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曰“
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以下為
傷寒論條文:
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
白虎湯主之。
219.三陽合病,腹?jié)M、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
遺尿。發(fā)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
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350.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有關白虎湯證之條文均無“渴”證,
白虎加人參湯證有“大渴、口燥渴、口欲飲水”之證,可見加人參是用于口燥渴。而《本草》并沒有人參主渴之謂,可見傷寒論之藥證,是證于臨床。
26.服
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條大煩渴,是因為大汗出傷津,津傷及血,陰血不足則渴,故加人參以止渴;脈洪為陽熱,脈大為血傷。脈洪大而渴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脈洪大不渴者,與
桂枝湯?梢婈幯蛔愣诳,是用人參的依據(jù)。如《金匱》曰:“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亡血失精”謂之“勞”。
62.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
芍藥生
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發(fā)汗后,身疼痛,是表仍有邪;脈沉遲者,是氣血俱虛。血少者不可發(fā)汗,故以桂枝湯加芍藥人參以養(yǎng)血益氣。脈沉遲為什么不用
附子?此當無惡寒一證,如“68.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
甘草附子湯主之!泵}沉遲,若為陽虛,必然惡寒;若不惡寒,即為
氣血虛少。如“50.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薄疤柌,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
栝蔞桂枝湯主之!
66.發(fā)汗后,腹脹滿者,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發(fā)汗后,腹脹滿,是汗出傷血,因血汗同源,血傷,故以人參益血。
69.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
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一兩半)
汗下傷血,故用人參益血。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
柴胡湯主之。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
大棗、生姜,加
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小柴胡湯證為什么用人參,因為血弱、氣盡,血氣不足,故用人參。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
龍骨牡蠣湯主之。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姜(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黃(二兩) 牡蠣(熬,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下之傷血,血不足則驚,故用人參。以264條為證:“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吐下傷血,故悸而驚。
146.傷寒六七日,
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柴胡桂枝湯主之。 桂枝(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炙,一兩) 半夏(洗,二合半) 芍藥(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 生姜(切,一兩半) 柴胡(四兩)
傷寒六七日,是行其經(jīng)盡之期,病應或愈或傳。發(fā)熱、微惡寒、肢節(jié)煩痛,是桂枝證,微嘔、心下支節(jié)是柴胡證,其用人參,是有心下支結,類心下痞。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
結胸也,
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
瀉心湯。
心下痞,是人參證。
157.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生姜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硬,是人參證。
158.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硬,人參證。甘草瀉心湯方應有人參,以《金匱》甘草瀉心湯方有人參為證。
161.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
代赭湯主之。
旋復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姜(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炙,三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
心下痞硬,人參證。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別切,四兩) 甘草(炙,四兩)
白術(三兩) 人參(三兩) 干姜(三兩)
心下痞硬,人參證。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術(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背惡寒,心血不足,故用人參。
30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
吐利,血不足,故用人參。
317.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
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甘草(炙,二兩)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姜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
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利止脈不出,亡血,故用人參。
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棕收,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咨先肫潆,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棕收,
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烏梅丸證之臟寒,為血不足,故用人參。
359.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
姜黃芩
黃連人參湯主之。 干姜 黃芩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吐下傷血,故用人參。
385.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仲師明示:利止,亡血也,故加人參。
理中丸方有人參,亦為其證吐利傷血,故用人參。
綜合述之人參藥證為:1、津血不足口燥渴者;2、脈沉遲而不惡寒者;3、汗吐下后傷血者;4、病久血不足者;5、心下痞硬而不痛者。
錯謬之處,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