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樺菌芝 |
漢語拼音 | mu t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多孔菌科真菌木蹄層孔菌的子實體。 |
動植物形態(tài) | 子實體多年生。木質(zhì),半球形至馬蹄形,或呈吊鐘形,(5-20)cm×(7-40)cm,厚約3-20cm。無柄,側(cè)生。菌蓋光滑,無毛,有堅硬的皮殼,鼠灰色、灰褐色至灰黑色,斷面黑褐色,有光澤,有明顯的同心環(huán)棱。蓋緣鈍,黃褐色。菌肉暗黃色至銹色、紅褐色,分層,軟木栓質(zhì),厚0.5-3.5cm,無光澤。菌管多層,層次明顯,每層厚0.5-2.5cm,管壁較厚,灰褐色;管口圓形,較小,每1mm間3-4個。管口面灰色至肉桂色,凹陷。孢子長橢圓形至棱形,表面平滑,無色,(10-18)μm×(5-6)μm。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陜西、新疆、河南、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白樺、楓、櫟及山楊等的污立木和腐木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6-7月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子實體無柄。菌蓋馬蹄形,長徑3-40cm,短徑2-27cm,厚2-18cm。表面有厚角質(zhì)皮殼,灰色、淺褐色或黑色,光滑,有明顯的同心環(huán)棱紋。管口面淺褐色或灰色,管口圓形,每1mm間3-4個?v剖面可見菌管多層,每層厚5-25mm。木栓質(zhì)。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7,22-麥角甾二烯-3-酮(ergosta-7,22-dien-3-one),輔酶 Q9(coenzyme Q9),乙酰齊墩果酸(O-acetyloleanolicacid),麥角甾醇(ergosterol),5α,8α-環(huán)二氧-6,22-麥角甾二烯-3β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白樺脂醇(betulin),4,6,8(14),22-麥角甾四烯-3-酮[ergosta-4,6,8(14),22-tetraene-3-one],5,6-二四氧基2-苯并[c]呋喃酮(5,6-dimethoxyphtha-lide),6-甲;2-苯并[c]呋喃酮(6-carbomethoxyphtha-l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木蹄可顯著提高實驗小鼠減壓缺氧的耐受能力,延長其存活時間,具有抗疲勞、抗高溫的作用。并且能影響缺氧機體腸系膜微循環(huán)的流速、流態(tài),對微循環(huán)具有改善作用。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消積;化瘀;抗癌 |
功效分類 | 消積藥;化瘀藥;抗癌藥 |
主治 | 食積;食管癌;胃癌;子宮癌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ructificatio Pyropolypori Fomentari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L.ex Fr) Teng[Boletus fomentarius L.;Polyporus fomentarius Fr.;Fomes fomenarius(L.ex Fr.)Fr.] |
科屬分類 | 多孔菌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