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英文) |
vitamin B2 deficiency
|
拚音 |
WEISHENGSUB2QUEFAZHENG
|
別名 |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代謝及營養(yǎng)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維生素B2缺乏癥(vitamin B2 deficiency)系由體內缺乏維生素B2(核黃素)而引起的主要表現(xiàn)為唇舌炎、口角炎、結膜炎、角膜炎、皮炎及陰囊炎等的疾病。
|
中醫(yī)釋名 |
|
西醫(yī)病因 |
維生素B2是復合維生素B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組織中通過參與構成黃酶的輔酶(黃素單核苷酸和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共同對體內細胞及組織的氧化還原過程起重要作用。一般缺乏動物蛋白質和蔬菜,或烹調食用方法不當,以致攝入減少,或胃腸道吸收障礙,急慢性感染或創(chuàng)傷,均可增加維生素B2排出量和需要量,引起維生素B2缺乏。本癥多與其他B族維生素缺乏同時出現(xiàn)。
|
中醫(yī)病因 |
|
季節(jié) |
|
地區(qū) |
|
人群 |
|
強度與傳播 |
|
發(fā)病率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口角炎、唇炎、舌炎、陰囊炎和皮膚改變可考慮本病的診斷。角膜血管增生應為一有特征性的診斷體征,但若有沙眼同時存在時,則增加診斷的困難。但維生素B2缺乏癥經(jīng)常和其他維生素缺乏同時存在。
|
發(fā)病 |
|
病史 |
|
癥狀 |
|
體征 |
本癥臨床表現(xiàn):①口角炎:口角有乳白色的糜爛和裂縫,易形成小膿皰和結癡,張口時易出血。②唇、舌炎:上下唇緣粘膜縱裂,呈緋紅色,可見零星結痂;舌面光滑,呈洋紅色,舌乳頭初肥厚,后萎縮變平,并有裂隙,出現(xiàn)花紋,稱"地圖狀舌"。③皮膚改變以脂溢性皮炎為主,初乃皮膚輕度紅斑,上覆脂狀黃色鱗片,見于鼻唇的皺壁、鼻翼、前額眉間等。成人可見陰囊炎,即陰囊兩側皮膚粗糙。表面出現(xiàn)針頭大小丘疹,覆蓋以鱗屑或結痂。④眼部變化較少見,角膜周圍血管增多,在角膜和結膜交界處有小皰,可致畏光、流淚、癢感或燒的感、視力模糊,也可有瞼緣炎或虹膜炎。嚴重者可發(fā)展到角膜混濁,整個角膜被新生血管侵襲。
|
體檢 |
|
電診斷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近來有人測定紅細胞中谷恍甘肽原酶活力系數(shù),此值>1.80者則為缺乏。
|
血液 |
|
尿 |
一般可測定尿核黃素量作為診斷依據(jù)。收集口服維生素B25mg后4h尿,測其中維生素B2含量,如排出量低于500μg者為缺乏。
|
糞便 |
|
腦脊液 |
|
其他診斷 |
|
免疫學 |
|
組織學檢驗 |
|
西醫(yī)鑒別診斷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維生素B2每日需要量:小兒0.6-1mg成人1-2mg。本癥治療可口服維生素B2,每日3次,每次5-10mg.癥狀可于2周左右消失。見效緩慢時可改為肌注,5-10mg/d,同時服復合維生素B片。舌炎癥狀明顯者,可加服煙酸50-100mg/d;角膜病變嚴重者,可加服維生素A。有陰囊炎可加用5%硫黃霜外搽。唇炎、舌萎縮及裂隙則恢復較慢,舌裂隙可搽1%硝酸銀水劑。
|
中醫(yī)治療 |
|
中藥 |
|
針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
|
護理 |
|
康復 |
|
預防 |
經(jīng)常進食蛋類、豆類、蔬菜、瘦肉等含有維生素B2的食物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在偏僻山區(qū)、邊遠工地,或邊防、海防、海島地區(qū)工作,交通困難,在無新鮮蔬菜季節(jié),應考慮補充維生素B2預防,每日口服5mg即可。
|
歷史考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