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腸中自鳴,終日不已,噯氣吞酸,無有休歇,人以為脾氣之虛也,誰知是肝氣之旺乎。夫肝木不郁,則脾氣得舒,腸亦安然輸挽,順流而下,何至動不平之鳴耶。惟肝木克脾土,則土氣不能伸,而腸乃鳴矣。蓋坤道主安寧者也,惟地中有風(fēng)震動之,聲出如霆如雷,非明驗乎。故治腸鳴之病,不必治腸,治脾土而已。亦不必專治脾土,治肝木而已。肝木之風(fēng)靜,脾土之氣自靜也。方用安土湯∶
白芍(m.52667788.cn/zhicheng/一兩) 白術(shù)(一兩m.52667788.cn/yaoshi/) 柴胡(一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蒼術(shù)(二錢) 神曲(二錢) 炮姜(一錢)水煎服。一劑少土,二劑全止,不必三劑。
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氣得養(yǎng)矣,脾安而腸氣得通矣。不必止鳴而鳴自止者,妙在行肝氣之郁居多,所以奏功特神耳。
此癥用香梔平肝飲亦佳。
炒梔子(三錢) 茯苓 白芍 白術(shù)(各五錢) 陳皮 甘草(各一錢) 香附(二錢)水煎服。
人有饑餓之后,腹中腸鳴,手按之鳴少止者,人以為大腸之虛也,誰知胃氣之虛乎。蓋胃氣者,陽氣也。胃與大腸同合陽明之經(jīng),胃屬足陽明,大腸屬手陽明也。故陽明胃燥,大腸亦燥,陽明胃虛,大腸亦虛。大腸之糟粕,必由胃而入,大腸氣虛,必得胃氣來援。今胃氣既虛,僅可自顧,安能分布于大腸,此大腸匱乏,所以呼號,求濟(jì)于同經(jīng)之胃而頻鳴也。治法必須助胃氣之弱。方用實腸湯∶
黃 (一兩) 茯苓(五錢) 山藥(五錢) 白術(shù)(一兩) 甘草(一錢) 神曲(二錢) 五味子(一錢) 肉果(一枚)水煎服。一劑而腸鳴止,連服四劑不再發(fā)。
此方大補(bǔ)胃中之氣,絕不去實大腸,治胃而腸鳴自止,故即謂之實腸湯。
此癥用加味四君湯亦妙。
白術(shù)(三錢) 茯苓(二錢) 人參 谷芽(各一錢) 甘草 神曲(各五分) 砂仁(一粒)水煎服。
人有腸中作水聲者,如囊裹漿狀,亦腸鳴之病也,誰知是水蓄于大腸乎。夫大腸之能開能闔者,腎火操其權(quán)也,腎熱而大腸亦熱,腎寒而大腸亦寒。大腸寒而水乃注于中而不化,故作水聲也。雖然大腸能容糟粕,而不能容水,水入大腸,必隨糟粕而出,何以但作水聲,不隨糟粕而即出耶?蓋大腸之下為直腸,直腸之下為魄門,乃肺操其政,非腎操其政也。肺憐腎之弱,欲救之而無從,未常不惡邪水之入腸也。肺居上游,不能禁邪水之不入于腸,實能斷邪水之不出于腸。況大腸與肺為表里,肺氣不下行,大腸之氣亦因之而不泄。魄門正肺之門也,肺門謹(jǐn)鎖,大腸之水又何從而出乎?所以愈積于其中,作裹漿之聲也。治法補(bǔ)命門之火,兼利其水,則水從膀胱而化矣。方用五苓散治之。
白術(shù)(五錢) 茯苓(五錢) 豬苓 澤瀉(各一錢) 肉桂(三錢)一劑而膀胱之水若決江河而大出矣,二劑而腹中之水聲頓息。
蓋五苓散本是利水之圣藥,我多加肉桂,則腎氣溫和,直走膀胱,水有出路,豈尚流入大腸哉?故不必治大腸而自愈也。
此癥用消漿飲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