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泡腳有禁忌
俗話說,天天洗腳,勝過吃藥。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喜歡睡前洗腳,并長期堅持。他82歲時曾作詩:老人不復事農(nóng)桑,點數(shù)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意思是人到了老年體力漸衰,不能再從事耕地、采桑等體力勞動了,但養(yǎng)雞、喂豬之類的家務活還是可以勝任的。晚上,由小孫子燒一鍋熱水,伺候我洗腳,然后上床睡覺,好不痛快。
臨睡前洗腳是良好的生活習慣。臨睡前用熱水泡半個小時腳,不僅有利于睡眠,而且對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是,對于有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用較燙的熱水泡腳很可能加重病情。
正常人用熱水泡腳可以擴張足部動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局部較高的溫度又可降低血液的黏滯度,增加局部組織的血供和氧供,帶走更多的廢物,起到保健作用。對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來說,雖然用較燙的熱水泡腳能使足部血管擴張,但硬化狹窄的血管擴張的程度會較小,血流通過狹窄部位時狹窄兩端血管的壓力差加大,流速較正常時更快,血液流過狹窄部位后管腔迅速擴大,切變應力突然下降,此時血液中各個質(zhì)點不斷變換流動的方向,流速減慢,并出現(xiàn)漩渦,發(fā)生湍流醫(yī),學.全.在.線.提供.。在湍流中,血細胞會有較長時間的停滯,較高的碰撞頻率和較大的濃度會促使血栓形成。而長時間用溫度較高的水泡腳會加重足部遠端組織缺氧,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非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加重病情。
此外,對患有下肢靜脈回流不暢的患者(如下肢靜脈血栓或靜脈曲張等)來說,在用熱水泡腳后,動靜脈擴張充血,下肢涌入較多血液,下肢靜脈回流的負擔增加,導致靜脈淤血加重,曲張靜脈更加凸出,時間久了可能會加重病情。此外,用溫度較高的水泡腳還可能損害下肢局部皮膚,誘發(fā)皮膚潰爛。
由此可見,有下肢血管病變的患者不宜長時間用熱水泡腳。人體足部皮膚的溫度一般在34~35℃,有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泡腳水溫應控制在37℃左右。