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報名條件考試公告 應試技巧報名信息中醫(yī)文化健康生活政策法規(guī)應試技巧相關(guān)推薦聯(lián)系我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師承網(wǎng) > 中醫(yī)文化 > 正文:關(guān)于發(fā)布《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的通知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關(guān)于發(fā)布《古代經(jīng)典名方目錄(第一批)》的通知

38

實脾散

《嚴氏濟生方》(宋•嚴用和)“治陰水,先實脾土!

厚樸(去皮,姜制,炒)、白術(shù)、木瓜(去瓤)、木香(不見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煮散

39

溫經(jīng)湯

《婦人大全良方》(宋•陳自明)“若經(jīng)道不通,繞臍寒疝痛徹,其脈沉緊。此由寒氣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結(jié)積血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所以發(fā)痛。譬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宜溫經(jīng)湯及桂枝桃仁湯、萬病丸!

當歸、川芎、芍藥、桂心、牡丹皮、莪術(shù)各半兩,人參、甘草、牛膝各一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煮散

40

瀉白散

《小兒藥證直訣》(宋•錢乙)“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嗽!

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細銼炒黃)各一兩,甘草(炙)一錢。

上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煮散

41

清心蓮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治心中蓄積,時常煩躁,因而思慮勞力,憂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濁,或有沙膜,夜夢走泄,遺瀝澀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漸成消渴,睡臥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及病后氣不收斂,陽浮于外,五心煩熱。藥性溫平,不冷不熱,常服清心養(yǎng)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diào)順血氣!

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黃芪(蜜炙)、人參各七錢半。

右剉散。每三錢,麥門冬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冷,空心,食前服。

煮散

42

甘露飲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治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頻饑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fā)、未發(fā),皆可服之。又療脾胃受濕,瘀熱在里,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diào),小便黃澀,或時身熱,并皆治之!

枇杷葉(刷去毛)、干熟地黃(去土)、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山茵陳(去梗)、生干地黃、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甘草(炙)、黃芩。

右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臨臥。小兒一服分兩服,仍量歲數(shù)加減與之。

煮散

43

華蓋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氣,胸膈煩滿,項背拘急,聲重鼻塞,頭昏目眩,痰氣不利,呀呷有聲。”

蘇子(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炙)、陳皮(去白)、杏仁(去皮、尖,炒)、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右七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

煮散

44

三痹湯

《婦人大全良方》(宋•陳自明)“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痹,氣痹等疾皆療!

續(xù)斷、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風、桂心、細辛、人參、茯苓、當歸、白芍藥、甘草各一兩,秦艽、生地黃、川芎、川獨活各半兩,黃芪、川牛膝各一兩。

右㕮咀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熱服,無時候,但腹稍空服。

煮散

45

升陽益胃湯

《脾胃論》(金•李東垣)“脾胃之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令行,濕熱少退,體重節(jié)痛,口苦舌干,食無味,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頻數(shù),不嗜食,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乃陽氣不伸故也。當升陽益胃,名之曰升陽益胃湯。”

黃芪二兩,半夏(湯洗)、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一兩,防風、白芍藥、羌活、獨活各五錢,橘皮(連穰)四錢,茯苓、澤瀉、柴胡、白術(shù)各三錢,黃連二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生姜五片,棗二枚,去核,水三盞,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早飯、午飯之間服之,禁忌如前。其藥漸加至五錢止。

煮散

46

胃散

《蘭室秘藏》(金•李東垣)“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fā)熱,大痛。足陽明之別絡入腦,喜寒惡熱,乃是手足陽明經(jīng)中熱盛而作也。其齒喜冷惡熱!

歸身、擇細黃連、生地黃(酒制)各三分,丹皮五分,升麻一錢。

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帶冷服之。

煮散

47

當歸六黃湯

《蘭室秘藏》(金•李東垣)“治盜汗之圣藥也!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各等分,黃芪加一倍。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煮散

48

圣愈湯

《蘭室秘藏》(金•李東垣)“治諸惡瘡,血出多而心煩不安,不得睡眠,亡血故也,以此藥主之!

生地黃、熟地黃、川芎、人參各三分,當歸身、黃芪各五分。

上㕮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無時服。

煮散

49

烏藥

《蘭室秘藏》(金•李東垣)“治婦人血海疼痛!

當歸、甘草、木香各五錢,烏藥一兩,香附子二兩(炒)。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大盞,去滓,溫服,食前。

煮散

50

羌活勝濕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金•李東垣)“肩背痛不可回顧者,此手太陽氣郁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撥,此足太陽經(jīng)不通行,以羌活勝濕湯主之!

羌活、獨活各一錢,藁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五分,蔓荊子三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空心食前。

煮散

51

當歸補血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金•李東垣)“治肌熱,燥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

黃芪一兩,當歸二錢(酒洗)。

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食前。

煮散

52

厚樸溫中湯

《內(nèi)外傷辨惑論》(金•李東垣)“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

厚樸(姜制)、橘皮(去白)各一兩,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各五錢,干姜七分。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煮散

53

地黃飲子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金•劉完素)“喑痱證,主腎虛。內(nèi)奪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廢不為用。腎脈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不仁。經(jīng)云∶喑痱,足不履用,音聲不出者。地黃飲子主之,治喑痱,腎虛弱厥逆,語聲不出,足廢不用!

熟干地黃、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蓯蓉(酒浸,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麥門冬(去心)、菖蒲、遠志(去心)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煮散

54

大秦艽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金•劉完素)“中風,外無六經(jīng)之形證,內(nèi)無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養(yǎng)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yǎng)血而筋自榮,大秦艽湯主之!

秦艽三兩,甘草二兩,川芎二兩,當歸二兩,白芍藥二兩,細辛半兩,川羌活、防風、黃芩各一兩,石膏二兩,吳白芷一兩,白術(shù)一兩,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一兩,白茯苓一兩,川獨活二兩。

右十六味,剉,每服一兩,水煎,去渣,溫服,無時。

煮散

55

三化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金•劉完素)“中風外有六經(jīng)之形證,先以加減續(xù)命湯,隨證治之,內(nèi)有便溺之阻格,復以三化湯主之。”

厚樸、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三兩,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以微利為度,無時。

湯劑

56

清金化痰湯

《醫(yī)學統(tǒng)旨》(明•葉文齡)“清金化痰湯,因火者,咽喉干痛,面赤,鼻出熱氣,其痰嗽而難出,色黃且濃,或帶血絲,或出腥臭!

黃芩、山梔各一錢半,桔梗二錢,麥門冬(去心)、桑皮貝母、知母、瓜蔞仁(炒)、橘紅、茯苓各一錢,甘草四分。

水二盅,煎八分,食后服。

湯劑

57

桑白皮湯

《景岳全書》(明•張景岳)“治肺氣有余,火炎痰盛作喘!

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山梔、黃芩、黃連各八分。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溫服。

湯劑

58

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書》(明•張景岳)“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證!

當歸二錢,熟地三、五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二盅,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湯劑

59

暖肝煎

《景岳全書》(明•張景岳)“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證!

當歸二、三錢,枸杞三錢,茯苓二錢,茴香二錢,肉桂一、二錢,烏藥二錢,沉香一錢或木香亦可。

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遠溫服。

湯劑

60

玉女煎

《景岳全書》(明•張景岳)“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余,煩熱干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

水一盅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湯劑

61

保陰煎

《景岳全書》(明•張景岳)“治男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jīng)期太早,凡一切陰虛內(nèi)熱動血等證!

生地、熟地、芍藥各二錢,山藥、川續(xù)斷、黃芩、黃柏各一錢半,生甘草一錢。

水二盅,煎七分。食遠溫服。

湯劑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醫(yī)學全在線官方微信 醫(yī)學論文在線微信 獸醫(yī)全在線微信 醫(yī)學全在線官方微信
醫(yī)學全在線 醫(yī)學論文在線 獸醫(yī)全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