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原】為海蜇科動物海蜇的口腕部。
【異名】水母。
【性味歸經(jīng)】咸,平。入肝、腎經(jīng)。
【功效】化痰軟堅,平肝解毒,止咳,降壓,養(yǎng)陰,消瘍。
【應(yīng)用】
1.痰飲咳嗽,肝陽上亢:海蜇皮(漂凈)30g,鮮荸薺120g,煮服,兼治淋巴結(jié)核。(《古方選注》)
2.高血壓:海蜇120g漂凈,荸薺360g洗凈,用水1000m1煮至250m1,空腹服,亦可飯后服,待血壓降至正常,自覺癥狀大部分消失后,可減少服次。
3.急慢性氣管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痰多咳嗽:陳海蜇120g(開水洗去鹽味),荸薺120g(無荸薺以蘿卜代,連皮切片),放砂鍋內(nèi)煮湯三杯,頻頻飲服。(《飲食治療指南》)
4.陰虛久咳:陳海蜇(洗去鹽味),冰糖拌蒸食,極效。(《飲食治療指南》)
5.潰瘍。汉r、大棗各250g,紅糖250g,濃煎成膏。每日二次,每次一匙。
【使用注意】
《本草求原》:“脾胃寒弱,勿食!笔秤煤r貞(yīng)忌一切辛熱發(fā)物。
【現(xiàn)代研究】
除含一般營養(yǎng)成分外,尚含有煙酸、碘、膽堿等。有降壓、擴張血管及
乙酰膽堿樣作用。
【按語】
海蜇消痰食而不傷正,滋陰血而不留邪,外用有解毒消腫之功。浙江東部沿海常用以濕敷下肢腫毒!豆欧竭x注》記述雪羹湯,以海蜇50g,荸薺4枚,煮湯服,治陰虛痰熱,大便燥結(jié)等癥,臨床驗之有效。有崩中帶濁、腳氣者食之亦宜!峨S息居飲食譜》記:“陳久愈佳!
【參考文獻(xiàn)】
1.《本草求原》:“安胎!
2.《本草求真》:“海蜇,忌白糖,同淹則蜇隨即消化而不能以久藏!
【基原】為痧草科植物荸薺的球莖。
【異名】地栗、烏芋。
【性味歸經(jīng)】甘,寒。入肺、胃經(jīng)。
【功效】清熱,化痰,消積,利濕。
【應(yīng)用】
1.濕熱黃疸,小便不利:荸薺打碎,煎湯代茶,每次120g。(《泉州本草》)
2.腹?jié)M脹大:荸薺去皮,填入雄豬肚內(nèi),線縫,砂器煮糜食之,勿入鹽。(《本草經(jīng)疏》)
3.咽喉腫痛:荸薺絞汁冷服,每次120g。(《泉州本草》)
【使用注意】
虛寒及血虛者慎服。
【按語】
凡熱病煩渴、便秘、陰虛肺燥、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如高血壓)等病癥均宜食用荸薺。荸薺苗(又名通天草)有利尿消腫作用,可治腎炎水腫。胸中煩悶者食之亦宜。
【參考文獻(xiàn)】
1.《日用本草》:“下五淋,瀉胃熱!
2.《本草綱目》:“主血痢、下血、血崩!
3.《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補肺涼肝,消食化痰,破積滯,利膿血!
【基原】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
【異名】竹筍、筍。
【性味歸經(jīng)】甘,寒。入胃、大 腸經(jīng)。
【功效】清熱消痰,利尿消腫,止瀉痢。
【應(yīng)用】
1.痰熱咳嗽:毛筍同肉煮食。(《本草求原》)
2.腎炎,心臟病,肝臟病等浮腫腹水:毛筍、陳蒲瓜各60g,或加冬瓜皮30g,水煎服。(《食物與治病》)
【按語】
竹子種類多,竹筍品類亦多。市場現(xiàn)售的有圓筍、毛筍、冬筍、青筍、鞭筍等。毛筍浙江、福建山區(qū)多,青筍出于云貴山區(qū),鞭筍為毛竹鞭之嫩者。且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故有“山珍”之稱。
【參考文獻(xiàn)】
1.《食物本草》:“消痰,除熱狂,壯熱頭痛,頭風(fēng),并妊婦頭旋顛仆,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2.《飲膳正要》:“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多食發(fā)病!
3.《本草求原》:“甘而微寒,清熱除痰,同肉多煮,益陰血。痘疹血熱毒盛,不發(fā)起者,筍尖煮湯及入藥,俱佳!
4.《隨息居飲食譜》:“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基原】為葫蘆科植物絲瓜m.52667788.cn鮮嫩果實。
【異名】天羅、布瓜。
【性味歸經(jīng)】甘,涼。入肝、胃經(jīng)。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通絡(luò)。
【應(yīng)用】
1.腸風(fēng):絲瓜不拘多少,燒灰存性,酒調(diào)6g,空心下。(《續(xù)本事方》)
2.痰喘咳嗽:絲瓜燒存性為末,棗肉如彈丸大,每服1丸,溫酒化下。(《家庭食療手冊》)
3.經(jīng)脈不通:絲瓜焙干,為末空心酒下。(《海上名方》)
【按語】
絲瓜幼嫩時供食用。絲瓜中含皂苷和絲瓜苦味質(zhì)及多量粘液,還含有瓜氨酸。絲瓜老熟后去皮所留之網(wǎng)狀纖維,稱絲瓜絡(luò),燃炭后有通絡(luò)作用。絲瓜籽可以化痰排膿。
【參考文獻(xiàn)】
1.《本經(jīng)逢原》:“絲瓜嫩者寒滑,多食瀉人!
2.《本草綱目》:“老者燒存性服,祛風(fēng)化痰,涼血解毒殺蟲,通經(jīng)絡(luò),行血脈,下乳汁!
【基原】主要為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實。
【異名】快果。
【性味歸經(jīng)】甘、微酸,涼。入肺、胃經(jīng)。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應(yīng)用】
1.太陰溫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涼水內(nèi)浸半日,(搗取汁)時時頻飲。(《溫病條辨》雪梨漿)
2.消渴:香水梨(或好鵝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時用熱水或涼水調(diào)服,止嚼梨亦妙。(《普濟(jì)方》)
3.咳嗽痰多:梨,搗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本草求原》)
4.小兒心臟風(fēng)熱,昏懵躁悶,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太平圣惠方》)
【使用注意】
脾虛便溏及寒嗽忌服。
【按語】
本品可制膏食用!雪梨膏”即以白梨500g,去皮心,加百合250g,白糖250g,拌勻,隔水燉至膏狀而成。“秋梨膏”即以本品為主要原料,加白糖、蛋清、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藥熬制而成。常服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有顯著療效。常覺口干舌燥者亦宜。
【參考文獻(xiàn)】
1.《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
2.《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兒疳熱及風(fēng)熱昏躁!
【基原】為紅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葉狀體。
【性味歸經(jīng)】甘、咸,寒。入肺經(jīng)。
【功效】化痰軟堅,清熱利水,止咳。
【應(yīng)用】
2.慢性氣管炎、咳嗽:紫菜15g,牡蠣30g,遠(yuǎn)志15g水煎服。
3.紫菜15g,車前子15g,水煎服。
【使用注意】
多食脹腹。
【現(xiàn)代研究】
干紫菜含碘較高。另外,紫菜可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
【按語】
癭瘤、水腫、淋病、腳氣均宜飲紫菜湯。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qū)居民常食,有防治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1.《本草綱目》:“病癭瘤腳氣者宜食之!
2.《食療本草》:“下熱氣,若熱氣塞咽喉者,汁飲之!
3.《中藥藥理學(xué)》:“干嚼之,治肺壞疽的m.52667788.cn/hushi/起始吐臭痰者!
【基原】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莖葉。
【異名】大芥、雪里蕻。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肺、大腸經(jīng)。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
【應(yīng)用】
1.風(fēng)寒束表:芥菜與番薯同煮食。(《食物與治病》)
2.痰濕中阻:芥菜籽研末,拌菜食用。(《中醫(yī)食療營養(yǎng)學(xué)》)
【使用注意】
凡瘡瘍、目疾、痔瘡、便血及平素?zé)崾⒅颊呒墒场?/p>
【按語】
鮮芥菜辛辣,鹽腌制后可作炒菜,多食目糊。芥菜子溫中散寒,消腫通絡(luò)。本品有發(fā)汗、散氣、剛介之意,感冒無汗,腹脹氣滯,痰氣閉塞者均可食用。
【參考文獻(xiàn)】
1.《本草綱目》:“通肺開胃,利氣豁痰!
2.《本草求真》:“芥性辛熱,凡因陰濕內(nèi)壅而見痰氣閉塞者,服此痰無不除,故能使耳益聰、目益明也!
【基原】為薔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種味甜的干燥種子。
【異名】杏核仁。
【性味歸經(jīng)】甘,平。入肺、大腸經(jīng)。
【功效】潤肺,平喘。
【應(yīng)用】
2.慢性咳嗽,上氣喘急:甜杏仁12g,桃仁10g,加水煎服。
【使用注意】
大便溏泄者忌服。
【現(xiàn)代研究】
含脂肪油、蛋白質(zhì)和各種游離氨基酸、杏仁苷等。藥理實驗證實有止咳平喘作用。
【按語】
甜杏仁味無苦劣之性,對于肺陰不足,肺氣虛的久咳可用之。
【參考文獻(xiàn)】
1.《現(xiàn)代實用中藥》:“有滋潤性,內(nèi)服具輕瀉作用,并有滋補之效。外用常用于表皮剝脫時作敷料,呈保護(hù)作用。”
2.《四川中藥志》:“能潤肺寬胃,祛痰止咳。治虛勞咳嗽氣喘,心腹逆悶,尤以治干性、虛性之咳嗽最宜。”
【基原】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果實。
【異名】拉漢果、假苦瓜。
【性味歸經(jīng)】甘,涼,無毒。入肺、脾經(jīng)。
【功效】清肺,潤腸,止咳。
【應(yīng)用】
2.喉痛失音:羅漢果一個,切片,水煎,待冷后,頻頻飲服。
【參考文獻(xiàn)】
1.《嶺南采藥錄》:“理痰火咳嗽,和豬精肉煎湯服之。”
2.《廣西中藥志》:“止咳清熱,涼血潤腸。治咳嗽,血燥,胃熱便秘!
【基原】為薔薇植物枇杷的果實。
【性味歸經(jīng)】甘、酸,涼。入脾、肺、肝經(jīng)。
【功效】潤肺,止渴,下氣,止咳,化痰。
【應(yīng)用】
1.燥渴:多吃枇杷。
2.肺熱咳嗽、咳痰:宜吃枇杷。久咳者服枇杷露、枇杷膏。
【使用注意】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助濕生痰,脾虛滑泄者忌之”。
【按語】
枇杷葉制劑有降氣化痰,清肺和胃功效,亦用治肺熱痰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但若遇胃寒嘔吐及風(fēng)寒咳嗽者,不宜服。
【參考文獻(xiàn)】
1.崔禹錫《食經(jīng)》:“下氣,止噦嘔逆!
2.《滇南本草》:“治肺痿癆傷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兒驚風(fēng)發(fā)熱。”
【配方】
白蘿卜1000g,飴糖100g。
【制法】
白蘿卜洗凈,切碎,以潔凈紗布絞汁。每次取白蘿卜汁30ml,調(diào)加飴糖20ml。 再加沸水適量,攪勻。
【效用】
每日飲用3次,適用于新久咳嗽,胸滿,喘息諸癥。
【按語】
本品原用于治療頓咳不止,為脾肺氣虛咳嗽之常選方。本方?jīng)鰷夭⒄{(diào),適用于肺熱、肺寒、新久咳喘證。白蘿卜味辛甘,性涼,寬中下氣,潤燥止咳。飴糖甘溫,補益脾肺,二味配伍相得益彰。除用治咳喘諸證之外,尚可用治脾胃升降不調(diào)所致的胃脘脹痛,以及嘔逆泄瀉等證。
【配方】
海蜇50g,荸薺4枚,食鹽適量。
【制法】
海蜇用溫水洗凈,切塊備用。荸薺去皮洗凈,切塊備用。海蜇、荸薺放入鍋中,加清水、食鹽,旺火燒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約15分鐘即成。
【效用】
本品有清熱化痰,潤腸通便功效。適用于痰熱咳嗽,大便燥結(jié)。
【按語】
本品原用于陰虛痰熱,大便燥結(jié),為清肺潤腸方。痰熱郁肺,壅阻肺氣,肺失清肅,則見咳嗽;津虧腸燥,腸腑失濡,則見大便燥結(jié)。法宜清肺化痰,潤腸通便。方中以海蜇為主,清熱化痰,潤腸通便;以荸薺為輔佐,清熱化痰以助海蜇之力。兩者合用而為清熱化痰,潤腸通便之方。本品清肺化痰而不傷正氣,兼可滋潤,故對痰熱咳嗽而素體陰虛不耐攻伐者尤為適宜。
本品除清熱化痰,潤腸通便外,并可消積化滯,故《本草綱目拾遺》還以本品用于“小兒一切積滯”。
本方可用于高血壓病和慢性氣管炎。
海蜇入湯,久煮則融化。
虛寒者不宜食用。
【配方】
落花生100g,冰糖適量。
【制法】
落花生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冰糖,煮約半小時即成。
【效用】
本品有潤肺止咳功效。適用于肺虛燥咳,秋燥咳嗽。
【按語】
本品方名為后補。原方用于久咳,秋燥,小兒百日咳,為治療燥咳方。陰虛肺燥,或燥邪傷肺,肺失潤降則見咳嗽,法宜潤肺止咳。方中以落花生為主,潤肺止咳;以冰糖為輔佐,潤肺止咳以助藥力。兩者合用,共成潤肺止咳之方。
本方可用于慢性氣管炎。
本品滋潤,痰濕咳嗽者不宜食用。
【配方】
鴨梨1500g,鮮生姜250g。
【制法】
鴨梨洗凈,去核,切碎,以潔凈的紗布絞汁;再以鮮生姜洗凈,切絲,以潔凈紗布絞汁備用。取梨汁放在鍋中,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熬濃縮,至稠粘如膏時,加入一倍的蜂蜜、姜汁,繼續(xù)加熱至沸,;,待冷裝瓶備用。
【效用】
每次一湯匙,以沸水沖化,代茶飲用,每日數(shù)次。適用于肺熱型咳嗽,痰黃,喉痛等癥。
【按語】
本方品名為后加。原方用于清痰止嗽。梨性寒,味甘微酸,能夠清毒熱,生陰液,滋五臟,降火生津,清熱滋肺,滋潤止咳。生姜也具止咳作用。加蜂蜜制成膏是肺熱燥咳的食療佳品。
本品不宜用于痰濕咳嗽。
【配方】
白花百合50g,蜂蜜50g。
【制法】
百合洗凈,脫瓣,浸清水中半小時后撈出,放入碗內(nèi),加入蜂蜜,隔水蒸約1小時即成。
【效用】
本品有滋陰潤肺功效。適用于虛火勞嗽,咯血。
【按語】
本品原名“百合煎”,用于肺癰,為滋陰潤肺常用方。癆病陰虛內(nèi)燥,肺失清潤,見勞嗽咯血,法宜滋陰潤肺。方中以百合為主,滋陰清肺,潤肺止咳;以蜂蜜為輔佐,潤肺止咳以助百合之力,兼可調(diào)味。兩者合用,共成滋陰潤肺之方。
本品去蜂蜜加冰糖蒸食,效用同上。
本品滋陰潤肺,痰熱咳嗽者不宜食用。
竹筍是禾本科多年生植物竹子的嫩莖。又稱毛筍、毛竹筍等。主要產(chǎn)于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是我國南方一種普通的蔬菜。竹筍的種類很多,可以分為冬季采摘的冬筍,春季采摘的春筍,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筍。其中以冬筍的質(zhì)量最佳,春筍次之,鞭筍最差。
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竹筍性甘、寒;入胃、大腸經(jīng)。其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等功用,還有不少食療方。例如:
(1)急性病發(fā)熱時的咳嗽:冬筍50克,豬肉末50克,粳米100克,加適量食鹽、蔥末、麻油煮粥食用。
(2)小兒麻疹、水痘病初發(fā)熱口渴、小便不利:鮮竹筍50克,鯽魚一條約250克,煮湯食用,可促使透疹、疾病早愈。
(3)久瀉、久痢、脫肛:鮮竹筍50克,粳米100克,煮粥常食。
(4)產(chǎn)后虛熱、心煩、手足心熱:鮮竹筍100克,最好用鮮竹茹、竹葉心,水煎服,喝湯。
(5)便秘:鮮竹筍100克,炒菜、煮食均可。
此外,用鮮竹筍的根煮水代茶常飲可降低血中膽固醇,起到減肥、治療高血脂癥、高血壓病的作用。
由于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兒童正在長身體階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結(jié)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對竹筍過敏,則應(yīng)忌吃。
李淑蘭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