先厥后熱,氣從上沖,沖則痰涎上涌,頭痛苦厥,刻許方蘇。脈細(xì)弦而數(shù),舌紅苔白少津,寐醒則口燥咽干。

此由氣質(zhì)薄弱,水不涵木,沖氣從而上逆,氣火升動,則液煉成痰,所以痰升苦厥。恐螈 發(fā)痙。擬養(yǎng)肝之陰,柔肝之體,以平?jīng)_氣。

生鱉甲(六錢) 杭白芍(三錢) 火麻仁(二錢) 粉丹皮(二錢) 白歸身(二錢) 阿膠珠(二錢)甘杞子(三錢) 大元參(三錢) 金鈴子(一錢五分) 更衣丸(三錢先服)

【二診】 大便通行,然沖氣時仍上逆,氣沖則中脘聚形,惡心痰涌,頭痛發(fā)厥,厥則肢強(qiáng)不語,心中仍然明事,良久方蘇,腹中烙熱,飲食不思。脈形弦數(shù),苔黃質(zhì)紅。沖氣逆上,皆化為火,氣火上升,煎熬津液,悉化為痰,所謂痰即有形之火也。擬直清氣火,以望厥定胃開,再商調(diào)理。

川連(六分吳萸一分同炒) 生芍(一錢五分) 玳瑁片(三錢) 川楝子(三錢) 淡芩(一錢五分) 丹皮(二錢) 大元參(三錢) 栝蔞皮(五錢) 蛤粉(三錢) 川貝(二錢) 水炒竹茹(一錢五分) 陳關(guān)蟄(一兩) 濂珠(三分) 青黛(一分) 川貝母(三分) 真金箔(一張四味研末另服)

賈(左) 氣喘不止,厥氣盡從上逆,無形之火亦隨之而上,火沖之時,懊 欲去衣被。金無制木之權(quán)。姑清金平木。

栝蔞霜(四錢) 杏仁泥(三錢) 川貝母(二錢) 郁金(一錢五分) 海浮石(三錢) 風(fēng)化硝(七分)黑山梔(二錢) 蛤粉(四錢) 粉丹皮(一錢四分) 竹茹(鹽水炒一錢) 枇杷葉(六片)

【二診】 大便未行,灼熱依然不退,寅卯之交,體作振痙,而脈并不數(shù)。無非肝膽之火內(nèi)熾,不得不暫排其勢。

杏仁泥(三錢) 羚羊片(一錢五分) 郁金(一錢五分) 丹皮(二錢) 竹茹(一錢) 栝蔞仁(五錢) 法半夏(一錢五分) 川貝母(二錢) 青黛(五分包)

【三診】 火熱之勢稍平,略近衣被,不至如昨之發(fā)躁,咽喉氣結(jié)稍舒。的屬痰滯阻氣,氣郁生火。再展氣化而清熄肝膽。

栝蔞霜 夏枯草 羚羊片 郁金 川貝 橘紅 鮮菊葉 松羅茶 黑山梔 杏仁 枳實

【四診】 火熱漸平,然兩脅脹滿氣逆,甚至發(fā)厥。良由氣郁化火內(nèi)熾,火既得熄,仍還于氣。再平肺肝之逆而開郁化痰。

郁金 杏仁 竹茹 山梔 丹皮 蒺 橘紅 枳殼 枇杷葉 皂莢子(一錢五分重蜜涂炙研末每服分許蜜水調(diào))

【五診】 中脘不舒,兩脅下脹滿,妨礙飲食,不能馨進(jìn),氣逆不平。脈象沉弦。此肝藏之氣,挾痰阻胃,胃氣不降,則肺氣不能獨(dú)向下行,所以氣逆而如喘也。

砂仁 廣皮 杏仁 旋復(fù)花 制半夏 炒枳殼 香附 蘇子 徭桂(二分研末飯丸)

【六診】 中脘漸松,兩脅脹滿亦減,氣逆火升略定。的是寒痰蔽阻,胃氣欲降不得,肺氣欲降無由,一遇辛溫,陰霾漸掃,所以諸恙起色也。再從前法進(jìn)步。

桂枝 制半夏 瓦楞子 茯苓 薤白頭 枳實 廣玉金 栝蔞仁 橘皮

蔣(右) 肝火痰熱未平,開合失度,又作寒熱,熱則陽氣挾痰,浮游上擾,神明為之不治。清化痰熱,參以熄肝,自當(dāng)徐愈也。

郁金(一錢五分) 陳膽星(四分) 黑山梔(二錢) 西血珀(五分蜜水先調(diào)服) 炒遠(yuǎn)志(五分) 天竺黃(三錢) 丹皮(一錢) 桑葉(一錢) 九節(jié)石菖蒲(五分)

病后自汗,咽中牽膩,有時火從上升,則肌膚灼熱。脈數(shù)軟滑。此由甲木與戊土不降,而乙木獨(dú)升。

恐損久不復(fù)。

制半夏(一錢五分) 廣皮(一錢五分) 地骨皮(三錢桂枝四分煎汁收入) 栝蔞皮(一錢五分) 蛤粉(三錢包) 竹茹(一錢五分姜汁炒) 茯苓(四錢) 建澤瀉(一錢五分) 枇杷葉(四分去毛) 淮小麥(一兩煎湯代水)

費(fèi)統(tǒng)帥 腎虛則生火,木燥則生風(fēng),水虧木旺,肝風(fēng)鴟張,風(fēng)乃陽化,故主上旋。陽明胃土,適當(dāng)其沖,所以中脘不時作痛。木侮不已,胃土日虛,而風(fēng)陽震撼,所以左乳下虛里穴動躍不平。肝風(fēng)上旋至巔,所以頭昏目重,一身如坐舟中。肝為藏血之海,肝臟既病,則榮血不和,遍體肌膚作麻。吾人臟腑陰陽,一升必配一降。肝、臟也,本主左升。膽腑也,本主右降。升者太過,則化火化風(fēng),降者太過,則生淪陷諸疾,必得升降控制,而后可以和平。今肝升太過,則膽降不及,膽木漂拔,所以決斷無權(quán),多疑妄恐,面色并不虛浮,而自覺面腫,陽氣壅重于上故也。舌苔白膩,冷氣從咽中出,以肝膽內(nèi)寄相火,陽氣升騰,龍相上逆,寒濕陰氣,隨風(fēng)泛動。倘實以寒濕盛極,而致咽中冷氣直沖,斷無能食如平人之理。丹溪謂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夫邪火不能殺谷,而胃虛必求助于食,可知胃虛乃胃之陰液空虛,非胃之氣虛也。脈象細(xì)弦而帶微數(shù),亦屬陰虛陽亢之征,為今之計,惟有靜藥以滋水養(yǎng)肝,甘以補(bǔ)中,重以鎮(zhèn)攝。

陽氣得潛,則陰氣自收,盜汗亦自止也。特內(nèi)因之癥,不能急切圖功耳。

玄武板(六錢炙) 龍骨(三錢) 塊辰砂(三錢) 大生地(四錢) 生牡蠣(六錢) 白芍(二錢)天冬(二錢) 茯神(三錢) 生熟草(各三分) 洋青(六錢) 淮小麥(六錢) 南棗(四枚)

趙(左) 命火向來不足,火不生土,土弱生痰,原屬痰飲之類,雖有咳嗽,亦無足異。乃于去夏偶感風(fēng)邪,邪與痰合,咳愈不止。猝受驚恐,震動膽木,膽為肝之外府,附于肝葉之內(nèi),此響彼應(yīng),肝火上犯,致咳劇而吐穢痰。斯時當(dāng)作痰治,導(dǎo)肝火濕熱下行。乃漫進(jìn)參 壅補(bǔ),肝火痰熱,阻肺不出,如油入面,莫之能泄?葻崽捣x,經(jīng)年以來,日就沉困,臍上有形動躍。夫臍上為太陰脾土部位,此時肺金久損,金水無由相生,炎上之火日熾,似非壯水滋其化源,不足以制其燎原之勢。然水邪干犯土位,臍上如此悸動,稠膩之藥,勢難嘗試。脈右寸小澀,關(guān)部帶滑,尺部細(xì)沉,而左寸關(guān)俱弦,尺部微弱。病屬肝火挾痰蒸肺,蔓延而至氣陰皆虛,滋腎益肺,則礙于脾土,理濕化痰,則礙于肝木。勉擬益水之上源,而兼泄熱化痰。請正。

南北沙參 炒麥冬 海蛤粉 炒蔞皮 冬瓜子 海浮石 云茯苓 鮮竹茹 枇杷葉 肺露

陳子巖 向有肝陽,時發(fā)時止。茲則少腹脹硬,大腹脹滿,中脘脹痛,勢不可忍,惡心泛嘔,其味甚酸,心胸雜,大便不行。脈象細(xì)弦而數(shù),苔黃質(zhì)膩。骨熱皮寒,氣逆短促。少腹居中為沖脈。兩旁屬肝?紱_脈部位,起于氣街,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足見下則少腹,上則胸脘,皆沖脈所轄之區(qū)。今沖氣逆行,沖陽逆上,胃為中樞,適受其侮,所以為痛為 雜為惡心,諸恙俱作矣。膽為肝之外府,為陰陽開合之樞紐,肝病則少陽甲木開合失常,為寒為熱,似與外感不同。所慮者氣沖不已,致腎氣亦動,轉(zhuǎn)成奔豚之候。

茲議兩和肝胃,參以鎮(zhèn)逆。方備商裁。

川雅連(五分) 淡干姜(四分) 川桂枝(四分) 制半夏(二錢) 代赭石(四錢) 旋復(fù)花(二錢)金鈴子(二錢) 延胡索(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土炒白芍(一錢五分) 姜汁炒竹茹(一錢)

【二診】 兩和肝胃,參以鎮(zhèn)逆,中脘脹痛已止,惡心 雜吞酸亦定。然大便未行,痰氣欲降無由,遂致氣竄入絡(luò),兩季脅異常作痛,牽引腰膂背肋,不能轉(zhuǎn)側(cè)。更加煙體失癮,氣不營運(yùn),其勢益甚,竟至發(fā)厥。幸吐出稠痰數(shù)口,方得稍定。脈象細(xì)弦,重按帶滑。絡(luò)氣痹阻,恐其復(fù)厥。勉與蔭棠先生同議逐痰通府宣絡(luò)。非敢率爾,實逼處此也。方備商裁。

薤白頭(三錢) 栝蔞仁(三錢)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 旋復(fù)花(二錢) 猩絳(六分) 橘皮絡(luò)(各一錢) 冬瓜子(三錢) 茯苓(三錢) 青蔥管(三莖) 控涎丹(五分橘絡(luò)湯先送下)

【三診】 投劑后季脅腰膂痛止,大便一次甚暢,日前之所謂痛脹阻隔,快然若失,不可不為轉(zhuǎn)機(jī)。惟氣時上逆,甚至如喘,胸悶酸涎上泛,頭昏眩暈,雖頻頻吐痰。自覺欲出未出者尚多。脈象弦滑而數(shù),重按少力。絡(luò)氣之滯,雖得宣通,而木火不平,與濁痰相合,蒸騰于上,消爍陰津,所以舌苔黃 干毛,恐起糜腐。擬清泄木火,化痰救津。留候蔭棠兄裁奪。

黑山梔(三錢) 炒黃川貝(二錢) 光杏仁(去尖三錢) 大麥冬(三錢) 栝蔞皮(三錢) 海蛤粉(三錢)霍石斛(四錢) 鮮竹茹(二錢) 鮮枇杷葉(一兩) 左金丸(八分包煎) 白金丸(五分先吞服)

【四診】 清泄木火,化痰救津,頗能安寐。舌苔邊尖較化,干毛轉(zhuǎn)潤,脈數(shù)較緩,神情略為振卓,但時帶嗆咳,咳則氣從上升。兩季脅吊痛,略聞食臭,輒增 雜頭暈。丹溪云、上升之氣,自肝而出。經(jīng)云、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良由厥氣縱橫之余,余威尚盛遂至氣化為火,逆犯肺金,消爍津液,其水源之不能涵養(yǎng)肝木,略見一斑。若肝膽之火,挾龍雷上逆,便是喘汗之局。茲與蔭棠先生同議滋水養(yǎng)肝,兼泄氣火。前人謂痰即有形之火,火即無形之痰,冀其火降,痰亦自化,然非易事也。

陳阿膠珠(二錢) 大麥冬(三錢) 霍石斛(四錢) 粉丹皮(二錢) 生白芍(一錢五分) 黑山梔(一錢五分) 炒栝蔞皮(三錢) 炒黃川貝(三錢) 海蛤粉(三錢) 秋石(一錢) 磁石(三錢)

【五診】 舌黃大化,潤澤有津,口渴自減,漸能安谷。但氣火不平,挾痰上逆,肺為華蓋,適當(dāng)其沖,頻頻嗆咳,痰雖欲出,礙于兩脅之痛,不能用力推送,致喘呼不寧,欲寐不得,神情煩懊。脈象細(xì)弦。咽中燥痛,一派氣火升浮之象,非濟(jì)之以水,不足以制其火。然壯水之品,無不膩滯,痰熱阻隔,不能飛渡而下,經(jīng)謂虛則補(bǔ)其母,肺金者,腎之母氣也。擬益水之上源,仍參清泄氣火,而化痰熱。

北沙參(四錢) 西洋參(一錢五分) 霍石斛(四錢) 川貝母(一錢五分) 冬瓜子(四錢) 栝蔞皮(三錢) 海蛤粉(四錢包) 旋復(fù)花(一錢五分包) 猩絳(六分) 青蔥管(三莖) 鮮枇杷葉(一兩去毛)陳關(guān)蟄(一兩) 大地栗(四枚三味煎湯代水) 濂珠(三分) 川貝母(五分二味另研末先調(diào)服)

【六診】 益水之上源,參以化痰,胃納漸起,諸恙和平。然時仍嗆咳,咳嗽引動,氣即上沖,咽中微痛。脈象細(xì)弦。肝經(jīng)之氣火升浮,遂致在上之肺氣不降,在下之腎陰不攝。擬益腎水以涵肝木,使陰氣收納于下,略參化痰,使不涉呆滯。

炒松生地(四錢) 霍石斛(三錢) 青蛤散(五錢包) 車前子(鹽水炒三錢) 磁石(三錢) 大麥冬(二錢)生白芍(二錢) 懷牛膝(一錢五分鹽水炒) 川貝母(二錢) 秋石(一錢五分) 瓊玉膏(四錢)

唐(右) 濕痰素盛,每至春升之際,往往神情迷倦。平時精神不振,耳鳴如蟬。脈象細(xì)弦。雖有濕痰,而營分更虛,風(fēng)陽上逆,所以舌心剝脫也。擬養(yǎng)營而不涉柔膩。

白歸身(二錢酒炒) 黑豆衣(三錢) 土炒奎白芍(一錢五分) 海蛤殼(五錢) 制首烏(四錢)奎黨參(三錢) 潼白蒺藜(各二錢鹽水炒) 云茯苓(三錢)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

【二診】 補(bǔ)氣以助健運(yùn),則濕痰不化而自化。養(yǎng)營以助滋涵,則肝陽不熄。而自熄前方已見和平,仍守前意。

奎黨參(三錢) 白歸身(一錢五分) 白茯苓(三錢) 海蛤粉(四錢) 炒于術(shù)(二錢) 竹瀝半夏(一錢五分) 廣橘紅(一錢) 制首烏(四錢) 潼沙苑(鹽水炒三錢) 六君子丸(三錢)

周(右) 便泄雖止,腹仍攻鳴,眩暈氣逆,沖陽上升,脾土失和。宜育陰以制陽氣上逆之威,抑木即所以安脾也。

阿膠珠(二錢) 土炒白芍(一錢五分) 白蒺藜(三錢) 池菊花(一錢五分) 炙黑草(五分) 炒木瓜皮(一錢五分) 黑豆衣(三錢) 海蛤粉(三錢) 茯苓(三錢) 鹽水炒竹茹(一錢)

孫(左) 向有遺精,腎水空乏,肝陽上升,擾神則心悸,外越則為汗,上升則頭眩耳鳴。脈象虛弦。非壯水不足以涵木也。

元武板(六錢先煎) 磁石(三錢) 麥冬(辰砂拌三錢) 女貞子(三錢酒蒸) 生牡蠣(六錢) 生白芍(三錢) 黑豆衣(三錢) 阿膠珠(二錢) 辰茯神(三錢) 大補(bǔ)陰丸(二錢淡鹽湯晨服)

程(右) 肝陽上升不熄,眩暈?zāi)炕,四肢作酸。脈弦而滑。此肝風(fēng)與濕相合,風(fēng)主動搖,所以身如舟行也。

于術(shù)炭 茯苓 桂枝 炙甘草天麻 蜜炙干姜 澤瀉 二妙丸

【二診】 足膝軟弱稍退,而寐不能酣,合眼則光明異景疊呈。此陽氣乘于陰位。前法再進(jìn)一層。

www.med126.com朱茯神(三錢) 白蒺藜(三錢) 菊花(一錢五分) 秦艽(一錢五分) 川桂枝(四分) 煨天麻(一錢五分)制半夏(一錢五分) 焦秫米(二錢包) 二妙丸(二錢)

徐(左) 中脘之下,有形攻撐跳動,寤難成寐。脈象左弦。此由肝氣抑郁,肝陽上擾。急宜開懷頤養(yǎng),不可專恃藥力。

酸棗仁(二錢研) 龍齒(三錢) 金鈴子(一錢五分) 夜交藤(四錢) 朱茯神(三錢) 制香附(二錢)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陳廣皮(一錢) 炒枳殼(七分) 左金丸(四分先服)

【二診】 上沖之氣已平,而仍心悸少寐,牙齦脹痛,大便不行。還是肝陽撼擾,走竄胃絡(luò)也。

辰天冬(三錢) 朱茯神(三錢) 石決明(五錢) 元參(三錢) 川石斛(四錢) 龍齒(三錢)夜交藤(四錢) 鉤鉤(三錢后入) 活水蘆根(一兩去節(jié)) 青果(三枚打)

嚴(yán)(左) 體豐濕痰素盛,熬夜勞神。陽不收藏,致肝陽挾痰上升。頭昏眩暈,惡心欲嘔,胸悶不舒。脈象糊滑,關(guān)部帶弦,舌苔濁膩。痰火交熾?诛L(fēng)旋不熄,而致發(fā)痙。

制半夏(三錢) 枳實(一錢) 煨天麻(一錢五分) 白茯苓(三錢) 制南星(七分) 橘皮(一錢)炒竹茹(一錢) 白蒺藜(三錢) 白僵蠶(一錢五分) 白金丸(一錢開水送下)

【二診】 化痰熄肝,眩暈惡心已定,熱亦退楚。前法入出,以清邪藪。

制半夏(二錢) 茯苓(三錢) 煨天麻(一錢五分) 牛膝(三錢) 白蒺藜(三錢) 陳膽星(五分)上廣皮(一錢) 炒竹茹(一錢五分) 蛤殼(五錢) 大地栗(三枚)

張(右) 產(chǎn)后月事不來,血虛火熾,春升之際,忽發(fā)嘔吐,味帶酸苦,口渴咽燥氣從上升,少腹先滿,中脘氣沖。脈細(xì)弦少力。血不養(yǎng)肝,遂致沖氣肝陽逆上。擬和肝胃之陰。

金石斛(三錢) 大天冬(二錢) 生熟白芍(各一錢五分) 阿膠珠(二錢) 白蒺藜(三錢)鹽水炒牛膝(三錢) 磁石(三錢) 大生地(四錢) 紫蛤殼(六錢) 車前子(三錢)

【二診】 上升之氣稍平,惡心亦減,咽燥較潤。的是沖陽上逆。再育陰養(yǎng)肝以平?jīng)_逆之威。

大生地(四錢) 生白芍(三錢) 生熟甘草(各二分) 川貝(一錢五分) 阿膠珠(三錢) 紫蛤殼(五錢)炒木瓜皮(一錢五分) 牛膝(鹽水炒三錢) 大天冬(三錢) 生山藥(三錢) 車前子(一錢五分)

【三診】 上升之氣漸平,胸次窒悶已開,咽燥惡心,仿fo全定,惟稍帶嗆咳。還是陰分未復(fù),沖陽逆上,肺失降令。從效方出入。

大生地(四錢) 生白芍(三錢) 生熟甘草(各二分) 牛膝(三錢) 阿膠珠(三錢) 紫蛤殼(五錢)炒木瓜皮(一錢五分) 山藥(三錢) 川貝母(一錢五分) 牡蠣(六錢)

【四診】 滋腎育陰,以制沖陽,氣升既平,渴亦大定,痰亦漸少,胃納較進(jìn)。效方擴(kuò)充,再望應(yīng)手。

大生地(五錢) 大天冬(三錢) 炒山藥(三錢) 生熟草(各二分) 阿膠珠(三錢) 生白芍(三錢)紫蛤殼(五錢) 白茯苓(三錢) 牡蠣(六錢) 八仙長壽丸(四錢二次服)

【五診】 滋水育陰,以制沖陽,胃納漸增,以中氣下根于腎也。氣逆既定,稍涉勞 ,猶覺沖逆,虛而未復(fù),必然如此。起居寒暄,當(dāng)格外珍衛(wèi)。

大生地(五錢) 鹽水炒牛膝(三錢) 炒山藥(三錢) 酒炒白芍(三錢) 阿膠珠(三錢)紫蛤殼(三錢) 大天冬(三錢) 白茯苓(三錢)

陳(右) 營血不足,肝氣有余。中氣痞阻,眩暈耳鳴,心悸少寐。宜養(yǎng)血熄肝。

制香附 金鈴子 白歸身 杭白芍 清阿膠 炒棗仁 朱茯神 決明 白蒺藜 煨天麻 甘菊

【二診】 向有肝厥,肝氣化火,劫爍陰津,致營液不能營養(yǎng)。遍身筋骨作痛,眩暈心悸耳鳴,顴紅火升,熱熏胸中,胸次窒悶,腎水不能上潮于心,時常倦睡。脈細(xì)弦尺澀。宜滋腎之液,以熄風(fēng)木。

阿膠珠 生地 天冬 黑豆衣 元參 白芍 女貞子 朱茯神 生牡蠣 白歸身 淮小麥

【三診】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又曰、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于夏,使人煎厥。

內(nèi)經(jīng)極言陽火內(nèi)燃,氣血煎熬,陰不含抱,陽火濁炎,一時陰陽幾離,遂為煎厥,經(jīng)義如此。原屬大概。今診脈象細(xì)弦,左尺小澀,右尺不藏。病起于數(shù)年前,屢屢發(fā)厥,旋即經(jīng)事遲行,甚至一年之中僅來兩次,其陽氣之吸灼,陰液之消耗,略見一斑。茲則肩背腰膂股 皆痛,火時上升,心悸耳鳴頭暈。據(jù)述操持煩勞,甚于平人。顯由煩勞激動陽氣,壯火食氣,遂致陽明絡(luò)空,風(fēng)陽乘虛入絡(luò),營血不能榮養(yǎng)筋絡(luò),是失其柔則養(yǎng)筋之常也。心為陽,心之神為陽中之陽,然神機(jī)轉(zhuǎn)運(yùn),則神氣靈明,神機(jī)不運(yùn),則神氣蒙昧,所以離必中虛,其足以轉(zhuǎn)運(yùn)陽神者,陰津而已矣。今風(fēng)陽亢盛,陰津日虧,雖有陽神,而機(jī)樞不運(yùn),所以迷沉善寐,是失其精則養(yǎng)神之常也。舌苔或黃或白,或濃膩異常,有似陰虛之中,復(fù)夾濕邪為患。殊不知人必有胃,胃必有濁,濁隨虛火升浮,舌苔自然變異,從可知濁乃假濁,虛乃真虛也。治之之法,惟有甘以益胃,滋腎祛熱,以熄風(fēng)木。然必安靜勿勞,方能奏功,不可不知。

大生地(六兩) 白歸身(酒炒二兩) 木瓜皮(炒一兩五錢) 杭白芍(酒炒二兩) 大熟地(四兩) 黑元參(三兩) 朱茯神(三兩) 黑豆衣(三兩) 肥玉竹(三兩) 大天冬(三兩) 金石斛(劈開四兩) 潼沙苑(秋石水炒二兩) 女貞子(酒蒸三兩) 大麥冬(三兩) 西洋參(三兩) 野于術(shù)(人乳拌蒸一兩) 甘杞子(秋石水炒三兩) 柏子仁(去油三兩) 濃杜仲(秋石水炒三兩) 小兼條參(秋石水拌另煎沖入八錢) 生熟甘草(各七錢) 粉丹皮(二兩) 生牡蠣(八兩) 陳阿膠(溶化沖四兩) 板膠(溶化沖四兩)

上藥煎三次,去渣,再煎極濃,以溶化二膠兼條參湯沖入收膏,每晨服七八錢,漸加至一兩余,開水沖化。

楊(左) 陰分久虛,下虛上實,風(fēng)陽上逆,腹中極熱,眩暈火升,精水不固。脈象細(xì)弦,尺部帶澀。水虧木旺。

宜介類潛伏陽氣。

元武板(一兩先煎) 生牡蠣(六錢) 阿膠珠(三錢) 生甘草(五分) 大生地(四錢) 生白芍(三錢)黑元參(三錢) 大淡菜(二只)

【二診】 陽升不寐,風(fēng)陽鼓動則心悸。火之不降,由于水之不升,水之不升,由于水之不足。

生鱉甲(五錢) 生龜板(一兩) 生山藥(三錢) 塊辰砂(三錢) 茯苓(三錢) 生牡蠣(七錢)生白芍(三錢) 粉丹皮(三錢) 大淡菜(二只) 金器(一件)

吳(右) 血虛木旺,肝陽上升。頭脹眩暈,發(fā)則 雜易饑,心神擾亂。脈濡細(xì),關(guān)弦尺澀。養(yǎng)肝以和陽氣。

阿膠(二錢) 酒炒白芍(二錢) 黑豆衣(三錢) 牛膝(鹽水炒三錢) 池菊(一錢五分) 酒炒歸身(三錢)炙黑草(五分) 杜仲(鹽水炒三錢) 茯神(三錢) 炒棗仁(二錢) 淮小麥(五錢) 大南棗(三錢)

李(左) 脈漸耐按。頭暈似有漂浮之意。陽升不熄。當(dāng)助其所以制伏陽氣者。

白歸身 龜甲心 黨參 龍骨 茯苓神 磁朱丸 生地炭 牡蠣 白芍 決明 制半夏

方(右) 嘔吐已止, 雜亦減,然左脅下閃閃若動,身體有飄浮之意。無非陽氣之升逆太過也。

制半夏 白蒺藜 磁石 茯苓神 參須 橘紅煨蛤殼 龍齒 塊辰砂 金器

褚(右) 體豐多濕,濕盛生痰,痰在胸脘,甚則嘔吐。吾人肝膽表里相應(yīng),肝上升則化心營,膽下降則化相火,胃居于中,為升降之中道,膽宜降,胃亦宜降。今胃中為m.52667788.cn/jianyan/痰氣所阻,胃氣不能通降,則膽木之氣不能獨(dú)向下行,于是但有肝之升,而無膽之降,遂成一有升無降之局,所以一身如坐舟中,有似虛空提起,目常帶赤,即是膽中之氣火,挾命陽浮逆于上也。脈象弦滑。為中風(fēng)之根。所進(jìn)一派粘膩陰柔之藥,是抱薪而救火也。吾見愈者亦罕矣。

制半夏 煨天麻 橘紅 枳實 制南星 云茯苓 白蒺藜 炒竹茹 白金丸 磁朱丸

又 脈稍柔緩,軀體之升浮蕩漾,亦減于前。水不涵木,固令陽氣上升,殊不知胃膽不降,亦能使之上逆。藥既應(yīng)手,無庸更章。

制半夏 制南星 枳殼 廣陳皮 杏仁泥 栝蔞皮 澤瀉 竹茹 鉤鉤 磁朱丸

由脘脅阻窒,而致火沖不寐,肌膚發(fā)疹,面目帶腫。脈細(xì)弦滑,此肝火挾痰內(nèi)阻,水火升降之道不通,坎離不相交濟(jì)。宜清氣化痰。

制半夏 制南星 酸棗仁 炒枳殼 橘紅 川雅連 粉丹皮 茯苓神 炒竹茹 桑葉

凌(右) 便血之后,血虛不復(fù),肝陽上僭。眩暈心悸,面浮肢腫,帶下連綿,經(jīng)事澀少。一派內(nèi)虧見證。擬養(yǎng)肝熄肝,兼攝奇脈。

生地 牡蠣 山藥 桑螵蛸 潼沙苑 阿膠 于術(shù) 茯神 黑豆衣 湖蓮肉

【二診】 經(jīng)來稍暢,胃亦略起。然仍眩暈心悸,面浮肢腫。血虛木旺陽升效方踵進(jìn)。

當(dāng)歸(一錢五分) 紫丹參(一錢五分) 池菊花(一錢五分) 桑螵蛸(三錢) 黑豆衣(三錢) 牡蠣(三錢) 阿膠珠(三錢) 潼沙苑(三錢) 湖蓮肉(三錢)

虞(左) 自幼風(fēng)痰入絡(luò),每至發(fā)痙,輒嘔出痰涎而愈。茲當(dāng)一陽來復(fù),肝陽暴升,肝氣橫逆,發(fā)痙之后,氣撐脘痛嘔惡。風(fēng)木干犯胃土,胃土不能下降,肝經(jīng)之氣,漸化為火。以致發(fā)熱頭脹,連宵不能交睫,口渴欲飲,大便不行。脈細(xì)弦數(shù),舌紅苔白浮糙,中心帶灰。木犯胃而胃陰暗傷之象?謴(fù)致厥。擬甘涼益胃,參以平木。

金石斛(四錢) 白蒺藜(三錢) 川楝子(三錢) 左金丸(八分先服) 半夏曲(一錢五分) fo手花(八分)延胡索(一錢五分) 枇杷葉(去毛三片) 橘葉(一錢) 活水蘆根(五錢)

王(右) 向有痰飲,茲則心悸不寧,遍身筋脈動躍,背脊寒冷,漸即汗出。脈象弦滑,舌胖苔膩。此肝陰不足,脾胃濕痰悉隨肝陽鼓舞,君火為水氣所干,以致?lián)u撼震動。無性命之憂,有頻年之累。

茯苓神 石菖蒲 制半夏 廣橘紅 真武丸 遠(yuǎn)志肉 塊辰砂 煨天麻 指迷茯苓丸

高(右) 兩和肝胃之陰,肅肺以通腸痹,肺與大腸本相表里,清肅之令一行,府氣自然通降,所以藥進(jìn)之后,如鼓應(yīng)桴,大便即解。甘以養(yǎng)胃,陽土得和,風(fēng)木之氣,不能動輒搖撼,所以煩 之狀已定,身熱退清,面紅赤轉(zhuǎn)淡。脈弦大轉(zhuǎn)柔,舌苔浮腐頓化。惟不易酣寐,而易汗出,還是陽不藏斂之兆。其為伏邪之后,肝胃陰傷,可謂毫發(fā)不爽矣。若踵余邪蘊(yùn)濕論治,則陰愈傷而熱愈甚,熱愈甚則邪愈不敢撤,真有不堪設(shè)想者。今藥既平響應(yīng)驗,無庸再事更章。方草正之。

金釵石斛 鮮竹茹 炒杞子 茯神 火麻仁 淮小麥(煎湯代水)半夏曲 地骨皮 鉤鉤 白蒺藜 龍齒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