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曰∶痹者閉也,經(jīng)絡閉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疼,或凝結關節(jié),或重著難移,手足偏廢,故名曰痹。今列外感四條,內(nèi)傷八條。
【風痹之癥】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此風邪為痹之癥也。
【風痹之因】或元氣不充,或病后體虛,或饑餓勞役,風邪乘之,則風痹之癥作矣。
【風痹之脈】或見浮緩,外受風邪;蛞姼(shù),乃是風熱;蛞姼【o,風寒之別。浮
【風痹之治】風寒攻痛,防風湯。表里有邪者,防風通圣散、和血散痛湯、大秦艽湯。
風熱痛者,四物二妙丸。風濕之邪,蒼防二妙湯。
防風湯
防風通圣散
防風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大黃 薄荷 麻黃 連翹 芒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荊芥 白術 山梔 生姜
和血散痛湯
羌活 升麻 麻黃 桃仁 柴胡 紅花 當歸www.med126.com 防風 甘草 獨活 豬苓 黃柏 防己
大秦艽湯 治風濕攻走作痛。
羌活 升麻 獨活 蒼術 防風 威靈仙 茯苓 當歸 澤瀉 秦艽
四物二妙丸 治風熱攻走作痛。
蒼防二妙湯 治風濕攻走作痛。
蒼術 防風
同煎服。
【寒痹之癥】疼痛苦楚,手足拘緊,得熱稍減,得寒愈甚,名曰痛痹。此寒邪成痹之癥
【寒痹之因】營氣不足,衛(wèi)外之陽不固,皮毛空疏,腠理不充,或沖寒冒雨,露臥當風,則寒邪襲之,而寒痹作矣。
【寒痹之脈】脈多浮緊,或見浮弦,或見沉遲。脈若見數(shù),寒郁成熱。
【寒痹之治】寒傷太陽,在營分無汗,麻黃續(xù)命湯。傷衛(wèi)有汗,桂枝續(xù)命湯。寒傷陽明,干葛續(xù)命湯。在少陽,柴胡續(xù)命湯。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湯通治之。
麻黃續(xù)命湯 即本方倍加麻黃。
桂枝續(xù)命湯 即本方倍加桂枝。
干葛續(xù)命湯 即本方倍加干葛。
柴胡續(xù)命湯 即本方倍加柴胡。
家秘羌活湯 通治風寒濕三氣痛痹。
【濕痹之癥】或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濕變?yōu)闊,熱變(yōu)樵,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名曰著痹,此濕痹之癥也。
【濕痹之因】或身居卑濕,濕氣襲人,或沖風冒雨,濕留肌肉,內(nèi)傳經(jīng)脈,或雨濕之年,起居不慎,而濕痹之癥作矣。
【濕痹之脈】脈見浮濡,乃是風濕;脈見浮緊,乃是寒濕。脈洪而數(shù),濕熱之診。
【濕痹之治】發(fā)汗,羌活除濕湯。胸滿悶,茯苓湯。風濕,蒼防二妙湯。寒濕,術附湯
羌活除濕湯 通治風寒濕熱,四氣成痹。
羌活 防風 柴胡 獨活 蒼術 茯苓 澤瀉 豬苓 甘草 陳皮黃連 黃柏 川芎
茯苓湯 即枳桔二陳湯易赤茯苓。
蒼防二妙湯 治風濕成痹。
蒼術 防風
二味等分同煎。
術附湯 治寒濕成痹。
蒼術 熟附子
蒼柏二妙丸 見前濕熱痿。
【熱痹之癥】肌肉熱極,唇口干燥,筋骨痛不可按,體上如鼠走狀,此《內(nèi)經(jīng)》所云陽氣多,陰氣少,陽獨盛,故為熱痹之癥。《內(nèi)經(jīng)》原有熱痹,方書止列三條,誤也。
【熱痹之因】陰血不足,陽氣偏旺,偶因熱極見寒,風寒外束,《內(nèi)經(jīng)》云∶靈氣相薄,則脈滿而痛。此熱痹所由生也。
【熱痹之脈】浮大而數(shù),熱在經(jīng)絡。沉大而數(shù),熱已深入。大數(shù)屬氣,細數(shù)者血。寸脈數(shù)大,熱在于上。尺熱數(shù)大m.52667788.cn/wszg/,熱在于下。
【熱痹之治】熱在經(jīng)絡者,四味舒筋湯。熱已深入,潛行散。氣分有熱者,蒼柏二妙丸
四味舒筋湯 治腿足腫痛,腳筋攣縮。
獨活 當歸 黃柏 蒼術
四味等分同煎。
潛行散 滋陰補腎,壯骨健行,此方獨勝。
黃柏一味炒研,水丸服。
蒼柏二妙丸 治濕熱傷氣分者。
蒼術 黃柏二味同研水丸。
虎潛丸 治濕熱入血分者。
龜板膠(四兩) 黃柏(四兩炒) 知母(四兩) 川牛膝(二兩) 熟地黃(四兩) 白芍藥((四兩) 當歸(四兩) 虎骨骱(一兩,炙)
上為細末,玄武膠溶化為丸。
【肺痹之癥】即皮痹也。煩滿喘嘔,逆氣上沖,右脅刺痛,牽引缺盆,右臂不舉,痛引
【肺痹之因】或形寒飲冷,或形熱飲熱,肺為華蓋,惡熱惡寒,或悲哀動中,肺氣受損
【肺痹之脈】寸口脈澀,責之在肺;蛞娺t弦,寒飲所傷,或見洪數(shù),乃是傷熱,浮遲
【肺痹之治】火熱傷肺者,家秘瀉白散。肺氣受損,肺虛液少,生脈散,加二冬二母。氣虛上逆,參橘煎、人參平肺散。
家秘瀉白散
生脈散
三味同煎。
參橘煎
人參 橘紅二味同煎。
人參平肺散
【心痹之癥】即脈痹也。脈閉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心下痛,夜臥不安,此心痹之癥也。
【心痹之因】或焦思勞心,心氣受傷,或心火妄動,心血虧損,而心痹之癥作矣。
【心痹之脈】左寸沉數(shù),沉為心痛,數(shù)為心熱;蛏⒍螅t失志,大則失血。
【心痹之治】心火盛者,導赤各半湯。心神失守者,安神丸。虛弱人,歸 湯。虛火旺
導赤各半湯
朱砂安神丸
朱砂 川連 生地 當歸
人參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肉 酸棗仁 柏子仁 天冬 麥冬 五味 當歸 生地
【肝痹之癥】即筋痹也。夜臥則驚,多飲數(shù)小便,腹大如懷物,左脅凝結作痛,此肝痹
【肝痹之因】逆春氣則肝氣怫郁,惱怒傷肝則肝氣逆亂,驚動魂魄,則肝氣不寧,
【肝痹之脈】左關弦數(shù),肝家有熱。或見沉滯,肝家郁結;蛞娞撓,肝家少血。
【肝痹之治】左關弦數(shù)者,瀉青丸或瀉肝湯。左關沉滯者,柴胡疏肝散。左關虛弦,
瀉青丸
龍膽瀉肝湯 見前肝火脹。
柴胡疏肝散
白術 白芍藥 當歸 甘草 柴胡 陳皮
補肝散
山茱萸 當歸 北五味 山藥 黃 棗仁 川芎 木瓜 熟地 白術 獨活
【腎痹之癥】即骨痹也。善脹,腰痛,遺精,小便時時變色,足攣不能伸,骨痿不能起,此腎痹之癥也。
【腎痹之因】《內(nèi)經(jīng)》云∶或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虿簧鞣縿冢哐,則筋骨失養(yǎng),腰痛不舉,而腎痹之癥作矣。
【腎痹之脈】兩尺細數(shù),或見浮大。腎脈本沉,今反躁疾,水衰火動,腎痹之脈。
【腎痹之治】遠行勞倦者,坎離丸。房勞精竭者,河車封髓丹。腎火上炎者,家秘滋腎丸。真陽不足者,八味丸料,溶鹿龜二膠為丸。真陰不足者,家秘天地煎。
坎離既濟丸 見前腎痿。
河車封髓丹
天門冬 熟地黃 人參 河車(一具)
家秘滋腎丸
黃柏(二兩) 知母(二兩) 肉桂(二錢)
共為細末,玄武膠為丸。
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
家秘天地煎
天門冬 懷地黃 知母 黃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沖玄武膠。收膏服。
【脾痹之癥】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隱隱而痛,大便時瀉,面黃足腫,不能飲食,肌肉痹而不仁,此脾痹之癥也。
【脾痹之因】脾為胃行津液,權主磨化,若飲食過多,饑飽失節(jié),則脾氣受損,失其健運,而脾痹之癥作矣。
【脾痹之脈】脈見弦滑,脾虛停滯。若見空大,脾胃損傷。若見虛細,脾弱多痢。
【脾痹之治】脾虛不能磨化,枳術消痞丸。脾有停滯者,保和丸。脾虛失健運之機,四君子湯。大便不實,異功散、參苓白術散。
白術 陳枳實
保和丸
四君子湯 見前腹脹。
異功散 即四君子湯加陳皮。
六君子湯 即異功散加半夏。
【腸痹之癥】數(shù)飲而小便不出,氣窒小腹,中氣喘爭,時發(fā)飧泄,此腸痹之癥也。
【腸痹之因】或飲水太過,或飲食有傷,中氣乖張,壅塞閉逆,不得下順,返而上沖,則喘爭小便不利,水谷混于大腸,則飧泄,此腸痹之因也。
【腸痹之脈】六脈多弦,寸口脈弦,病在于肺。尺脈弦數(shù),下部有熱。左關沉弦,小腹氣結。右關沉弦,病在中焦。寸沉尺浮,大腸飧泄。六脈沉遲,真陽內(nèi)竭。
【腸痹之治】數(shù)飲,病在上,當清肺,知母石膏湯。小便不出,五苓散。氣窒小腹,病下,青皮飲。中氣喘爭,枳殼湯。若有飧泄,當分利陰陽,四苓車前散。飧泄脈遲,異功散
知母石膏湯 治上焦消渴。
知母 石膏 麥冬 竹葉 桑白皮 甘草
五苓散 見里熱不得臥。
青皮飲
青皮 大腹皮 木通 枳殼 陳皮 白芍藥 甘草
枳殼湯
枳殼 蘇梗 桔梗 陳皮 甘草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八味腎氣丸 即《金匱》腎氣丸。
【胞痹之癥】即膀胱痹也,小腹脹閉,按之內(nèi)痛,若沃以湯,清涕上出,小便下澀,膀
【胞痹之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人若上傷肺氣,清化之令不及州都,下傷腎氣,開闔之關不利,而胞痹之癥作矣。
【胞痹之脈】或見沉數(shù),胞中熱結。或見沉澀,虛中之熱。或見細澀,氣化不及;蛞
【胞痹之治】脈沉而數(shù)者,八正散去大黃。脈虛而數(shù),清心蓮子飲。津液干竭,生脈散。氣化不及,補中益氣湯。脈沉遲者,金匱腎氣丸。
八正散 見濕熱腫。
生脈散 見前精虛消。
補中益氣湯 見虛煩不得臥。
金匱腎氣丸 見前肝腎腫脹。
【胸痹之癥】即胃痹也。胸前滿悶,凝結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時作嘔,此胸痹之癥也。
【胸痹之因】飲食不節(jié),饑飽損傷,痰凝血滯,中焦混濁,則閉食悶痛之癥作矣。
【胸痹之脈】《金匱》云∶陽微陰弦。又云∶寸口脈沉而遲。乃言陽微也。關上小緊數(shù)
【胸痹之治】《金匱》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加以不得臥心痹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若心中痛,留氣結在胸,胸滿,兼以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后以人參湯補氣,若甚而胸中氣塞,加以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后以橘枳生姜湯,胸痹,肢節(jié)之筋,有緩有急,米仁附子湯。心中痛痞逆,桂枝生姜枳實湯。以上《金匱》以寒因主治之法,若熱因諸胸痹,則梔連二陳湯、小陷胸湯、川連枳橘湯、加味二陳
栝蔞薤白白酒湯
栝蔞實 薤白 白酒
栝蔞薤白半夏湯
栝蔞實 薤白 半夏 白酒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 薤白 桂枝 濃樸 栝蔞
人參湯
茯苓杏仁甘草湯
茯苓 杏仁 甘草
橘枳生姜湯
橘皮 枳實 生姜
薏苡附子湯
薏苡仁 熟附子
上二味為末,白湯調(diào)服五分。
桂枝生姜枳實湯
桂枝 生姜 枳實
以上八方,《金匱》治寒因痹。
梔連二陳湯 即二陳湯加山梔、黃連。
小陷胸湯
栝蔞實 半夏 川黃連
川連枳桔湯 即枳桔湯加川連、橘皮,名川連枳橘湯。
熟半夏 白茯苓 陳皮 甘草 枳實 桔梗 川黃連 栝蔞仁 杏仁
以上四方,家秘增補,以治熱因之痹。
胸痹與胃痛有別,胃痛不因飲食亦痛,胸痹不飲無恙,飲食則痛,而不能下,若論病因,同是痰飲死血,酒食損傷,憂思郁結,究其輕重,則胸痹為重,以胃痛實癥居多,實者易平,胸痹起于日久,損傷難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